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为纪念谢晋逝世八周年写的《门孔》中有一段,写出了孩子对父母的渴盼:
“阿三还在的时候,谢晋对我说:‘你看他的眉毛,稀稀落落,是整天扒在门孔上磨的。只要我出门,他就离不开门了,分分秒秒等我回来。’谢晋说的门孔,俗称‘猫眼’,谁都知道是大门中央张望外面的世界的一个小装置。平日听到敲门或电铃,先在这里看一眼,认出是谁,再决定开门还是不开门。但对阿三来说,这个闪着亮光的玻璃小孔,是一种永远的等待。他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因为爸爸每时每刻都可能会在那里出现,他不能漏掉第一时间。除了睡觉、吃饭,他都在那里看。双脚麻木了,脖子酸痛了,眼睛迷糊了,眉毛脱落了,他都没有撤退。”
我家儿子上幼儿园时,一次意外造成小腿骨折。从此之后,三四个月里,他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甚至说是只能待在床上或者沙发上。这样的惩罚,对于生性多动的他来说,是再残酷不过的了。
医院里,医生给他正骨时,他凄惨的叫声刺痛了我的心。石膏固定好了,用纱布缠住,他紧紧地抓着我的手,一秒也不敢松开。回家的路上,疲惫不堪的他慢慢安静下来,睡着了。
醒来后,他一度怀疑自己做了个梦。他很快回想到了什么,坐起来查看。突然,他开始嚎啕大哭:“妈妈,我的脚没有了……妈妈,我的脚趾头不能动了!”石膏板控制着他脚趾的自由,他痛苦极了,绝望的担忧让他不能也不敢入睡。他一刻也不能让我离开他的视线,即使几秒钟,他也会不停地喊着妈妈,仿佛这样就能马上把妈妈拉回身边。
之后的两天,是比较痛苦的。疼痛和难忍的不适感,使小小的他焦躁不安。他几乎是半入睡状态几分钟,就会再次像噩梦惊醒一般哭喊起来。如果我恰好不在身边,他就崩溃一般大喊大叫,直到我出现。他不停地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担心:妈妈,我是不是再也不能走路了?……妈妈,我的脚是不是不见了?……妈妈,真的只要我听话,脚就会好了吗?……
陪伴他两天以后,他渐渐适应了石膏固定的不适感。这时候,我跟他讲,妈妈要工作了,晚上回家,爷爷奶奶在家陪着他。他的小鼻子一抽一抽的,想控制的眼泪扑簌簌掉下来:“妈妈,我一分钟也不能没有你。”
终于,我还是狠狠心开始出门工作了,临走前承诺他,晚上回家给他惊喜。他半信半疑地放我走了。下楼时,我的心里也满是不舍,希望他一会儿会快乐起来。
一天忙碌的工作结束了,想到马上要见到儿子,我很兴奋,恨不得马上就飞到他身边。转念一想,我的承诺还没有兑现呢!回家怎么交待?
玩具店里,我费了半天时间挑选了一组小动物玩具。爱人觉得我太认真了,应该早点回家陪儿子,才是正事。我不这样认为,我想,儿子一定也在认真地等着我的承诺。
楼梯走到一半,儿子的喊声就传了出来:“妈妈,是你吗?……噢噢噢!妈妈回来了!”婆婆早就“奉命”等在门口为我开门,儿子第一句话是:“妈妈,我的惊喜呢?”
我忍住没有马上拿出玩具,而是问他:“宝宝今天有没有听医生的话呀?”儿子来不及说话,婆婆就抢着说了:“你儿子为了惊喜,整整一天都没有淘气呢。”儿子得意地扬起下巴,期盼地看着我。
我想,如果我忘了这次承诺,儿子整整一天的等待,就会变成空想,只是大人的一个玩笑话而已。幸亏我没有那么做!
我把小动物玩具双手捧给儿子,像是一个极其庄严的授让仪式,这是信任,是交易,也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尊重。我告诉他:“这些动物,以后就是你的好朋友了,在你生病的日子里,它们会像爸爸妈妈还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陪伴你。”他非常高兴,对这些没有生命的小伙伴,他的眼里充满了热情。
之后的日子里,我又陆续给他买了小猪佩琪的一套玩具,因为猪爸爸、猪妈妈和猪宝宝相亲相爱一家人,可以让儿子的无聊生活增加乐趣呢;还有野战军装备一套,让儿子在模仿战争中耍耍酷;厨房用品一套,儿子每天“做饭”给爷爷奶奶吃呢……
他对于我每天早上的离开,既担忧又无奈;他只能寄希望于晚上我能早点回家。每天早上他就开始唐僧念经了:“妈妈,你今天上不上班啊?……哦……那你可要早点回来啊……”他在养伤的日子里,学会了用手“走路”,学会了一条腿“匍匐前进”,学会了画画来消磨时间,学会了自编故事表演……这些,都成为他每天晚上,等我回家后的“表演项目”。我的掌声就是他每一天的收获。
在这些日子里,他能每天准确地辨别出我上楼的脚步声,并及时“指挥”奶奶开门;每天晚上一打开房门,他充满期待的闪烁着光芒的眼神,也成为我每天忘却所有烦恼的“秘密武器”。
在一次次承诺兑现的过程中,儿子充满了期待和幸福,无聊的卧床休息的日子,一天天充满了新奇的体验。后来即使没有玩具,我的出现也让他眼前一亮。
孩子对于父母是渴盼的。这种等待,是一种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