今天读完了成甲的《好好学习》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介绍学习的底层逻辑的书籍。这本书也验证了书越读越薄的道理,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底层逻辑就那么多。那些把生活过好的人,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并非比别人更聪明,而是更多的在底层逻辑上做了刻意练习。
我们怎样能变得“快乐和幸福”呢?很简单:做就是了。通过做利他主义的事,我们变得有利他的心态。通过表达热情和同情,我们变得与他人亲近。只有做这些事情,我们才能具备这些特质。也是在我们做的同时,我们的行为就塑造了内在性格。伟伦特的研究和其他许许多多关于幸福、成功、失败和激励的研究都证明了相同的道理:健康D一;幸福是爱与联系;成功需要适应性。利他、利己、利社会无疑就是一个底层逻辑。
关于育儿的底层逻辑,让我想起多年前康校推荐的一本书叫《海豚育儿哲学》,这是一本讲育儿理念的书籍。书里借助成年海豚引导幼年海豚习得各种能力的方法来引发人们对于育儿问题的思考。
海豚被认为是世界上蕞富利他主义和蕞有合作精神的物种。帮助同类和族群是它们生存的核心特质。海豚的大脑出奇的大,按相对尺寸算,其大小仅次于人类大脑,是猩猩大脑的4倍大。我们都知道,大脑容量关乎智力、创造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联系,而海豚则满怀热情地展示出所有这些品质。
海豚拥有“全商”:
创造力:海豚会制造猎食和找寻食物的“工具”,比如它们在嵌入海底觅食的时候会用海绵状物体罩住自己的鼻子。
批判性思维:它们能识别和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捕鱼陷阱。
交流:许多科学家认为海豚们由口哨声、尖叫声和肢体动作组成的交流体系是zhen正的语言。
协作:它们高度社会化,成群结队地猎食、玩耍和生活。
海豚的育儿模式是引导而非指挥,鼓励而非命令,它们善于实例教学。海豚的生活方式强调游戏、探索、社会纽带、利他主义、奉献、家庭和群体价值的重要性。
什么才是成功的育儿呢?大抵是不论孩子以后是进入高等学府,还是寻找到一条与学业或有关或无关的路,他们能够离开群体,独自冒险;如果愿意,他们还会回来,并蕞终建立起自己的群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