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孝道《论语.阳货》里一段孔子与学生宰予的对话:“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实在不敢苟同现代观念的孝道,因为总觉得丢失传统最多的反而就是孝道!
或许这是遭人厌烦的逻辑。
曾经给朋友说过一句话:人除了父母,其余皆可选择,唯一不能选择的就是父母。就因为这句话还遭受了很多热嘲冷讽。但是,这个观点从前有现在有,我想今后仍然会有!
赞同“在生不孝,死后流尿”之说,虽然话丑,但是理端。的确是尽孝是平时的作为而非是丧事的表演!但是更不齿平时虽尽了孝,但是死后就忘乎其为的行为。譬如说那些看起来平时里对老人尽了孝道的,但是在守孝的时候却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通俗的就拿守孝来说,三年为期,守孝期间不能行礼,不贴红对联,不参与喜庆的宴请和行乐!哪怕平时里对生己者的父母在世时尽到了儿女的责任也只是责任,而行孝则是服丧三年的行孝之道。如今呢?头七一过则鸟兽散去,好一点的还守个七七四十九天,再好一点的百天为限。三年?除了春节不贴红对联估计就难以看到其他行孝道的迹象了。反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也好,节日也罢,即使重孝在身也一样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喜庆新春了。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就没了亲情,因为不懂孝道的人,谁会指望他还能在乎亲情?那么他能传授给自己孩子的又会是什么呢?言传身教,也许丢失的不是传统美德,我想丢失得最多的应该就是做人的原则!
这也是行孝道所要延续的道理。故不屑与不守孝道之人为伍,是明智之举,与之同流则无疑是与狼共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