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少在社交网络提及我的工作,并不代表我不热爱工作,反之我是非常乐意为一个方案头脑风暴多次,加班熬夜,出差开会。
只是我较为喜欢把私人生活,有意识地与工作划分开。
是的,毫无疑问,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剪不断。
但工作中的我,性格、处事甚至状态,都与私下的我截然不同,所以我划分的,更多的是状态。
例如,工作中总不能不想做就撒娇吧?
但生活中的我,就可以,“啊,我不想这样这样啊,我就是不想啊”
身为女生,偶尔我也会使用女生的特权。
上周末我窝在床上看电影,看着看着突然想吃老家一家手工店的特浓巧克力饼干,马上和一个好朋友说,让他买两份寄给我,还要寄顺丰,我就可以尽快吃到,虽然不巧他是一个傲娇鬼,但我还是发功,死皮赖脸地说:“你去买嘛,我吃不到会死的...”,反正多恶心的话我都说一通。
但工作中,想要什么,往往并不是说出来,你要的,是行动做出来。
例如,上个月为了争取北京出差的机会,部门群里周末临时有工作,我马上回复说,我有时间做,然后推掉约会,在家里码字。工作日都是基本为那个项目加班到11点,从对接到执行,什么都去了解去做。
工作中我是进攻型人格,一直认为保持独立思考很必要,而生活中我更多倾向保护起自己,因为生活有很多方面会伤害到你,但工作不会,即使工作受挫,即使受气,但努力工作得到的东西,并不止工资或是上司的赏识,更多的是个人的能力。
那种能力,无论到哪里,都是存于自己身上,亦是一种底气。
高中时,课室黑板正上方挂着一个牌子,上面是楷书字体四个大字:“天道酬勤”
说真的,我当时特别害怕这几个字,怕它万一成真,因为我自问并不是勤奋的人。
直到后来我看“奇葩说”,其中有一个辩题:“为了成功,用不用潜规则?
我特别庆幸,成人生活不像读书时期,每人通过一份既定的试题,既定的答案,得到答题正误后的分数。
可以先不把潜规则放在一个就是用肉体换取金钱或职位的极端,姑且看看身边。
潜规则可能就是懂得每晚留守办公室到最后,让上司看到自己的认真,潜规则可能就是记得领导爱用的牌子,旅行带瓶该牌子香水回来,或是记得领导喝咖啡的口味是美式咖啡加一份奶,然后每天都提早准备好一杯放于他桌面。
在我看来,用潜规则的人,不比只使用明规则的人懒惰,成年人的“勤”,或许并不局限于埋头苦干。
在我前段时间,写公众号写得心灰意冷时,有人教我,要把时间用在自己擅长的地方,令它得到最大的进步,而不要浪费哪怕一秒,在没结果的事情上。
从那时候,我对待公众号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已经不寄望有多少人转发,有多少阅读量,更多的,这是一个空闲下来整理思绪,向内观察的地方。
因为这不是工作,我不需要向客户交代,不需要卖广告,不需要说违背心意的话,所写即所思,这是一种自在,要是沿途,可以练练笔,提高语感,那就是赚到的。
正是不寄望能通过公众号得到什么,因此工作时要倍儿认真努力,把绝大部分心力放于提高工作能力上。
曾在深圳一个有名的商界活动上,接触过一位女生,在远处看到她,会让人不自觉咪一咪眼睛,因为着实靓丽,走近,又特别平易近人,似乎什么话题她都可以跟你谈,从东方历史到最近火热偶像剧。
你会很高兴和她聊一会儿天,是啊,谁不喜欢和高情商高智商的人交流呢?
她不属于在场任何一家公司,但她就是靠促进公司与公司间,圈子与圈子间的合作,95年,年薪百万。
有的人是天生社交能手,有的人却不然,需要安安静静在格子间,和超过3个人打交道就会挂机,这就是每个人工作属性的不同。
找到自己工作属性,比盲目尝试或瞎努力重要得多,
有人跟我说过:“工作就是工作,不要把过多的期望和情绪放进去。”
而即使知道人生的真相即是苦短,我们也要用力生活,即使知道工作的真相即是苦闷,也可以选择更符合自己属性的工作,享受当中的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