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陪伴在儿童的一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甚至决定着一个儿童一生情感、智力、意志品质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一个优秀的儿童,必定来自于其父母长期高质量的陪伴。
那么,一个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家长应该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呢?
首先是婴幼儿及学前阶段。在0一3岁婴幼儿阶段,父母一定要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尽量满足他们一切的需求。此时,父母要在与婴幼儿的互动中,让其建立起对父母"安全的依恋"。这种"安全依恋",将为儿童一生的情感、智力,意志品质等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一句话,父母要长时间与婴幼儿在一起,与其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与此同时,父母要充分发展儿童的视、听、触等多种感官,带他们到自然中去多看,多听;带他们到丰富的文化、语言环境中刺激、发展他们的大脑神经,如听优美的音乐,经常与幼儿言语交流……
因为此时幼儿大脑神经发育迅猛,到3岁左右,儿童大脑发育基本接近成人。充分发展他们的感官,丰富的环境刺激,将会大大促进他们大脑神经元的联接,促进他们神经反应的速度及智力发展!
3岁后到6岁入学前的陪伴,家长应由尽力满足一切要求转为满足幼儿合理要求。此时,家长应给幼儿制订适当的规则,让他们懂规、明礼,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与此同时,家长应给幼儿丰富的语言、文化刺激,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读绘本,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识一定数量字,为幼儿入学作好准备。
当然,这一阶段,儿童对电视、电子产品及电子游戏的使用,应当尽量少。即使要使用,也要坚持有益、短时,有陪伴原则。如果家长在幼儿入学前这样去高质量地陪伴,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入学后一定会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很少会产生学习及发展上的障碍。
儿童入学后,家长的陪伴,情感与智力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良好习惯、学业及智力发展。
小学阶段儿童的陪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三年级及以前,一个阶段是三年级及以后。在整个小学阶段,其家长陪伴的总目标是培养"好身体、好性格,好习惯"的"三好"孩子。
孩子有好身体的前提是合理的营养与适度的运动锻炼,它是儿童良好智力与情感发展的基础。况且,运动将会极大地促进儿童智力、意志品质的发展。儿童良好性格的前提是有一个性格平和,遇到问题后能理性、温情地面对孩子的父母,父母对待儿童的方式,将会极大地影响和促成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好习惯就是儿童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因为这两大习惯将会极大地影响儿童情感、智力及学业成绩。这"三好"的培养,将贯穿于儿童小学六年陪伴的始终。
在儿童三年级前,父母下班的路就是回家的路。在孩子放学回到家之前,父母应尽量在之前或稍后回到家。因为我们的教育实践表明:那些一入学家长就一直陪伴,培养儿童良好作业、学习习惯的儿童,他们的作业质量,完成效率及学业成绩表现要大大好于那些没有家长长期陪伴的儿童。
三年级前的儿童,家长要陪伴督促他们养成按时作业、工整书写,复习,预习,课外阅读,收拾自己的文具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等各方面的习惯。这个阶段,以帮助,支持为主。
三年级后,在养成这些习惯的基础上,家长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自主与自学的能力。三年级前,孩子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家长以智力支持,提供思路、建议为主。三年级后,孩子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家以鼓励自己解决,或与其探讨,鼓励通过自己查找资料,请教或自学解决。
也就是说,三年级后,家长要由以前的帮助为主,转变为督促,激励为主,以发展他们的自主与自学能力。这个时候,主要检查他们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工整书写,质量如何?完成学习的任务及效率如何……
如果一个儿童在小学的高段初步养成了自主,自学的能力,那么他将在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拥有不竭的动力与创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儿童的整个阶级,家长一定要培养起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把精读与海量阅读结合起来,开阔视野,提高理解,发展语感,积累语言,提升素养,如此,孩子将会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小学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怎么陪伴?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其独立与自主,叛逆意识增长,因此这一阶段孩子的陪伴就得因势利导。总的原则:培养独立自主,关注心理与生命,塑造人生观与价值观,避免唠叨。
进入初中后,孩子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也会进入生命的最重要的叛逆期与父母的冲撞期。初中,学习任务繁重,父母应尽量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同时又关心他们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与克服。
同时,青春期体内激素的变化,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也是躁动不安的,家长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包容理解他们的情绪,同时引导他们不良情绪的宣泄。青春期,不可避免地会遇上早恋,对生命的看法等,家长不要视早恋为洪水猛兽,而应告诉孩子感情的美好,恭喜他生命进入了最美好的阶段,但我们要珍惜生命与美好,在最美好的年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与成长上。
初中阶段,也是人生观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家长应告诉他做一个善良、有用,热爱学习的人。有自己的理想,并为自己的理想去踏实行动,一步一步去实现。初中阶段的孩子最忌讳的是家长的唠叨,所以家长与孩子交流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如周末。交流时父母应想好交流些什么,简明扼要,避免指责、唠叨,多希望,多鼓励。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在小学阶段习惯各方面都培养好了,那么这个时候是用不着家长操很多心的。孩子会沿着小学养成的良好习惯稳步地走下去,唠叨反而让孩子反感,拉爆亲子关系。
总之,孩子青春期的陪伴,"自主,心理,价值,少言"是关键,此时家长应尽量"无为"一些,在无为中,让孩子有为。初中阶段陪伴好了,高中孩子更趋成熟与理性,此时,父母的陪伴与教育基本就已经完成了。(未经准许,请勿转裁发表)2021.10.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