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缺乏人的关爱,所以在无法辨别是非的情况下,采用了各种他认为能产生效果的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
我们要区分的是他们的这些行为是几乎每天都这样还是偶尔为之,是自己一个人在别人都不注意的情况下还是在大家都注意他的情况下经常性地这样做。前者可能真是疾病,后者则很有可能是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这样的学生往往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家庭背景,或者是得到的关爱太多,或者是太少。这两个极端都可能引发孩子的某些怪异行为,带着某种叛
逆或是带着某种快意。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该如何做呢?我们暂时先撇开这些“怪异”的表现,我们先来思考另一个问题:
如果你在讲课的时候,发现班级里有个学生不在认真听,在不停不歇地做小动作,或者在课桌里翻东西,或者在东瞧瞧细看看,或者在转笔然后笔掉在地上、一会儿又是书或者水杯掉在地上发出很大的动静……总之,他的种种表现都被你看到了。你会怎么样?
你的火气会慢慢积聚起来对不对?然后你会提醒他;过一会儿他又老样子的时候你更火了,提醒他的语气也会更加严厉;
等到下课以后,你单独找这个学生,你不去提刚才上课时他的种种表现,你只是轻言细语地告诉他:你刚才上课这一块内容没有认真听好,我担心你没有学好,现在再和你讲一遍。
这样的情况发生一次就这样处理一次,你会发现当他失去你这个大观众同时失去其他学生的关注时,他的一切恶劣行为就显得很无趣了。没有观众,就无须再有表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