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32《群书治要09(潜夫论、崔氏政论)》

读书笔记32《群书治要09(潜夫论、崔氏政论)》

作者: 癔语 | 来源:发表于2023-03-10 12:43 被阅读0次

《潜夫论治要》

01本末倒置,名实相违      任贤使能

02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

03忠信纳谏,兼听则明,偏信者暗

04黄帝师从于封后,尧师从于务成,舜师从于纪后,禹师从以墨如,汤是从于伊尹,文王、武王师从于姜尚,周公师从于庶秀,孔子师从于老聃。这些闲人都是大圣人,并且好求学问,其智慧广博,其品行深远博大,何况普通人呢?

0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工匠要做好工作,一定要先磨利所使用的工具;读书人想彰显他的道义,一定要先读好书

05抑末务本(于舍本逐末相反)

06教训者,以道义为本,以巧辩为末;辞语者,以信顺为本,以诡丽为末;烈士者,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孝悌者,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人臣者,以忠正为本,以媚爱为末

教诲人的人要以道义为本,而以巧辩为末;从事文章辞藻的人要以真诚理顺理为本,以华而不实为末;读书之人应以孝敬父母、善事兄长为本,而以结交游玩为末;孝敬父母、善事兄长者应以躬行做事为本,以虚心假意做给人看为末;为人臣者以忠实正派为本,而以谄媚求宠为末

07养生顺智,所以为孝也

赡养老人顺其心意,这就是孝顺

08表小以厉大,赏鄙以招贤

(统治者)不拒听谏言,虽然不一定所有谏言都可用,但是因为害怕拒听了无用之言,而使有用之言不敢进谏;不怠慢地位低贱之人,虽然不一定这些人都是贤人之士,但是因为害怕轻视不够贤能之人,而使贤能者不来了。因此,圣明的统治者表彰小的进谏之言,是为了借此激发出大的论见,奖励才能浅陋之人,是为了借此招纳贤才,然后良士贤才才能汇集于朝廷(政府、企事业),国君才能够掌握民情。

09但凡骄横大臣,喜好埋没贤能人才的原因在于:@他们既害怕贤才用正义制约自己,@又耻于承认占据官位而才智却不如下级或占着官位而策谋皆非出于自己

10养寿之士先病服药,养世之君先乱任贤

讲究养生长寿的人,在病重前就服药治理国家;使长治久安的国君,在国家动乱之前就任用贤才

11治身有黄帝之术,理事有孔子之经

治病有黄帝之术,治理社会有孔子之经

12苟非其人,则规不圆而矩不方,绳不直而准不平,钻燧不得火,鼓石不下金,驱马不可以追速,进舟不可以涉水也

如果不是合适的人,就会使规不圆,矩不方,绳不直,准不平,钻燧得不到火,炼石而不能成金,驱马而不能快速,行舟而不能涉水

13过去周朝制度是天子听政,让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以至朝中官员上书献诗;百姓传说议论;周围的大臣尽力规劝、规戒;亲戚补充详审;乐师、太史用礼法训诲;年长的大臣进行修正,修改之后君王才斟酌决定,因此政令施行而不会失败。

到了末代则不是这样,只听信亲近显贵之人骄横妒忌的论见,只用谄媚之人的蛊惑之言,遵行礼仪的人蒙受罪过,讲求道义的人被嫌弃。于是阿谀奉迎的大臣和奸佞小人便按照有关诋毁诽谤的法律条文,给他们安上诽谤国君(政治问题)的罪名,这就是贤能之士往往受辱窘迫的原因。诋毁诽谤国君(政治问题)的法律条款成了砍伐贤才的斧子,而骄横并怀嫉妒之心的大臣只是噬咬贤士的疯狗。人君(统治者)在朝内手持砍伐贤才的斧头,重用噬咬贤人的狗,而对外招贤,却希望闲事能够到来,这不是可悲的事吗?

14人君之称,莫大于明;人臣之誉,莫美于忠

对于人君(统治者)的称颂莫大于英明,对于人臣的称赞莫好于忠臣

15麟、龙、鸾、凤

麒麟:是中国传统祥兽,神话传说是龙牛杂交品;雄性称麒,雌性称麟,麟的繁体字为“麐”,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瑞兽;有时麒麟简称麟。

鸾:瑞鸟,首翼赤,曰丹凤;神灵之精也赤色五彩,鸡形,鸣中五音,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在凤凰的诸种异名中,可能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种。

凤:其本义为远古祭师用来祭祀通神的完美神鸟,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头顶华冠,羽披百眼,形似今日孔雀;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

《崔氏政论治要》

16有的荒淫奢侈,不处理国家大事;有的不听忠言劝告,好假恶真;有的徘徊不前,不知何去何从,有的被宠幸的大臣只求中饱私囊,保住俸禄;有些被疏远的臣子因地位低微,谏言被弃而不用

17平庸的人拘泥成文、墨守古法,不知权变,夸张所听到的,轻视所看到的,却埋怨自己的计谋不被重视和信任

有的自夸其名,嫉贤妒能,羞耻于好办法不是自己提出的,便舞弄文笔,夸大其词,反对别人意见。(连贾谊与周勃、灌婴如此)孔子困苦被逐,孟子被迫出走,也无人追问,劳苦屈辱、心情憔悴,被无见识的小人讥笑。

18善莫堙yīn者,必堵其源;善防奸者,必绝其萌

善于堵水的人,一定会先堵源头,善于防止奸邪的,一定会消灭纷乱于萌芽状态

19仲尼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孔子说:人不守信用,我不知道他能办好什么事

20《诗经》:贪人败类

诗经说:贪财之人,败德之辈

21胡作非为,巧诈渔利

22统治者没有不想得到西门豹,子产这样的贤臣,然而西门豹第一年治邺城(城池)时,老百姓还要杀他;子产到郑国做丞相起初也遭到咒骂,三年之后好的风气才得到了普及。现在官员任职不久,没有特殊的政绩,上司就会排斥,若到了一年还官身既然,那就要被赶走了。即使西门豹、子产重现,也正处在被咒怨的第一年,这时被赶走,怎么能成就被咒骂到受人赞美歌颂的转变,从而留下不朽的声明呢?

况且孔子还说过:“三年有成

治理城市、国家,干三年才能有成效

23仓禀食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粮仓充实而知礼节,衣食充足才会知道荣辱

24请举一隅,以率其余

我想列举一个例子,人们可据此去推想其余情况

25如果不是伯夷、叔齐那样的人,谁愿意饿死呢?于是就有卖官、卖狱、监守自盗这样的事不断发生

26谚语:一岁再赦,奴儿喑恶

一年多次赦免,连忠实的奴仆也悄悄的作恶

相关文章

  • 史料 | 《潜夫论》卷九 志氏姓

    《潜夫论》卷九 志氏姓 第三十五 王符(东汉 安定临泾) 《潜夫论·志氏姓》作为继《世本》之后现存最早的一篇姓...

  • 芙蕖花开,只为节信

    芙蕖花开,只为节信 谈起王符,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而他的政论性巨著《潜夫论》肯定也鲜为...

  • 《群书治要360》夫使

    天下枢要①,在于尚书②,尚书之选,岂可不重?而间者多从郎官③,超升此位,虽晓习文法,长于应对,然察察小惠,类无大能...

  • 《群书治要360》夫使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卷九论语) 【白话】鲁哀公问孔...

  • 《群书治要360》夫使

    故选不可以不精,任之不可以不信,进不可以不礼,退之不可以权辱。(卷四十八典语) 【白话】选拔大臣时不能不精确恰当;...

  • 《群书治要360》夫使

    人主有六患: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智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奸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

  • 《群书治要360》夫使

    以言取人,人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饰言无庸,竭行有成。(卷八周书) 【白话】:凭言语选用人才,人们就会巧饰其...

  • 《群书治要360》夫使

    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卷三十三晏...

  • 《潜夫论》卷17三式诗解1考绩三公黜刺简材致治封侯尸禄渥刑

    《潜夫论》卷17三式诗解1考绩三公黜刺简材致治封侯尸禄渥刑 题文诗: 高祖定汉,与群臣约,自非刘氏,不得为王, 非...

  • 必完成

    1、修身书目:格鲁夫、群书治要、商君书 2、艺术:苏轼、琵琶、禅舞 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32《群书治要09(潜夫论、崔氏政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ft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