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
作为一个主机机龄一年半的萌新,却买了3张舞力全开游戏的玩家,突然想好好探索下我为什么对舞力全开如此喜爱。这游戏的核心玩法就是跟随着屏幕中的“角色剪影”一起跳舞,系统会根据的玩家动作给出相应的打分,并不算复杂。 而据育碧自己的统计,《舞力全开》目前的销量已经突破了7000万套,并拥有了1.2亿的玩家。那么,作为一个看起来并算不上“大作”的舞蹈游戏,为何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呢?
初代舞力全开界面让我们回到2010年,IGN的编辑为第一代舞力全开的打了2/10的差评分数,评论为“painful”,评论文章中对舞力全开抨击良多,主要观点如下:
-
1.游戏非常的简陋,内容不多就40首歌,结果还要定价40美金,买这个玩意儿简直就是来骗钱的。
-
2.如果只是对着一个角色跳舞,玩家难道不可以看着明星的mv跟着他们跳么,游戏提供的体验完全可以用其他方便的手段来替代。
-
3.再说游戏性,游戏得分反馈的判定非常随意,就连中国商场里的跳舞机都比舞力全开在游戏性上“硬核”,如何能满足了玩家的胃口呢。
最后IGN的编辑苦口婆心的劝阻大家千万不要买or租这个游戏。
image.jpeg10年过去了,现在的舞力全开相比10年前,在游戏的核心玩法上,并没有任何的改动。然而舞力全开的销量以及玩家口碑都逆转直上,狠狠地打了当时IGN编辑的脸。
现在育碧只要每年更新40首歌曲和舞蹈,就能继续轻松的从每一位玩家手里“骗”到40美元,对比其他的游戏苦逼的制作流程,堪称法国敛财神器!
image.jpeg究竟是什么让舞力全开如此受欢迎呢
为什么舞力全开这种单一的玩法,却拥有如此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呢? 本想在网络上找找此类的相关分析,却发现此类文章特别难找,作为一个“小品游戏”,鉴评家们不能像传统分析3A大作分析来历数它的关卡、场景、剧情、玩法设计等等,没办法只能自己来尝试去试着解读他了。
再回到游戏本身,游戏这10余年也不是完全没有改变,比如加入了联机对战模式,歌曲场景布景更多元化和有趣,游戏GUI更加美观等等。但是很明显于这些边边角角的优化,并不属于游戏核心体验,也显然揭示不了它成功的奥秘,那只能尝试去从它游戏设计上一直没有变化过的元素尝试去入手了。
于是我发现了这个——舞力全开人形角色永远都没有五官。
(p.s.除了给小朋友跳舞的歌曲里的动物角色)
舞蹈演员本身录制的时候,只要是裸露出来的皮肤包括脸部都要涂白处理,等到程序合成之后再变成一个个没有脸的游戏舞蹈角色。
image.jpeg甚至,舞力全开2020版本中有一首Billie本人出演的歌曲,作为欧美流行音乐圈爆红的炸子鸡,出演舞力全开中自己的热门单曲,也得乖乖把脸涂白了。这就有一点反常识了,要知道一张明星的脸只要一出镜可不就是价值万金,为什么明星赏脸来你游戏里,脸却还要被涂白呢。
image.jpeg所以这个设计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试想如果让一个国内的游戏策划来划来迭代舞力全开,那不得设计五花八门的五官造型、皮肤衣服等让玩家充值解锁更多,如果是明星联动不得做个明星脸模的限定角色形象,百连抽才能爆一个。(网易策划直呼内行)
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一本神书——《理解漫画》,让我们去看下这本书的理论。
《理解漫画》中提到的人的认知
1.卡通是一种抽象的能力,一张人脸越卡通就能够用来刻画越多的人。
image.jpeg自我的映射
你可在纸上画出任意不规则的闭合形状,只需要添加寥寥几笔就能把他看做一张脸。在现实世界中,也有各种物品给人拟人的感觉,从插座到汽车前部分...这是人类自我中心的投射。作为自恋的物种,我们在一切事物中看到自己的样子。
image.jpeg在社交场合中,我们与看到具象的对方有着鲜明的面部特征,是一副“具象画”,但是我们只能感知到“抽象的自己”,一个简笔画组成的图案。
image.jpeg image.jpeg所以在抽象的世界中,我们如果看“类人脸”的图案,不但会把它脑补成人脸,并会把自我意识给映射到这个图案上。
image.jpeg所以,回顾完《理解漫画》的这一段理论,我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舞力全开角色没有脸是一个巧妙的设计,而非巧合。
游玩其他跳舞游戏 vs 游玩舞力全开
在其他舞蹈游戏中,玩家是在键盘上or跳舞机上,根据系统上下左右中的指令,用肢体去精准地触碰对应的物理按键。游玩这样的游戏,我们看到纷飞的手指和快速的脚步,但是玩家们可称不上真正的在跳舞。舞蹈游戏为什么不能真正的回到“舞蹈”本身呢,为什么要变成一个按键游戏呢。我猜想舞力全开的团队可能也是这么想的,游戏英文原名就叫做“Just Dance”,是不是更直白呢,只需奏乐,以及舞就完事儿了。甚至连游戏中的动作提示都被摆放到了角落,除非分奴,普通玩家基本上都不会在意哪些得分提示的动作点,唯一要做的事儿就是动起来!
回想到我们是怎么舞力全开的呢。我们拿着体感道具,用自己并不灵活的肢体做出蹩脚的动作,而之前被ign编辑诟病用随意的反馈机制,则彩虹屁般地向你涌来"Nice! Good Perfect!”等厚颜无耻的夸奖;我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屏幕中的没有脸的角色,不受控制地把自我意识投射到屏幕中央那个舞动的人影。此时,我们的肢体和我们大脑出现了认知错位,我们把屏幕中的人影当成了自己,我们看到“我们自己在华丽美妙的场景下,跳出了流畅完美的舞步”,不管我们现实中肢体是否扭曲地像个螃蟹。
而在现实生活中,除非受过专业训练,让普通人在大众面前跳舞绝对是个高难度任务,我们会紧张自己是否出丑,我们会介意别人的评价。而舞力全开巧妙的设计,则利用起这种认知错位,让平时害羞内向的人也能舞动起来。 这种体验也是没法跟着mv跳舞获得的,所以它就成为了一个十余年的畅销“年货”游戏,真正实现了男女老少皆可舞力全开。
成功可以有偶然,而长久的成功必然有心思。
image.png 舞力全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