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居和刘长的叛乱虽然已被平息,但诸侯王对朝廷的威胁依然存在,那么刘恒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恩怨已久,那么到了汉文帝时期,面对匈奴的禁犯,汉朝又是如何应对的?本期视频我们就一起走进汉文帝分化诸侯及抵抗匈奴进犯。贾谊,一个少年天才, 20 岁出头就受到了汉文帝的重用。 28 岁时,他便给汉文帝献上了陈政史书及著名的治安册,治安侧,被称为西汉第一雄文。他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整套的政治架构,包括对抗匈奴众农艺商重、武艺法、尊卑有别等各个方面。他不仅提出了问题,还都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他用极长的篇幅说明了诸侯王必反的道理,不但异性王会反,同性王也会反。之所以不反,只是因为诸侯王暂时还不够强大,因此必须要分割诸侯王的权力,从而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但可惜的是,因为他的才华过于出众,而且他的这些提议又损害了大臣们的利益,因此受到了周伯和冠英等大臣们的嫉妒和排挤,导致汉文帝也不得已逐渐疏远了假意,最终他抑郁而亡,年仅 33 岁。
伟人曾为他写下诗歌七律咏假意。他的论著虽然在当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对后世却影响深远,特别是在汉武帝时期。当然,汉文帝虽然没有完全推行他对诸侯王的改革,但还是用两个诸侯国做了试点。公元前 164 年,齐王刘泽去世,因为刘泽没有子嗣,于是汉文帝就趁机将齐国一分为六,算上之前已经分出去的城阳国,一个强大的齐国彻底被肢解为了七个小国。刘长去世后,他又将淮南国也一分为三,分给了刘长的三个儿子,封刘安为淮南王,刘伯为衡山王、刘刺为庐江王,解决了诸侯王的内忧。
我们再来看匈奴的外患。匈奴与汉朝的恩怨由来已久。公元前 200 年,刘邦率领 32 万大军征伐匈奴,本打算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之患,没想到刘邦本人竟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差点性命不保。之后便开启了汉匈和亲的先河。公元前 192 年,也就是刘邦去世的第三年,匈奴的默读产于突然给吕志写了一封情书,对吕志说,武生在荒山草泽之中,长在放牧牛羊之地。我多次到达汉朝的边境,好想去看看中原的繁华。现如今,你没有了夫君,我也独自一个人生活。我们两个国君都很寂寞,不如我们一起生活,各得其乐。
面对如此轻佻的国书,不仅是对吕志的莫大侮辱,也是对大汉王朝赤裸裸的挑衅。吕志立即召见陈平、樊哙、计部等大臣们商议对策。樊哙愤怒请命,愿领十万精兵荡平匈奴,缉布马上说,樊哙说出这种话,就应该立即拉出去斩了。高祖当年率领 32 万大军尚被围困在白登山,不得已才采纳了娄静的核心政策,换取了短暂的和平。
现如今,我们还没有从秦末的乱世中彻底恢复过来,怎么能再动刀兵,致大汉王朝的安稳于不顾呢,况且匈奴本来就是埋衣禽兽,何必要跟他们一般见识呢?最终于后听从了计步的意见,忍下了这等奇耻大辱,给默读回信说,单于,你没有忘记我们这个小地方,还肆意国书,实在是受宠若惊。可我现在年老色衰,牙也掉了,走路也不稳了,单于可千万别误听了他人的不时之言,耽误了自己。
吕雉不仅礼貌地回复了默读的挑衅,还赠送了车马等礼物给匈奴。默读收到回信后也立刻道歉,说我不太了解中原的礼仪,所以写信冒犯了您。幸好您能扩红大量,宽恕了我。就这样,汉朝和匈奴之间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但边境上的小规模冲突却依然不断。到汉文帝即位后,对待匈奴也一直采取的是克制忍让的态度,避免与匈奴大动干戈。公元前 177 年,也就是刘恒即位的第三年,匈奴的右贤王背弃和亲之约,率领数万大军侵占了河南之地,并且进犯上郡,直接威胁着长安。汉文帝派遣冠英率领 85000 名骑兵开赴高奴迎击,右贤王退走,汉朝也不再追击。公元前 174 年,默读单于去世,尤其儿子机遇即位及老上。单于上任后,汉朝又选派了皇族之女去做单于的胭脂,陪同公主一同前往的宦官。中航月不想去,但选上了她,她就不得不去。于是他就对汉朝怀恨在心,到了匈奴就投靠了单于,成为了匈奴单于的重要谋臣,反过来对付汉朝。而汉朝方面也出现了一个人要用一系列的方式解决匈奴之患,他便是晁错。
公元前 169 年,晁错写下了严兵士书,上奏给汉文帝,他提出要用以蛮攻蛮的策略对付匈奴。匈奴最擅长的是骑兵,而汉朝的骑兵不可能是匈奴的对手。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引进外援,建立匈奴级的兵团,在险阻的地区由外籍兵团出击,平原地区则由汉朝的战车和弓箭进攻,两者合一,互相支援,才可构成万全之策。接着他又提出了积极防御的策略,即手边劝农书和牧民食色书。匈奴是马背上的民族,抢完了就跑,而汉朝人要想打他,农民就不得不放下农火,商人只能停下生意,军人只能背井离乡。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百姓搬到边塞去居住,平时耕种劳作,战时保家卫国。为了鼓励百姓前往,前几年的所有驰船主行全部由朝廷无偿赠送,同时奖励开垦边塞,免其税负,并且愿意去的人,有罪者赦其罪,无罪者败其绝。从此并开启了屯田政策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也为后来彻底解决匈奴之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 166 年中,汉文帝的强边政策才刚刚实施了一年多,匈奴就再次来犯,老上柴于亲率 14 万大军进攻北帝郡,匈奴大军攻破了朝那、萧关以及彭阳,在烧毁了中攻后,前锋直抵拥陷和甘泉,距离长安不过 200 多里,直接威胁着大汉王朝的统治中心。汉文帝立即任命周谷和张武威将军发车千胜,骑兵十万,驻守在长安附近,保卫京城。同时拜卢青为上郡将军,卫赤为北帝将军,周造为陇西将军,张相如为大将军,董志为钱将军。各路大军从上郡北地、陇西发兵,共同迎击。匈奴部署完毕之后,汉文帝突然宣布要御驾亲征,这可吓坏了诸位大臣。幸好在博太后的干涉下,刘恒才放弃了这个计划。最后,汉匈双方苦战了一个多月后,岛上单于才退回到了塞外。公元前 160 年,保上单于去世,尤其儿子君臣单于继位两年后,他便率领6万骑兵分两路进攻上郡和云中郡。刘恒急忙任命并免为车级将军,率军进驻飞狐,以苏毅为将军,率军进驻沟筑山,张武则屯兵于北地。另外以周亚夫为将军,驻军于长安西南的西柳园,徐立率军驻守于长安北的极门,有礼则驻军于坝上,这样就沿着渭水三面保卫长安。
匈奴见汉朝防守严密,不敢冒进,一个多月来就一直在边境上徘徊,汉文帝立即下令主动进攻匈奴。匈奴见状,抢劫了一番后便全都撤走了。就这样,面对匈奴的屡次范边,汉文帝一直采取的是克制忍让的态度,一边休养生息,一边立兵强国,特别是屯兵木马的政策,为后来大规模的反击匈奴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而大汉王朝要彻底解决匈奴之患,还需要两代人的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