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真没什么可学的?

作者: 辞职三年 | 来源:发表于2020-03-02 23:43 被阅读0次

    一直以来,在语文学科学习当中,似乎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课堂学的考试都没有考,考试考的又都是课堂上没学过的。众所周知,语文考试无外乎三大块内容: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基础知识靠的是平时的积累,阅读理解靠的是刷题和总结,那作文呢?好像真没什么可学的。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作文没什么可学的?

    首先,写作文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什么是开放性问题?做出第一颗原子弹解决的就是开放性问题,后来一些国家再做出的原子弹就是在解决封闭式问题。前者的难度系数明显要比后者大很多,开放性问题太自由了,没有路径,是探索式的。而我们所有的作文题目几乎都是按照开放式问题的模型来设计的。

    比如:写《我的爸爸》,你可以写爸爸的懒,爸爸的聪明,爸爸的长相,爸爸的性格,爸爸的爱好,你可以同时写这些点,也可以选择其中的几个点,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作文题目的开放性,要求大脑有更多的思维活动参与进来,是更加有难度的。

    而填空题、看拼音写字、找错别字、默写古诗这些类型的题目,都属于具有单一指向性的题,答案是唯一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也就是封闭式的问题,相对简单。

    其次,写作活动暗含了更多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相对显性知识而言的。隐性知识存在于人当中,显性知识存在于书本当中。例如:一份日本寿司的菜谱,这是一个显性知识,按照菜谱的步骤,一个门外汉在家照着做了一份,恰好,“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也做了一份,这两份寿司有什么不同?小野二郎的寿司技艺中就蕴含了很多的隐性知识,例如:如何判断食材,如何控制火候,如何搭配颜色,如何加减调味料,寿司之神的这些能力是看不见的,这就是隐形知识。

    写作文的过程当中,也蕴含了很多像这样的隐性知识,这种感觉方面的东西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历练,才能得以呈现,比如每个人的写作风格。这也给很多学生造成了误解,似乎作文的奥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最后,作文学习缺乏有效而多样的反馈系统。一直以来,如果学生想知道自己一篇作文究竟写的怎么样,只有两个反馈系统:教师评语和考场得分。能给教师评语的,一般只有本班语文老师,即使是高考作文,也只有两位老师交叉评分,这两种反馈系统的主观因素都太强,并且受到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严重限制。更无奈的是,考场得分评价系统几乎是一个零反馈系统,因为在小学到大学的语文考试中,我们基本上是不可能知道自己的作文得了多少分的。所以,学生就算想学,也不知道从何学起。

    作文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一般情况下,学生写好一篇作文交给老师之后,会得到这样一些评语: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新颖、情节变化平淡无奇,缺乏新意、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陈旧老化……总之,问题我都给你指出来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领悟去吧。

    这些模糊又不能切中要害的评语,大部分都是从“感觉”的角度出发的,学生如果没有和老师同样的“感觉”,那么学生就完全不明白老师在讲什么。也就是说,对于一篇作文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老师没有太多的可量化的、具体的、更明确的指向性标准。更可怕的是,很多老师对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只会写一个字:阅。

    这样的一种教学互动,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对于学习上的这种困惑,他们只能用一些非常模糊语言来表述:我不知道写什么、我不知道该怎么写、我写着写着就没有可写的了、我一看到作文就头疼、我没有难忘、高兴、悲伤的事儿,每天都一样……

    同时,阅读和写作的联系并不紧密。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单元设置的写作目标: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但是单元内安排的课文却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5篇课文,没有一个是和写人相关的。

    可见,单元的写作目标和课文并无读写意义上的直接联系。

    我们课堂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教材上,但为什么不能在教材的设计上,把阅读内容和写作目标结合的更紧密些呢?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的吴积兴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给出了一个建议:“撕书”教学。这并不是说真的要把语文书撕掉,而是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挑选对应的课文,哪怕这些课文不在同一个单元,完全打乱教材中原有的结构安排也没关系,只要能够实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有机结合。

    作文要教的绝对不是花哨的技巧、僵化的公式,更不是生搬硬套的万能句,也不是背诵所谓的优秀作文,而是建立一套作文学习的“内生系统”。之所以叫做“内生系统”,是指这套系统应该有别于从外在因素下功夫的“方法论系统”,始终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挖掘并解决学生“思维方式”层面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对作文学习产生一套全新的认知和理解。

    内生系统长什么样?

    首先,教师要把停留在“感觉”层面的评语落地。

    例如:如果一个老师评价学生的作文“缺乏条理”,那他就应该把“缺乏条理”这个空洞的表述变成具体可见的内容,让它在学生心中落地,呈现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借用《奇葩说》詹青云的演讲来进行层次分析;可以找到某个电视剧里夫妻吵架的片段,看看妻子是如何完胜丈夫的;可以看看《精英律师》里的罗槟,提供了哪几条证据为他的当事人做无罪辩护。举例的时候既可以用正例,也可以用反例,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哦!原来这就是缺乏条理”。

    其次,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把心中的问题具体化。

    A问题:我觉得自己写作文的时候,经常写着写着就写偏了,会把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写了很多,但是重要的部分却发现又没写进去。

    B问题:我不知道写什么?

    如果你的学生提出了A问题,那么说明他,已经具备了把问题具体化的能力,你就可以对他展开有下一步的训练了。

    如果你的学生提出了B问题,那说明他还需要你的帮助,你就要去做一些猜测和引导:

    他是不知道如何选材吗?他真的没有写作的素材吗?他有畏难情绪吗?他是对这种开放式问题比较茫然吗?类似这样,逐步帮助学生把他的问题具体化。

    然后,训练的过程中,一次训练只解决一个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训练模式都是以“篇”为单位进行的,这样的训练看似完整,实际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一个写作的目标体系,在这个体系之内,要对各阶段的任务目标进行分解,每次只完成一个小目标。比如:如果为了训练用词的准确性,我们就只训练词和句子就足够了;如果要训练过渡句如何在段落之间进行过渡和衔接,我们就只需要训练两个或者多个片段,完全不用考虑其他的要素。 

    最后,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建立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

    学生自评的目的,是让写作者从自身角度去分析,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局限。同时为同学互评做铺垫。一篇作文写完之后,三五个同学,聚到一起,大家相互交换,只要看完其他同学的作文,多多少少能看出一些差异,这里的“差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总体感觉怎么样、谁的字数多、别人分了几个段落、别人选材和我的选材有什么不同、语句通顺吗?等等。学生适当做个记录,这会比老师批改的效果更好,因为这是自己通过对比之后获得的感悟,是自主学习,效果好过被动的输入。最后让老师站在更高的高度再去点评。三位一体的点评,有些点评的内容可能是重合的,这部分就要给与重视,其他不相同的部分,也扩充和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有机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文。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考场作文除了人工评分,也应该建立一套电脑评分系统。原理大概与GRE作文考试的评分系统类似。电脑评分器通过扫描学生的作文,寻找那些揭示逻辑推理的关键词汇,这样就能够初步完成对一篇作文逻辑性的判断。然后,电脑评分器会把学生作文和已经储存的(成千上百的已计分的)标准范文进行比对,这些作文分为1分, 2分, 3分,4分, 5分,和6分六档。电脑评分器通过扫描学生的作文,利用它的存储数据库决定这篇作文和这六种中的哪一种最为相似,然后给作文评分。比如,你的作文跟数据库中的5分作文最像,那么你的作文就得5分。

    当然,这种电脑和人工相结合的评分方式,如果能在平时的测验和考试当中得到大范围的运用,当然是更好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文真没什么可学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xn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