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蜉蝣于天地

作者: 选择面对 | 来源:发表于2023-09-01 19:43 被阅读0次

关于家乡,着实勾勒不出太多美好的东西,那个人情世故一点也不简单的地方,那个一直崇尚拳头,膜拜权力的地方,以大欺小,嫉妒心强的地方,留给我的美好回忆并不多。

自然,口味上保留的也不算多,加上近年生病,饮食习惯的改变,所留更少。

假期,第一次来广的姐姐们,带着满心欢喜,恨不得把老家这个季节有的东西,都带过来。小到一个笨黄瓜,大到一个大西瓜,都试着要带过来,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东西,芝麻油,芝麻叶,芝麻酱,面皮……

留在她们印象中的,这大概应该是我喜欢的。

她们不知道的是,菜市场很多东西都可以买到,甚至,旁边的城中村,专门有从老家拉过来的各种东西卖。

她们更不清楚的是,我对于这些,并不是特别热衷。

但那是她们所能表达的,对我的好,我收到的是她们的心意。

临近孩子们开学,爷爷奶奶也从老家回来,带来了家门口的自生自灭的葡萄,无人打理居然也结了很多。他们也带来了面酱等,也是满满一大袋。

一个省的一南一北,一南一北的东西,瞬间满腾腾的。

从高中上学开始,我在外面的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多了好多,吃的东西,早已不再拘泥于老家的。虽然同一个省,差别还是明显,尽管都是以面食为主。

到广之后,连面食也淡出了许多,还有北方的胃,但已经不再是北方的胃。

很多时候,我没有那种乡愁。

因为,生和长的地方不是同一个村庄,求学和工作又不是同个省,娘家婆家的距离更远,差别更大,我不知道究竟哪个才是心中留恋的地方。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想起了张抗抗的那些话:

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

于我,更多的是随遇而安,不执拗于故乡不故乡,心安之处,就是我乡。

人都是天地间一过客,落在何处,都大差不差,都一样生老病死。

短短的旅程,落何地,都是寄身之处而已。

相关文章

  • 寄蜉蝣于天地

    最近又开始听这首歌,初次接触大约是一年前,当时就觉得歌词写的很深刻,但没什么触动。以前听歌就只是听歌,这一年,经...

  • 寄蜉蝣于天地

    想写点东西总是要有点灵感的,文笔不好,但总是要迈出这一步的。 来到一所相对开放的城市进行暑期培训,参加者来自全国各...

  • 寄蜉蝣于天地

    无欲是否就无求?清静是否就无为?年龄越大越胆小,越想的多,越欲求不满。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欲望的东西,欲望就...

  • 寄蜉蝣于天地

    寄 粗糙又疲惫的双手 在寂静又空旷的时刻 托起一个透明的愿望 有许多双眼睛 陈述着质疑 “不,你们不懂” “因为我...

  • 无题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前身合是采莲人

    大文豪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蜉蝣之寿命极短,一粟则体积甚微。在天地之间,...

  • 事实证明,人晚年的悲剧,从上了年纪后“寿命”变长开始

    01 苏轼有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在天地之间,每个人都是匆匆而过的“蜉蝣”。在大海面前,每个人都不...

  • 2018-02-14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 这个只是有感而发补充两句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栗。 得风云冶我心, 敢弯弓掠古今。

  • 2020-10-2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寄蜉蝣于天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pt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