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千年一叹,读书随想

千年一叹,读书随想

作者: 三妹杨敏 | 来源:发表于2021-11-15 18:25 被阅读0次

《千年一叹》,正如歌词中所写:“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涅槃的凤凰再飞翔。

”饮着屈原的梦,李白的歌,探寻着中东古文明的辉煌,抚慰着西亚古文化的伤痛,感受着南亚历史的喜怒忧伤。

《千年一叹》记录了余秋雨在前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千禧之旅”的目的实际上是环游世界的文明古国,领略人类文明的精华和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

所以他们选择了希腊为此次旅行的第一站。路径除中国外的三大文明古国,埃及、印度、古巴比伦。

他们不是坐飞机走形式,而是真真正正的驱吉普脚踏实地的走遍人类文明的重要遗迹。他们不仅要面对险峻的自然,更须面对中东动荡的局势、宗教极端分子的威胁和贫困地区衣食住行的匮乏,期间可谓困难重重。

余秋雨先生踏上此行并非毫无准备,他知道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支撑他毅然决然的踏上此行的动力是他对待文明严谨的学术精神,他不像个文人,更像个史家。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只相信实地考察,只相信文化现场,只相信废墟遗迹,只相信亲自到达。他如卢梭一般感染上“只能行走,不行走时便无法思考”的疾病。

他也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待文化的态度。在文化面前,再大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即便有生命的危险,也义无反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感悟文化真谛。

“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

它引导着我们踏进那个往昔的时空,去品位和享受其中的快乐,而同时也承受着这些辉煌文明不同程度的衰落的震撼。

看完了各大文明古国,我有许多的感想。

对,他们的确辉煌过,不过是在过去,但是在“同伴”衰落的同时,我们中国却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并且比较完整的保留了我们的文明。

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是他们在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时没有及时采取好的应对措施。而中国早几个世纪之后存活了下来,跟上了现代的节拍,很好地融入了国际。

余秋雨先生一路东行,来到尼泊尔时他突然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美,美得恍如隔世。如果他是从中国直接来尼泊尔而不是从中东、印度等地来尼泊尔是感受不到这些美的。尼泊尔的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民。

它在喜马拉雅山麓,四周花树茂盛,又有雪山消融,流水淙淙,雄伟与柔和并存。

生活做减法,其实会让人幸福,就如同我们总是在复杂的环境中过于沉重,人会受不了的。

其实我们就应该有自己简单而坚强的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相关文章

  • 千年一叹,读书随想

    《千年一叹》,正如歌词中所写:“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

  • 读万卷书并行万里路,造就千年一回余秋雨

    才华+积累 读书+行路 中国文化!千年一叹!

  • 《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读完本书真的是感慨万千啊,首先是,你不出门便能了解到希腊,埃及,中东,印度等地的社会状况,且这一个文化学者不顾生命...

  • 《千年一叹》读后叹

    丽玟,你寄来的《千年一叹》我读完了。 说句实话,我是不会读书的,我的读书和看电影一样,从头至尾数文字,数完了,就算...

  • 《千年一叹》叹何止?

    余秋雨的名作《千年一叹》在书柜里已存有几年时间了。几年前在新华书店看到此书,不知是作者的知名度吸引了我,还是书名独...

  • 千年一叹,叹文化,叹历史

    文字,是有温度的 读书写作时,我常常会惊讶于文字的魅力。有些文字美则美矣,却总是感觉美丽的背后是一片虚无。禁不...

  • 千年一叹

    一本发人深省的旅游手记 以“旅途”为主题的书其实挺多的,以前也看过一些写上几个路途中的故事、心路,再拍上几张照片就...

  • 千年一叹

    一年一念念千遍, 一年一泪泪千行。 不在孤山因怕老, 身入红尘解寂寥。

  • 《千年一叹》

    余秋雨先生有很多个头衔,这些头衔有中国人赋予他的,也有外国人赋予他的,称得上是享誉中外吧!“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 千年一叹

    开元时 我用汉隶 写下拙诗 仿若千年一叹 而今生 我又试酌 为伊填词 犹似深湖履冰 遥想当年 那前世居于长安的不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年一叹,读书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ax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