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杂阿含经》845经

《杂阿含经》845经

作者: 伢伢健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15:43 被阅读0次

1.845经概要

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五恶,对佛法僧不生疑惑,对苦集灭道四圣谛如实知见,即能不堕恶道,得须陀洹果。

2.见法证初果的条件

①五恐怖怨对休息,即行持五戒

a.即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罪,怨对者因缘恐怖休息。

b.心中有四不坏净的坚固建立,身形展现必定是正语、正业、正命。佛法僧戒正见建立的人,是不会违犯五戒十善的。

c.闻慧后自然产生→戒的行持,持戒后自然会→生定→自然会引发真慧。 所以,绝不是戒仅是戒,定仅是定,法的内容涵盖了戒定慧,三位一体。

d.五戒是一切世间出世间诸善法戒之根本。

②对佛法僧不生疑惑

a.三事决定,不生疑惑:三事即佛法僧。

b.如果真的对佛法僧离疑惑,自然而然就会有出家的倾向了。出家是为了更好地迈向解脱,熄灭贪嗔痴,出家出的是烦恼家、贪欲家、五盖家,出三界之家。

c.在因地上建立佛法僧戒,然后如实地去体会落实,必定产生这个果,叫解脱,叫证果。

③ 对四圣谛如实知见

a.如实而知,知什么?既要知苦,知苦集起来的原因,知苦灭了的状态,知苦灭的方法。

b.如实知见要结合自己的身心,对佛法僧戒有确切的认知,对五欲之乐所产生的过患有真切的认知,对五盖能让我们继续无明轮回 有确切的认知。

确实知道人间是苦的,轮回是大苦的,有欲必定今后有烦恼, 有爱必定今后有痛心。

c.对事相认识不清,对人性认识不透,集起的各种条件汇聚成了苦果。

d.四圣谛与十二因缘相互含摄。缘起的流转 说明了苦集二谛,缘起的止息诠释了灭道二谛,集谛的内容正是十二因缘。

3.树立正见 心中有主

① 要自依法依,要自己心中有法,心中正见建立 ,然后随法行和落实。结果是你自己会很清楚,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果报。

② 树立正见,心中有主。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知种下解脱的因,今后必得解脱的果。

4.戒与解脱

① 持戒能令恐怖休息。持戒本身能导向禅定,有助于解脱。但它不能直接解脱于欲界 ,并不像禅定、智慧那样直接具有心解脱、慧解脱的功效。

② 修行的路上,所有的修持都要围绕着解脱而谈,包括了戒,涵盖了定,凡事与解脱 无关的都是戒禁取。

③ 戒的解脱称为别解脱,是有别于心解脱与慧解、八解脱的另一种解脱。

5.犯五戒十善的两种情况

①对法没有建立。

此有故彼有还不是很清晰,佛法僧三事决定还没有决定,决定了肯定不会犯戒。

②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已经是洒脱了。


课后思考:

1.如何理解如实知见?

①首先要知道缘起法、知道无常无我,知道确实世间是苦、轮回是苦。自我的初步觉知加闻慧而知,都是途径。

②知道后还需要结合自己的身心,把所闻之法落实到生活的每个当下,在切实的行动里去运用和体证佛法。通过这样持续不断地精进修行,最终彻底地了知和见到宇宙和人生如实真相。

2.守五戒与解脱的关系。

①解脱就是从五蕴身心中出来,从烦恼苦迫中出离,不被五欲染着,心不随境转,这是需要忍耐力和忍辱力的,而五戒的行持,正是这种力量的培养和体现,所以,守五戒一定是有助解脱的。

②此有故彼有,故845经中讲“持戒能令恐怖休息”,恐怖休息了,定就产生了。所以师父説:持戒本身能导向禅定,有助于解脱。但它不能直接解脱于欲界 ,并不像禅定、智慧那样直接具有心解脱、慧解脱的功效。

③戒的解脱称为别解脱,是有别于心解脱与慧解、八解脱的另一种解脱。

3. 结合身心如何认识“酒”戒。

酒是五戒之一,但不是根本戒,是遮戒。刚学时,不太理解“遮”戒是什么意思,现在来理解,可能这里的“遮”与五盖中的“盖”意思应该是类似的,即饮酒会让人意识昏沉从而遮盖住你本有的佛性。

我基本不喝酒,但年节或聚会上,偶尔会喝一点点红酒。心情好时喝完酒,话会突然变得很密,那么想来口业就无法避免了,心情不好时,大概只想着“一醉解千愁”,昏沉混沌之时,修行就根本谈不到了。

记得师父说,在最艰难痛苦的时候,才是反省修行的最好时机(大意),所以,酒对修行人无论如何,都是件坏事。

那么对于贪杯醉饮之人,饮酒的过患还要远超于此,除去无法好好修行之外,可能还会另造出许多恶业,乃至伤及己命他命的都屡屡可见。

虽说药酒可饮,但其他修行之人,无论少饮多饮,还是不饮为妙。

感恩佛陀,感恩师父,感恩大人,感恩兮姐及各位师兄!

清微    2018.3.2

相关文章

  • 《杂阿含经》845经

    1.845经概要 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五恶,对佛法僧不生疑惑,对苦集灭道四圣谛如实知见,即能不堕恶道,得...

  • 南传佛教经藏与阿含经在线ahanjing.top

    www.ahanjing.top , 在线阅读北传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的白话文,南传上...

  • 杂阿含经 第845-846经

    (八四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五恐怖怨对休息。三事决...

  • 杂阿含经980

    [导读:杂相应 (1/2)] 《杂阿含经》「杂相应」的内容為本卷第980~992经和卷47第1241~1245经,...

  • 杂阿含经

    卷二 46 三世阴世食经 卷二 42 七处经 卷四48 耕田经 卷五109毛端经

  • 杂阿含经

    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 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染,瞋恚...

  • 《杂阿含经》

    (一)闻如是。一时佛在拘萨国。多比丘俱行往竹中。一竹中止。行止[阿-可+聚]中柏树间。在时佃家婆罗门。姓为蒲卢。一...

  • 《杂阿含经》 561经

    重点要点:此经,阿难回答婆罗门:出家作为佛子的目的,是为了断爱,断爱是依如意足。 为什么修梵行?(为了断爱)—→ ...

  • 《杂阿含经》973经

    1.973经纲要 旃陀外道到问道阿难: 为什么出家? 阿难说为了断除贪嗔痴故。 ——→ 为什么要断除贪嗔痴? 因...

  • 《杂阿含经》288经

    1. 288经概要:尊者舍利佛向尊者摩诃拘希罗问有关十二因缘之法。(两位尊者其实都对所问之法了然于胸,这种问其实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阿含经》845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xo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