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好学习》第四章里面提到了「黄金思维圈」的概念,过往对于这个概念,我的理解限于「将Why置于思考问题的首选项」,而这次读它,有了新的感受。
鉴于「实作」是知识留存率第二高的留存方式,于是我就尝试一下实作的第一步:模拟演练。
从黄金思维圈的观点来看,「why」要追寻的是底层的认知。它是最难回答的,因为它考验的其实是自我存在的深层价值 —— 换言之,why其实是在问:
你为什么而存在?
只有深度且反复追问自己,才能给出认真的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的思考思路是:
- 我想要自己的家人与朋友生活的更好
- 为什么要让这些人生活的更好?→ 让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
- 为什么要让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 活出更多的价值
- 为什么要活出更多的价值?→ 更多的价值能让人获得更多人的更多的正反馈
- 为什么要得到更多的人的更多的正反馈?→ 这样能让自己更长期的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方式。
- 为什么自己要更长期的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方式?→ 这样才能让自己觉得自己过得更值当。
- 为什么要把自己过得更值当?→ 你想让自己过得不值当吗?→ 答案否定。
思考到这里我同时也发现,这一串why的追问回答,其实也是反向促进的。那么它也符合《好好学习》中对「复利效应」本质的理解:
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而就「值当」而言,如何理解?我的理解是:
为了把自己变得更值钱而存在。
这里以「钱」为一个衡量标准,因为它太通用了。
可是,值多少钱才算呢?
引用一下维基百科对财富自由标准的理解:
所谓财富自由,就是你所拥有的钱,已经能够彻底满足(自己与家人)一生的所有生活必要支出。
多人一生的累计衣食住行用、各种追求......
拥有这个「钱量」可以说是大部分人想达成的理想。
而在这一点上,查理·芒格说过: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所以,自己想要拥有这么多的钱,那就必须具备拥有这么多钱的资格。
这么来说,一切学习的「why」,都是为了让自己通过不断的积累与突破,逐步获得一张完整的一生想拥有的这个「资格门票」。
总结:
一切努力,都围绕获得「资格门票」这个目标而进行。一切前行路上的遇到障碍困难,在面对这个资格门票时,都不值一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