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很火的《哈佛幸福课》中,幸福课讲师塔尔.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提到,他小时候的榜样就是玛佤.柯林斯,是玛佤.柯林斯激发了他对积极心理学的好奇心。
那么,玛佤.柯林斯是谁?
图1. 玛佤.柯林斯玛佤.柯林斯(1936-2015)是一位著名的非裔美国教育家。玛佤.柯林斯的父亲是非裔美国人,母亲是印第安人。玛佤.柯林斯生长于美国南部的黑人州阿拉巴马州。大学毕业后,她曾先后在阿拉巴马和芝加哥的公立中小学担任代课教师。1975年,玛佤.柯林斯从公立学校辞职,利用5000美元的教师退休金在家中创办了一所最初只有一间房、四名学生、一个复式班的学校——西城预备学校(Westside Preparatory School)。1977年《芝加哥太阳报》报道了玛佤.柯林斯和她的学校。玛佤.柯林斯专注于芝加哥地区黑人顽童的教育,并以其“成就不可能”的魅力被誉为美国社会叹为“奇迹”。1981年,玛佤.柯林斯的真人故事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玛佤.柯林斯其事 The Marva Collins Story》。1982年,传记作品《玛佤.柯林斯的教育之路》出版。2004年,玛佤.柯林斯被时任总统小布什授予“全美人文贡献奖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
教不了的学生
玛佤.柯林斯的西城预备学校位于芝加哥戈菲尔德(Garfield),是一个典型的位于城区(inner city)的黑人社区。七十年代的美国依然没有彻底摆脱种族隔离的阴影,而芝加哥的黑人社区则充斥着暴力、吸毒和帮派分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黑人家庭的儿童辍学率普遍较高,而上学的黑人儿童也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学习障碍。玛佤.柯林斯所教的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黑人孩子——他们中的大多数被贴上了“顽劣不化“,”冥顽不灵“的标签,属于老师们“教不了”“不想教”的一群人。
图2. 七十年代美国的一个黑人街区不可能的”奇迹“
在创立之初,玛佤.柯林斯的西城预备学校只有四名学生,其中一名还是自己的女儿。不到半年,学生增长到了十三名,而后又发展为三十多名。在各大主流媒体报道之后,她的学校招生规模一下子暴增到了二三百人。然而,玛佤.柯林斯真正的”教育奇迹“与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并没有多大关系,而在于她将这些被认为是无可救药、“教不了”的学生培养成了愿意学习、爱学习、学得好的学生。她所教导的学生,有家庭不健全的,有顽劣难以管束的,有不爱学习、惹是生非的,可以说,老师们最怕的学生,她都有了。黑人孩子受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局限,往往基础差,底子薄,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群体。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是黑人学生凯文.罗斯(Kevin Ross)。凯文是一名高中篮球运动员,然而他除了自己的名字,居然连最基本的阅读识字都不会。玛佤.柯林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是她能够教这些黑人孩子国际音标,教他们识字,而在于她在教育上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超人的“魄力”。她让班上的黑人孩子阅读莎士比亚、艾默生等人的经典文学作品,这在当时是破天荒的“奇迹”和“壮举”——没人相信中小学阶段的孩子能够做到这些,更别说是黑人孩子了。
图3. 玛佤.柯林斯在给孩子上课玛佤.柯林斯的“秘诀”
玛佤.柯林斯热爱教学,对自己的教学充满信心。她曾说,给我任何一个学生(差生),不论他来自什么样的背景,我都能够让他成为一个好学生。这是一种何等的魄力和自信!然而,玛佤的自信与其说是对自己,不如说是对她的学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你得信任你的学生,相信他们必然能够有所成就。
玛佤对七八十年代美国的主流教育很有批判性思考的。她注意到,美国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堪忧,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数学能力在下降。同时,她也发现,很多中小学教师是不合格的,他们既不热爱学生,也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很多人来做老师不过是实在找不到其他的工作可以干。对于当时的中小学阅读教育,玛佤尤其反对那种“ABC”式的毫无意义的教学,强调使用寓言、童话、经典作家作品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虽然只是代课老师出身,但玛佤对当时提倡的教育改革很有意见,认为很多所谓的“创新”不过是形式大于内容。对于教育专家们反对背诵的声音,玛佤也是不敢苟同,认为背诵是教育的必要之一部分。
玛佤认为一个合格的老师,首先应当有着端正的职业态度,热爱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则是爱孩子。她的教育风格,大概可以用“tough love"这一个词来概括。Tough love, 也就是”严厉的爱“.一方面是要无条件地爱孩子,另一方面则是要严格要求,原则分明。概括起来,也即是一方面是无条件的爱,另一方面是有原则的爱。
无条件地爱学生
玛佤.柯林斯对孩子的爱,毫无疑问,是她教育成功的关键。她是怎么爱孩子的呢?举个例子,当孩子犯错时,她会”惩罚“孩子,让孩子按照从A到Z的顺序,想出一百个积极的理由来回答”我为什么会犯错“。例如,孩子可能会写,I am adorable(可爱), I am brialliant(聪明), I am cute(Q), I am dilligent(勤奋), I am excellent(优秀), I am fabulus(超棒), I am gorgous(了不起),等等等等。如果孩子下次犯了同样的错,那么他就得找出一个同义词替换掉之前写过的词语。试想,有哪位老师会这样”惩罚“学生呢?孩子在罗列了这么多的积极肯定自己的词语之后,甚至自己也要笑出来,也要悔悟过来——我这么棒,为什么还要去犯错呢?
图4. 积极心理学学者、哈佛幸福课讲师塔尔玛佤.柯林斯对孩子的爱,可以总结为这几个要点。第一,这种爱是基于自己的职业责任的。对玛佤来说,如果一个老师不能把自己学生(孩子)的失败看成是自己的失败,那么这个老师就是不称职的。对玛佤来说,她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她们能否好学、学好,对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丝毫不能马虎的。第二,这种爱是无条件的爱。一个老师很容易喜欢优秀的学生,同样,家长也很容易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那么,对于差生,对于顽皮甚至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呢?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能否还爱护学生呢?玛佤班上的孩子,有一些最初是”心如铁石”,“冥顽不化”的,但玛佤持之以恒地用她的爱心对待他们,直到这些孩子觉得跟老师作对下去是毫无意义的,直到孩子爱的本能被激发出来。这类似于基督教中关于如何对待你的仇敌的教诲,“如果有人扇了你一个耳光,那么,将另一边脸转过去让他打”。当孩子顽劣不化时,唯有这种“磐石无转移”的爱能够改变他,能够让他的心柔软下来,接受教育。第三,这种爱就是要信任学生,肯定和鼓励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相信自己的学生能够有所成就,相信每一个人生来不凡(unique),并且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就感。所谓“无条件地爱孩子“,在孩子犯错时,尤其显得重要。孩子犯错或者屡教不改时,一般的老师难免灰心丧气,甚至不免责骂学生。然而玛佤的方法很清楚,那就是”对事不对人“。孩子犯错时,对他的批评教育只停留在做错事这上面,而绝对不能延伸到否定孩子的人格上来。玛佤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是始终如一的,并不因为孩子犯错了就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否定和攻击。玛佤在培训新教师时曾说,一个老师在批评学生之前,总要想一想怎样去赞美这个学生。这种始终如一的爱护学生自尊、肯定学生的做法,是很难得的。
有原则地爱学生
玛佤对学生的爱,绝对不意味着对学生“百依百顺”,放纵学生。相反,玛佤是一个严厉的老师。在对待学习上,玛佤的态度十分明确。她告诉学生,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玩乐的场所;她告诉学生,只有受教育才能成为自由、自主的人,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黑人孩子由于生活环境所限,他们随时可能因为逃学而被社会上的混混拉入帮派,走入歧途,因此玛佤对自己的学生约束甚严。为了引导和激励自己的学生学习,玛佤并没有编织美丽的童话,相反,她告诉自己的学生,社会很残酷,前面是悬崖,只有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是要成功还是失败。玛佤曾经为西城预备学校写过一则"校训“(勉词),共23条,孩子们每天都需要大声朗读出来。总结起来,要点仍然是唤起学生的危机意识,强化学生重视学习和教育,自主,自律,自强,赢得学业上的成功。
图5. 西城预备学校的一张合影积极教育(positive learning)
前面提到过,哈佛幸福课的讲师塔尔将玛佤看成是自己儿时的榜样。玛佤的教育理念的灵魂,也的确是这种泛着爱的光芒的积极教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意无意地受到各种伤害,他们的脑子里充满了来自父母和老师的“你什么也不会”“你就是这么差”否定和怀疑。因此,当玛佤接触到她的学生时,除了为他们的读写能力着急之外,她更在乎的是要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帮助孩子们摆脱社会、家庭、老师给他们贴上的标签。玛佤班上的Erika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Erika刚进西城预备学校时,口头禅就是“老师说我学不会!”这成了她对自己的评价,也成了她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Erika的例子鲜活地说明,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伤害可能是非常深刻、长久的。作为老师(和家长),哪怕不能在传道受业解惑上做多少,至少不能在情感上伤害孩子。为师者慎之!
玛佤的积极教育,第一是帮助孩子摆脱家长和学校对他们的负面评价的心理阴影,帮助他们认识到只有自己才是生活和学习的主宰。优秀是一种选择,玛佤不停地告诉她的学生,你可以变成优秀的人,除非你自己不想这样!其次,玛佤帮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没有错误,就不会进步,不会学到东西。对于基础差、对自己不自信的孩子而言,他们习惯听到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批评,“你怎么这么笨!”然而,家长和许多老师忘记了,学习正是一个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过程。人非生而知之,做错了有什么可怕的。只有不怕摔跤跌倒,才能学会走路嘛!除了这些,作为老师,玛佤贯穿始终地坚持鼓励和肯定学生,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建立自信。在这一点上,她一方面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另一方面,她还能够“矮化”自己,时不时扮演“无知者”的角色,让学生们通过回答问题找到自信。
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教育则是改变人一生的事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不能把目光停留在“传道受业解惑”上,家长也不能把孩子的教育简化为“学习知识”。与学习知识同等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积极乐观的精神,负责进取的态度。
图6. 支架式学习为自己学习,为学习而学习
教育学生(尤其是差生)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如何让他们为自己而学习,进而为学习而学习。所谓为自己学习,那么就不是为父母而学习,必然需要学生有明确的自主意识:我是来学习的,学习就是我的工作,是我应尽的本分。所谓为学习而学习,就是让学生渐渐体会到学习本身的乐趣,喜欢上学习。玛佤班上曾经有个孩子,起初是非常不喜欢学习的,但是后来生病了也坚持要去学校上课,这样的变化是怎样做到的呢?
玛佤很清楚地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能教育和约束的是有限的,老师所有的努力,如果不能激发学生自己的动力和热情,显然是要徒劳无功的。因此,在玛佤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是开学的第一堂课。通常,她都会带新学生们学习艾默生的《自主 Self-reliance》这篇文章。通过这样的学习,玛佤让学生们在第一节课就明白这样的道理:教育是培养聪明才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而学习是自己的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努力学习,也可以选择贪玩,但是你必须清楚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并且做好心理准备去承担这些后果。
诚然,教育没有捷径。当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时,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还是会被各种学习上的困难所吓倒,最终放弃学业。帮助学生体验到“为学习而学习”的快乐毋庸是一件很具有挑战性的事情。然而,这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抓手,路径和帮助的。在这一点上,玛佤做得很好。尽管她的学生以能够阅读莎士比亚等名著而让教育界和社会人士惊讶不已,然而这并非一蹴而就的结果。前面已经提到,首要的事情是要建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关系,然后才是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学习,不断获得成就感。学生(差生)只有在情感上感觉到自己被接受和认可,才能真正打开自己的动力之门,步入学习的正轨。在这个基础上,老师需要制定循序渐进的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因材施教地布置适应学生难度水平的作业,帮助他们巩固已经学会的东西,并且渐渐获得自信。具体来说,在阅读教育上,玛佤首先会帮助学生掌握国际音标,从而增进他们的拼读能力。进一步地,她会使用粗格拉底式的问答教育,促进学生开动脑筋,养成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教育:如何成就不可能?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个人一生都离不开的话题。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我来自农村,从六岁到现在,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已经足足要有25年了!从任何一种社会经济条件(social ecnomic status)因素来说,我要成才的“可能性”离社会的预测相差甚远:
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
留守儿童、流动儿童
父母不和
自身残障
曾经辍学务工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似乎又创造了让人吃惊的”奇迹“:
辍学之后复学;
仅用一个学期,从中考全区第102名变成重点中学第一名;
大二时参加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
大学阶段眼睛经历4次手术
100天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
DIY一个月考完雅思、一个月考完GRE
DIY取得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外语教育博士学位;
博士四年,在本专业顶级国际核心期刊发表2篇研究论文
这样的履历,很多研究教育学的人,很多关心寒门子弟或者留守儿童的人,是要称之为”奇迹“了。然而,是不是”奇迹“,我心里很清楚。正如美国社会将玛佤.柯林斯在教育黑人孩子上取得的成功称之为”奇迹“一样,玛佤的答案也是:没有奇迹!很多人质疑玛佤在造假,例如只是挑选那些付得起学费的孩子来上学,伪造学生的作文,不敢公布学生的真实考试成绩等等——这些人的质疑不能说明他们对真相有多么好奇,相反,这只能说明这些人的心是封闭的,嫉妒的,他们没有把心思花在学生和教育上面,丧失了基本的教育直觉。如果要立项研究,如何在贫困地区创造教育奇迹,或者说,哪些因素能够决定弱势孩子是否能够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学者们能够列出数十种乃至几十种“至关重要“的因素——例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的关系和谐程度,搬家的次数,兄弟姐妹的数量等等。然而,这些研究终究很难回答或者说指导我们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玛佤.柯林斯这样的”教育奇迹“。这又是为什么呢?
图7. 马里兰大学(美国)教育是面向人的,因此回到人本身是教育(创新)的钥匙。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个健全的独立的个人,这样的个人能够明智且负责地做出选择,创造社会价值。结合我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玛佤.柯林斯的教育经验,以下两点可能是比较重要的:
一,爱的教育。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经济能力或者知识虽然时而有所不及,但爱是必须无条件充分给予的。爱落实到孩子身上,是不关乎物质的,本质上是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肯定和鼓励。在我的人生中,父母很少会告诉我说,”你这么做简直是愚蠢至极!“ 同样,师长也几乎没有对我说过,”我认为你简直是不可救药!” 教育和成长是一种内生动力,如果你想让孩子变成一颗“神奇的种子”,不论环境多么恶劣,不论别人如何看待、贬低他,无论现时遇到多少挫折,他都能够不受伤害,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那么,请不要把“爱孩子”肤浅地理解为给与孩子物质的支持(奖励),或者剥夺他们自己判断取舍的权利,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或者干脆帮助他们实现一切,铺就人生道路——千万不要,请给他们自主的空间,尊重他们自觉的意识,相信你的孩子能够出色,并且这出色必将与众不同。请默默地支持他们,点亮一盏灯,帮助他们去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他们做勇敢的人,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鼓励和肯定同支持和引导,是爱的一双手。作为家长和老师,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在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时肯定、鼓励他们,他们就必将茁壮成长,自信刚强起来。对老师来说,要相信自己有爱学生的能力,并且这爱是无穷止分的,从而“爱无差等”,这就足够让孩子赢得人生。为人师者,能爱人,也能“害人”,谨小慎微地去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这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
二,生活教育。我读书这么多年来,“为自己而学习”是很早就明白了的,但是“为学习而学习”,则是直到最近才渐渐领悟的道理。教育本身除了学习知识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批判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享受这个过程,获得自身的幸福感。学习而得不到快乐,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渐渐长大,则渐渐体会到生活不仅仅是学习,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乐趣也不仅仅是学习的乐趣,还有更多的元素。为什么要“为学习而学习”呢?除了纯粹的求知的乐趣,将求知和生活真正打通,这才是关键所在。作为家长和老师,教育的眼光绝对不能只是局限在课本上,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从这一点来说,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将学习有机地纳入到全部生活的一部分中来,是及其重要的。这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培养“学习的动物”,我们要培养“学习的人”,“生活的人”。反思我自己将近三十年的人生,课本所学的知识,大部分是已经或者将要忘记掉的,父母和师长明明白白教育我的道理,总的来说也不过那么三五条,而真正带领我走出贫困生活的那几件“法宝”——自己是生活的主宰,生而当为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不以他人的意见和评判造成自己的负担,专注投入做好每一件自己在做的事情,具备足够眼光和勇气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积极乐观地面对错误、挫折,从错误和挫折中汲取反败为胜的力量——这些大都是一些生活教给我的“无言的教育”。试想,在贫困的生活中,除了仰望太阳,向往光明,我还能做些什么呢?在经济压力、毫无退路的情况之下,除了用力开拓,我还能做些什么呢?而至于坦然面对自己的生活,抛弃虚荣,坚守自己的农村本色,热爱自己的家庭,也是在十二岁之前,有一次偶然看到电视剧里演一位知识青年,憎恨自己有一位做人力车夫的老父亲,自己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触发的。这些人生道理,确确实实是生活教给我的,而我之所以能学会这些道理,不外乎是我在这样的生活中趟过,我愿意珍惜这些生活,愿意去咀嚼和回味这些苦的甜的滋味罢了。言而总之,尤其作为家长,保留孩子生活的权利,给他们本色的生活,帮助他们端正对待生活的态度,热爱他们(家庭)的生活,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不能体验到生活的真实的滋味,他们就很难能够将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也很难明白学习的意义,为什么要去学习,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也更别说在各种艰难处境中寻找到知识作为纯粹的安乐的避难所了。
图8. 一名正在犁地的匈牙利女孩声明:本文原创,原载于微信公众号”万卷读书会“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