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心苑

论语心苑

作者: 新铺街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21:42 被阅读0次
论语心苑

《论语》开篇明示君子人格,释放出中华文化温情脉脉的“乐感”的鲜活气息,它区别于有些民族的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从孔子的“乐在其中”、颜回的“不改其乐”到今天“没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处处有追求生之欣然欢喜的DNA链接其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做“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也很快乐吗”确能凸显君子立志勤学,精诚进取的品行,但似乎会遭到小孩们的反对:学习复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因此理解为“所学如果能化为所行才更体会其乐吧”或更妥帖。有次见几位五六岁的女孩子在讨论人生:别生气,生气容易生病容易变老。可是即使孔圣人有时也会恼火:是可忍孰不可忍!道理都懂,知行之间相隔何止光年之外的距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同学来相见面,聊天,自是一种愉悦,特别又从远方来。那种心意相通,有时美好的仿佛一刹那时空停止不动,夫复何求的感觉涌上心头。世说新语记有极惊俗清雅之“来”:王子猷(王羲之子)住在山阴,夜降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让家人备酒,四面一望,天地皎洁明亮。便起身左右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士》诗,忽然想起了戴安道。当时戴正在剡地,他马上乘船赶了一夜才到戴安道家门,却不进去,又回转山阴去了。有人问他是怎么回事?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去的,兴致尽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人不知而不愠”,嗯,懂的人自然懂。魏晋名士阮籍的母亲去世时,他正在下围棋,噩耗传来,对手要求中止,但是阮籍却铁青着脸一定要继续决出个胜负。等到下完棋后,阮籍又饮酒两斗,周围的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此行径,简直都懒得骂他。殊不知,他随后放声大哭,并且还吐血数升。在他母亲下葬时又痛哭吐血,差点送命。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一句“我懂你”熨平了多少心灵的褶皱。不知我也不愠,是乐感文化下对彼此作为独立个体尊严的理性维护。

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

相关文章

  • 论语心苑

    《论语》开篇明示君子人格,释放出中华文化温情脉脉的“乐感”的鲜活气息,它区别于有些民族的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从孔子...

  • 美丽心苑

    相传有一奇山,见之者甚微,且皆于不同之地。 一行秀才得闻,心生渴望,欲捐弃功名,穷余生以寻访。忽有一秀才朗声笑...

  • 晨读钱穆先生《论语新解》

    对《论语》的白话译释,读过多人的版本,杨伯峻《论语译注》、《傅佩荣解读论语》、南怀瑾《论语别裁》等(于丹的《论语心...

  • 🌸明心苑之旅~🌸

    (记参加李春苗老师沙盘游戏心理咨询师学习之路) 1.初到明心苑 许久没有回到同安了,26日早上,坐...

  • 《心之亭苑》

    浩然律香抚我心,另处无形立我心。 天为支柱地为心,沧海桑田为它心。 化幽冥令风华出。

  • 茶境

    幽静亭苑,清淡茶香 琴声萧瑟,心闲书房

  • “尸位素餐”的来历

    @近读《论语》,收获颇丰。 虽然过去也读过,也背过,也教过,但都没走心。走心的东西,才有收获。 《论语》“八佾篇”...

  • 《论语》里的做人之道——听陶继新老师《论语》心悟有感

    昨天有幸聆听了陶继新老师的《<论语>心悟》的报告,陶继新老师研读《论语》多年,对《论语》有自己的诸多感...

  • 無憂心苑苑主心灵旅程自序

    [爱心]人生就是修行'一生的唯一目的其实就是了解自己、看清自己。 回顾自2009~2021年自己的每段学习经历,每...

  • 苑得毅心人

    文/栀涵 四角凉亭,葱郁翠竹,碧湖,远山,新荷,还有那低沉磁性的声音,饱含落寞:紫苑,你不记得我了吗? 一模一样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心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rd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