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想法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册1901-1912》—转折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册1901-1912》—转折

作者: 77暖暖 | 来源:发表于2023-05-21 14:53 被阅读0次

局外人看清末是日薄西山,无力回天,然局中的光绪,慈禧仍在努力,也深知自身实力不堪一击,所以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有了清末新政,有了五大臣出洋,预备立宪。我们认为是在垂死挣扎,他们确是在为维护统治和权益而付诸行动。

庚子事变之后,清政府苟延残喘十几年,在此期间,革命派,立宪派走上政治舞台,袁世凯,孙中山,黄兴等相继登场,三方势力在中华大地上你来我往。

武昌起义的枪声响彻大地,腐朽没落、沉疴难愈的朝廷率先出局,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然而好景不长,三个月之后,袁世凯粉墨登场。操纵南北共和,一方面挟清政府反制革命派,一方面又借革命之势威胁清帝退位。高明的政治手段和强大的后盾北洋军让袁世凯在清末民初混得风生水起,民国果实落入其手中实在不足为奇。

清帝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民国建立。新的文化,制度,思想,技术落地开花。建立警察制度;近代学科体制初显规模;不再蓄发留辫,裹小脚这类封建余毒在新知识分子的倡议下慢慢消失;自由恋爱取代盲婚哑嫁,不再讲究男女大防;看电影,参加舞会成为新的娱乐方式和社交方式……生活逐渐西化,甚至以此为荣。

清末民初有很多重大事件,成为向前发展的转折点。1901年开启清末新政,袁世凯崭露头角,为其成为民国大总统打下坚实基础;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迫使广大学子另谋出路;1908年,光绪、慈禧相继去世,最高权位之争偃旗息鼓;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隆裕皇太后在退位诏书上签字,结束二百六十七年的清朝统治,终结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车上的人你追我赶几经变换,车下的人在平淡生活里感受时代巨变。

相关文章

  • 《中国近代通史》

    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中国近代史著作,也是唯一一部完整地叙述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历史进程的学术专著。《中国近代通...

  • 我的年度读书计划(2020)

    1、《中国近代通史》epub文件,10册,含《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早期...

  • 《中国通史》:历史可以有一千种解读,你的心中却只容得下一种

    文/心若兮 最近读了了一本书,是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通史》。 吕思勉和钱穆、陈垣以及陈寅恪四人并称为"...

  • 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想到的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这是中日赌国运一战,也是中国近代转折之战,感慨颇深。感慨最深的却不是日本举全国之力,大清却不...

  • 外文

    韦尔斯《世界通史》 Fisher欧洲通史 Lavisse通史 剑桥大学《中世纪、近代欧洲史》 希腊- 艺术史、荷马...

  • 3.28

    嗯 专业课中国近代教育转折 还差最后一点今天搞完 最近总是只能搞专业课 想一次把一章搞完 奈何最近的一张很多 占用...

  • 《唱片中的西方古典音乐史》0.2

    西方音乐通史著作概谈 所谓通史,即是从时间上连贯记述最早到现代的历史。对音乐通史的要求,首先叙述的内容广泛,重要的...

  • 20180616Y4

    《第四册·消防设备知识详解》

  • 从《台湾通史》看连横的爱国思想

    研究连横的思想,不能不研究他的代表作《台湾通史》。《台湾通史》(以下简称《通史》)可说是一个壮丽的台湾历史百宝箱,...

  • 真实的少帅张学良

    谈中国近代史,离不开国共两党;而研究国共两党史,离不开西安事变,因它是两党关系的转折点;但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册1901-1912》—转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ga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