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事物的位置
我们看到,在人类发展整个历史长河中,中性的事物始终占据着主体的和贯穿的地位。
首先,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自然资源,土地、空气、阳光、矿产等等,都是自然界早已存在的东西,根本谈不上什么阶级性和制度性。这应该是常识。
由于人类活动而出现的社会事物,没有阶级属性即中性的也占多数,并处于基础地位。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财富。社会财富有没有阶级性呢?财富最通常的形态——货币、钱,同样是没有阶级性的。恩格斯说"钱没有臭味",就是说它没有倾向性,谁拿它都好花,都有用,所以,大家都争这个钱,于是才有了阶级斗争。如果资产阶级拿了钱好花,无产阶级拿了钱就得病,还斗争什么呢?不如把钱都给资产阶级算了。
封建社会存在的东西并不都是封建主义的,许多是中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东西,并不全是资本主义的,许多是中性的。不然革命成功,过去绝大多数东西都不能要,社会就会中断了。
事物的性质是变化的。例如北京的故宫,在清朝统治时,它是封建统治的大本营。在封建王朝被推翻以后,它就变成了历史文物,可以供中夕卜游客参观。之所以能够发生这种转变或转换,其深层原因就是它是一个建筑,是中性的东西。
社会的主体是人,人是自然界生物化的产物,不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制度的产物。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阶级,而且阶级也必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归于消灭。作为人,就有人类共同的人性。趋利避害,追求幸福,逃避灾难,是共同人性;母子之间的母爱、男女之间的情爱,是共同的人性;恨隐之心,物伤其类,是共同的人性。许多道德规范,其实也是共通的。不许贪污盗窃,提倡帮困扶贫,孝敬父母,帮助他人,反对欺小凌弱,反对损人利己,当官的要为老百姓办事,不要鱼肉乡里,历代都认为是美德。
即使在阶级社会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其中也包含着人类共通的东西。因此,历代的文化才有借鉴的意义。儒家文化,按其时代和阶级属性来说,应该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但它没有中性的跨时代的内容吗?《论语》开头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是所有的时代所有的阶级的人都如此吗?孔子提出"孝",孝敬父母,难道今天可以不这样而主张虐待长辈吗?孔子主张"忠、孝、仁、爱"。他当时主张 "忠君",而我们取其中性的内核,改造成"忠于革命,忠于党"。如果传统文化中,没有中性的"普世价值'那么,到了 今天几乎全部传统文化都成了糟粕了,还提倡什么学习国学呢?
反对〃中性论〃思维,必然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如果一个新的阶级胜利了,认为历史上的东西,都是旧制度、旧阶级的东西,统统需要消灭,那不就将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吗?现在我们认为代表文明的东西,多数是先前的社会留下来的,中外都是如此。
中性事物是人类文明的普遍的久远的载体。人类历史的发展越来越进步,但这种进步,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其进步的标志和标准都是越来越符合普遍的人性。
没有"中性论"思维也将搞不清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