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小成长,期间父母的劳累自不必多说。历史从未间断过对孝的强调,夫子在《序卦,下篇》篇首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礼仪有所措,故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
从这序卦传下篇的开头可以看出,首先是学,学会知道自己的生命,从何而来,谁给了我们生命?当然是父母赐给了我们的肉体生命。父母从何而来,是从男女,万物,天地而来的,从自然来的,所有的男女都是从这里来的,包括人类以及动植物所有的“男女”,这是从宇宙诞生开始说起的,我们是在自然中,这个共同的平台生活的。
所以说众生平等,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父母就是天地自然,平台平台,众生平等。我们就要敬畏天地自然,就要用心好好来感悟生命的意义,那么孝道就不仅仅局限在父母身上了,还包括自然嘛。如果随手丢垃圾,尤其化学原料合成的东西,诸如方便袋,方便盒之类的东西,人类自己方便了,土地,海水就不方便了,它们需要好多年时间去消化那些被人们随手丢弃的东西。随便砍伐植物,污染水源,破坏大山,我们有“孝道”可言吗?
万事万物在自然环境里生存,都是不易的,甚至充满危险的,所以人类是不可以随便相互伤害的,更不能随便的伤害其他生命。所谓的捕获一只野味加工烹饪了给父母吃,是失去了大孝啊,获罪于天无可祷也,就出在这里。懂事的父母是不会吃的了。他们会教育小孩子,从小就学会敬畏大自然,并且身体力行的做,让小孩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们看祭祀就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从学习“知命”,自然推论到孝道,这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再由孝道推论出更为广深的含义,比如敬畏自然,爱护环境,则是孝道大范围。如果继续提升,就到“仁”的高度了,这很简单嘛,环境自我破坏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糟糕了,人类还怎么生活?怎么生生不息?
有记载说,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时候,孔老二圣人代表着人类最高智慧的精彩对话,老子说,你用一个字来概括你的思想吧,孔子说那好啊,然后就说了一个字:“仁”,老子就由衷地感叹了,说,孔丘得“道”了。后来就有了孔夫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了。是很明确的了。曾子说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是在当时的环境中,划定范围说的嘛,是在“仁”的大道当中,取了个范围而已。
然后颜渊就非常的有感触了,喟然长叹曰: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然善诱人,使我欲罢不能。我们从字义上来解读一下这个“仁”字,“二”字的竖写,就是《易经》中的阴爻,阴是坤道,暗喻人来的时候是顺着坤道而来的,又是归顺坤道而走的,乾坤乾坤,密不可分,因为乾是从坤来的,都是从自然来,从自然归去的,这条道路早已给人们划埔好了,用“轮回”来解释比较容易接受吧,在这片蓝色星球的大地上,除了圣人,没有例外啊。
人工智能,科技,只能给人类做辅助工作,这应该是给它们圈限的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圈限,伦理道德就很危险,人类也就很危险。可见,“仁”是宇宙中的大道啊,这被后来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证实了:宇宙中一切物质都不存在,唯有“爱”是永恒的。
无论科技多么发达,“孝”有大道,孝道是人类共同遵守的终身法则。
又有《孝经》,有二十四孝,有因为孝道举荐孝廉而走上仕途的,《三国演义》里曹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嘛。
这里是从统治者的角度重视且做起的。这里不赘述。所以固然遵循孝道,不仅仅是停留在父母身上的,也包括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成长和生活,因为我们的父母先辈,都是敬畏自然的,你看祭祀都是有所了解的。都是在敬畏遵循自然规律生活的。
由此可以感悟到:“孝”的内涵,虽然是从家中自身做起,也还是还包括自然的。这与《仲庸》讲的“修身”的道理是一致的。试想,假如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无休止的遭到破坏,最先难以生活的首先就是父母长辈啊,因为他们年龄大了嘛,生理机能老化了,行动迟缓,是需要人侍候的。
年青的出去寻找不到食物了,拼尽全力为生活奋斗到了无能为力,最终还是等于零,甚至于到了负数,自己都挨饿,他拿什么来赡养父母长辈,谈什么孝道呢。或许现代生活没有那种饥饿的感觉,可精神上的饥饿,比肉体的折磨更加煎熬。我们看看空巢老人,就很有感受,他们不分昼夜的坐在家门口,早已忘掉了饥饿,像个雕塑一般。就是在眼巴巴等你回来。
可见孝道对于每一个人自觉维护环境的重要性啊。
现实证明, 内心与笃行奉孝的人,对父母充满感恩的人,肉体和精神上,都是很安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