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堵车,我除了焦急万分地期盼公交能快些前行外,倒还真是没有其他的办法。最终,我理所应当的错过了那趟交通车,而只能自费搭车赶去厂区。我本来还想找人倾诉下昨晚的“遭遇”,却发现大家的日常也很压抑,也就只能选择强装镇定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班,交接完毕的我正准备下楼打卡,哪知主任竟突然打来了电话,看样子又有什么大事发生。慌慌张张地接起电话,我还没来得及问询清楚,就被主任急切地叫到了办公室。于是,我只好背着行李折返了回去,刚一进去就被“劈头盖脸”一通责问,心想这下子自己算是摊上事情了。不过,镇定一想,我昨晚的那些操作都是按照规程执行,而且也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这又怎么会摊上事情呢。果不其然,后续的责问内容竟和昨晚的工作并无相关,而仅仅只是一些“态度”的事情,这越发地让我感觉太过“匪夷所思”,一时间完全不知该如何作答。眼见事情陷入僵局,主任只好请出了关键“证人”,我回头一看发现这人竟是“怼怼”,瞬间明白自己应该是又被“检举揭发”了。不过,按照现在的工作安排,我们既不在同一班组,也不在同一岗位,应该说不会有什么交集,所以我确实不知到底出了什么事。眼见事情再次陷入僵局,“怼怼”只好主动陈述了事实,我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前几天,我用对讲机找本班组的成员,她们那个时候恰好不在岗位,而“怼怼”身边正好有个同频道的对讲机,就询问到底有什么事情。一听声音,我就发现这人不是本班组的成员,也就没有告知具体的任务,匆忙间停止了继续呼叫。因为非岗位的人员贸然进行操作容易出现失误,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进而影响到整个生产任务,所以我们通常不会轻易找其他岗位人员帮忙。等了大概十分钟,我以为他们已经回到了岗位,就又通过对讲机进行联络,哪知竟还是“怼怼”在接听,就只好选择再等一会儿。直到第四次,我才联系到了她们并将任务分配了下去,而她们立马前去处理好了问题,也没有引起其他问题。眼看着,这个事情已然得到解决,我们也就没有再去关注,而是继续处理手头上的其他任务。
在回忆完了整件事情后,我一脸茫然地看着主任,实在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里做错了。这一整套操作,我们都是按照规程执行,也避免了一些可能出现的意外,最关键的是后续生产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事已至此,我已经大概猜出了一二,但内心却还是有些犹豫,毕竟如此拙劣的“碰瓷”自己倒还真是头一回遇到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