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茶乡行记:铜鼓

茶乡行记:铜鼓

作者: 凯西 | 来源:发表于2021-03-24 22:02 被阅读0次

    2017年9月22日晚,登上去往南昌的列车,开始了茶乡行--寻味宁红功夫红茶的旅程,历经18小时的长途旅行,9月23日中午抵达南昌,与元泰茶友一起前往此行目的地之一江西铜鼓,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据说因城东有一巨石色如铜,形似鼓,击之有声,故名铜鼓。铜鼓生产茶叶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名茶宁红茶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自古就有记载,茶品“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为宁红之上品。

    当天下午,当地茶友带领我们,走访了江西铜鼓大段镇万亩有机茶叶基地及联合社加工厂,顶着烈日走进茶园的那一刻,我体会到茶人的不易与艰辛,体验着茶人的辛苦与快乐,忘却了旅途劳累,忘却了炎炎烈日的炙烤。据当地茶友介绍,截至2017年初,铜鼓县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突破10万亩,他们梦想着山城铜鼓茶香飘向全国各地。

    铜鼓茶园

    23日晚,我们应邀在鼓韵宁红茶厂,参加了当地农业部门举行的交流会,与会的茶企负责人畅所欲言,畅谈茶企发展的现实,以及为实现梦想所做出的努力,他们希望家乡的茶叶通过茶人的不断努力,通过更多喜欢茶的茶友的传播,茶香飘的更远,更远……

    交流会结束后,在鼓韵宁红茶馆内,开始品评宁红工夫红茶,当地十几家茶企带来了自家产的红茶,评审台上摆满了待评审的红茶,茶香溢满了整个房间,每一款茶都有其独特的香气,当我正在品饮一款茶时,有当地的茶人赶忙过来茶递给我几包茶,非常自豪地告诉我,现在品饮的正是他家的茶叶,那份喜悦和满足感写在他的脸上,让我感受到他辛勤付出的成就感,勤劳的茶人不只是想做出好茶,更想得到来自外界的认可,想要会有更多的收获。

    品评宁红工夫红茶

    24日上午,我们继续参观了鼓韵宁红坪田茶叶基地、大沩山茶叶基地。来自鼓韵宁红的茶友告诉我们:“鼓韵宁红,在制茶的过程中,融合了了古代的手法和工艺,别具特殊的宁红韵味。”“我们的茶山海拔800m左右,我们采用国家级优良品种,全部施用有机肥,人工除草,保证零农残。”登上山顶,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绿色,装扮着万亩茶山,尤为壮观,感叹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

    铜鼓万亩茶山

    同行的茶友袁先生,在当地与茶人合作种植有近千亩茶园,他向我们介绍说“2008年开始从事茶叶种植工作,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各级政府的支持,种植的茶园面积不断扩大,目前茶园面积达到800亩,全部都在铜鼓大围(沩)山。该山位于湘赣界,是连云山脉的腹地,东边属江西省宜春市下辖的铜鼓县,西北方为湖南浏阳市的东北部,它既是浏阳河的发源地,又是湘东第一高峰,同时也是修河之水源头,主峰七星峰海拔1607.9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围(沩)山宁红茶有着独特的自然香味!”合作社出产的宁红茶主产地在铜鼓大围(沩)山,平海拔500米以上,是当地菜茶种。他们的宁红茶充分利用原生态环境,呈现出色泽乌润,香味特久,叶底红亮,滋味浓醇的品质!因接下来的行程是去往修水,我们匆忙下山,在毛泽东化险福地-月形湾一茶友家就餐,并做简短的休息。

    午饭后我们在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前合影留念,因行程的原因,只是短暂停留,当地茶友为我们作了简单的介绍,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于1977年8月建成开放,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是为纪念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专题陈列馆,馆名由开国元勋宋任穷同志题写。

    1927年“八七会议”后,当年34岁的毛泽东肩负党的重托,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长沙主持召开湖南省委会议,组织秋收起义。在从安源出发到铜鼓的途中,他被国民党团防局团丁扣留,凭着机智和勇敢,毛泽东在铜鼓月形湾安然脱险,并在此留下了一段“一脚踏两省,四圆定乾坤”的传奇故事,铜鼓县也成为一代伟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福地。

    在铜鼓,我们不仅品尝到正宗的宁红工夫红茶,还饱览了万亩茶山的风景,听到了茶人的心声,美丽的铜鼓茶山不仅有颜值,更有内函……

    秋收起义纪念馆

    2017年9月28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乡行记:铜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ye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