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时常幻想自己是来自未来的,这样,有一天当我面对未来某一时刻的突然变化,就会更从容,面对陈年往事也会更慷慨。
------题记
我是被书名吸引的,我---在---未---来---等---你,舌尖往后,收起鼻音,一张一合,嘴巴嚼着这几个字,这是我遇到的关于青春小说最好的书名。
这是一部标榜着“穿越”、“青春”的小说,刘同将时下流行的两大元素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跟传统穿越小说不同的是,36岁的主人公郝回归回到的时代是1998年,一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年代,而他也没有利用未来的已知去解决那个时代一系列的未知。
郝回归做的仅仅是帮助17岁的刘大志陈小武他们几个人明白自我,寻找自我,当所有人喜欢上他的同时,郝回归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重燃对生活的热爱,重建精神家园,并鼓起勇气追求幸福。
这一设定很符合时下我们对生活的渴望,大多数人对现状都持有一定的遗憾:
总是奢望有人能在自己身处困境时挺身而出,总是用“如果当初”的句式来自我安慰现在的不尽人意,总是渴望未来的自己来告诉自己现在的选择究竟正确与否......
02.
于是当我们在刘同的书里突然经历了这种可能,突然具备了上帝视角来旁观每个人所经历的苦与甜,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对于生命另外一种可能性的渴望和想象。
正因为不可能,所以格外珍惜郝回归回到过去追寻真正自我的旅程。
刘同对于书里的人物刻画是极为成功的,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用很多修饰词来直接刻画人物,而是在他们一系列言行举止中,采用白描手法来塑造他们鲜明的个性,而且很容易就让我们代入身边人的例子,倍感亲切,仿佛就站在他们身旁,陪着他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成长。
那时候总是对妈妈的管束不耐烦,索取新衣服新鞋子,多年以后才明白年轻时的妈妈真好看,希望老了的她依然还那么健康有活力;
那时候的朋友,刚吵完架,依然可以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继续嘻嘻哈哈;
那时候青春里的心悸,不敢大大方方的承认,只会装着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却默默为他(她)做很多事,不愿意他(她)受到任何伤害;
那时候的自己,总是有用不完的执着和激情,嘴巴上说着不行了想放弃,转身却能够为5000米长跑拼尽全力......
03.
17岁的我就像17岁的刘大志,自尊要强,自卑怯弱,敏感害怕,身边的人远比自己优秀,有时候真的拼尽全力了,依然收获无几,迷茫,放弃,充斥着自己的精神生活。
唯一让我遗憾的是,我没有刘大志那么幸运,没有人会一直跟我说,你未来会成为一个很棒的人。
我想刘同真是一个温柔至极的人,在他笔下,我看到了每一代人在17岁这个年纪都会经历的热血冲动,迷茫困惑,冷静执着,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拉扯着我们的神经。
仿佛那逝去的时光就在昨天,我们还不用担心未来,不用思考人生真谛,只要和爸妈撒撒娇,和同学打打闹,时间的车轮也依旧滚滚向前,而我们也仍然会往上生长。
如果说《奥德赛》里,奥德修斯经过了十年的海上冒险,终于回到故乡夺回了自己的妻子和王位;
《尤利西斯》里,布鲁姆经过十八小时的柏林街头漫游,终于回到住所重获了父子情和夫妻情;
那么在本书《我在未来等你》中,36岁的郝回归帮助17岁的刘大志,在自我改变自我这条路上,过去的刘大志和未来的郝回归都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而穿越回到1998年的经历,就像那句话所说的,无疑是一场“奥德赛式的穿越之旅”。
04.
读完这本书后,我在豆瓣给了四星,本想看一下其他读者对这本书的感悟,但我却看到了7.1的评分和满屏充满戾气的评论。
回想高二那年读到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豆瓣评论依旧是一系列的贬低、矫情之语,我深感不解。
几年后,我大三,依旧感到不解,他们说这几本书内容垃圾,思想空洞,满腹矫情,认为不过是快餐文学励志书籍罢了。
然而时间一晃而过,作为读者,我清晰感到刘同文笔思想的进步,但那些依旧给着恶劣评分评论的人,不知道他们是否成长,成长的怎么样了呢?
韩寒曾经说过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文章只有喜欢和不喜欢之分,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们无法强求每个人都跟自己一样,但至少,我们应以宽容的姿态容许自己所以为的“另类”文学存在,而不是叫嚣着不满,妄下定论。
05.
我时常幻想自己是来自未来的,这样,有一天当我面对未来某一时刻的突然变化,就会更从容,面对陈年往事也会更慷慨。
但,我更适合平庸,如寻常人一样琐碎繁杂的生活,对时间的细枝末节斤斤计较。
所以在下一个人生路口,我不会再对当下有所愧疚不满,不会再怀恋过去曾耀眼过的自己,不会再把全部希望寄托于遥不可知的未来,而是紧握丝丝点点时间,相信:
每一个年纪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芳华,随着岁月的沉淀,自我的不断修炼终会让自己愈发自信,由内而外散发出自然的气质,如同酿酒,越品越有味道。
我在未来等你,等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在每一个路口拥抱你,拥抱那个朝着未来努力奔跑的你。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