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中国人真的那么缺乏契约精神吗?

中国人真的那么缺乏契约精神吗?

作者: AprilCamellia | 来源:发表于2022-06-12 14:34 被阅读0次

我就在那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仓央嘉措

    我一直敬畏不同的信仰,见证着身边有不同信仰的人,守护者不同或是相似的观点,看林清玄的散文,阅读《仓央嘉措传》,去过那位于意大利地铁可到达的梵蒂冈,凝视过教堂内一排排莹莹跃动的白烛,感受着赤诚的思念与祝愿,被天主大教堂巨大管风琴穿越灵魂般的和声所触动,欣赏达芬奇的画作,听耶稣和门徒的故事,震撼于教堂内金碧辉煌的故事墙……

梵蒂冈全国

    昨天,说到边界感,相比西方华人的边界感可能更加宽泛。但是聊起中西差异,尤其是移民的华人感触最深的,大概集中是关于是否有信仰,是否周末去教堂礼拜的问题,曾经,我也一度认为,没有信仰意味着约束不够,是最大的问题。

    信仰缺失,往往意味着缺乏敬畏之心,不只是边界模糊,更可能是底线不清。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朋友亦然。

  今天看到《底层逻辑》刘润老师提到“契约精神”,我想到,之前在得到听到过关于中国人是否缺少信用的解读,我想一定要把这把解惑的钥匙,分享给每一个还找到这个问题最佳的华人,共勉,进一步筑牢我们的文化自信。

中国人真的那么没信用吗?

    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传统社会里缺少和契约这类精神,这话似是而非。

    如果说的是缺乏信用精神,那是不对的。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号称“超稳定”,它一定要有坚固的精神支撑力,不可能只有单纯的力量压迫和利益驱动。

    我们的契约形式不一样,罗振宇老师的总结是:我们传统契约形式里,人的见证是很重要的,最隆重的形式不是“约”,而是“誓”,也就是誓言的誓,通过立誓的形式。

    我们中国人的伦理,中国人做事的方法,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最坚强的部分来自于道德直觉。

    我们讨论任何道德话题,都不会是从零开始,背后都有一个预设好的世界观,如同直觉,当它存在于民间社会传统,虽然不成文,但是人人心里有,是礼仪的核心;当它觉经过思辨归纳,变成文字的时候,常常就是古代思想家的理论基础。

      有些口头发下的誓言,比契约可重多了。合同是于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主体之间,而立誓的对象往往不平等,可能是信仰的对象,最尊重的对象,在伦理关系里更尊贵,那这个誓言就更神圣、更持久了。至少,也是和他关系亲密的熟人,破坏了这个契约,不只负担赔偿责任,而且会信用破产,人格破产。

    比如过去的日常生活里,商家挂出一块“童叟无欺”,是要接受街坊监督的,你做生意有铺保,你的学徒都是老家的人介绍来的,你的口碑在这里一点点儿建立起来,经受不了这种信用损失。

    药铺挂“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虽然说“神仙难识丸散”,肉眼判断不了,但是药到底有没有效力,时间长了,大家有口碑,这都不能是短期行为。

  所以,日久见人心,时间见证口碑。

      而且,积累下来的结果也不限于自身,你看,过去在家族里面借钱倒是不用签合同,可是赖账不还,是进不了祖坟的,连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来。这个严重的后果,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是:“以后还怎么做人?”

    而江湖规矩就是契约,意义相当于底线,你守规矩,我们就可以谈,你坏了规矩,那后面的斗争就没有底线了。所以坏规矩是最不聪明的事儿。

  正如,曾经有人问过我,想要做一件似乎影响不大的事,无非就是申请,这么做是有先例可循,可做。

  我不说可否,我只问,你是否有儿子女儿?你今日做了此事,以后你的后代子孙,每每被档案拷问,你受得了吗?受得了,你今日就可只为自己做下这件事。

  所以,如果这件事如果不能给子孙后代传承去做,那么这件事不可为。这是我判断一个行业的基础标准。

  有的人说,我今天做这件事,做这行就是为了子孙不用做这件事。从事这一行。这在记性不太好但又非常好的华人世界,你觉得行得通吗?

    很多事,短期有利益。长久的后果暂时看不到,给子孙就麻烦了!

关于道德直觉

    我们再看说主流思想里的道德直觉,可以观察儒家思想对“信”的解释。

  在孔子的道德序列里,“信”排在末尾,仁义礼智信,最高的仁很不容易讲,最低的信好像不太需要讲。

    因为信有时候会不合于义,也就是和正义原则不匹配,所以他说“言必信,行必果”只是小人的“信”,我们看到,最糟糕的情况会像黑帮片里的歹徒,“出来混要讲信用,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

江湖义气

    所以,不是中国传统精神缺少诚信精神,而是老夫子认为它的道德价值没那么了不起,也不能单独出现。古人解决这个“信”和道德割裂的具体问题的方式,是像《论语》文本里常见的那样,是把“忠”和“信”连用,放在一起说。“忠”不等同于盲从。

    我们要对理解古人,需要对他们的世界观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前,他们认为整个外部世界也是按照伦理秩序组织起来的,在古人的关系秩序里,地位在上的人呢,比如国君、父亲、老师,就是代表天道和正义,在这个世界观里,恪守对在上位者立下的誓言这个行为,因为符合秩序,也就符合了道德。

    这种比契约更牢固、更完整的契约精神,是我们传统道德直觉的一种质感。

约束

    最后聊聊约束这件事情。其实约束不止是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做。更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比如我答应了别人不迟到,承诺了遵守公司规定,那么再困也要起来,再累也会工作,这就是约束。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给的。

    我的信念很简单:我这个人极懒散,没有约束的话,不是什么都能干出来,而是什么都不会去干,躺得比自流平还平。

  比如周末,如果不用出门,我都不会好好洗漱,为了有脸见人,就得把自己捯饬得更体面。比如,读书打卡活动,我答应了,有了这个约束,得把答应的事情做了。

  每天读每天输出打卡,也会碰到困难,可这个世界上大多时候不是选择正确或者错误,我们碰到的往往是选择简单还是困难。

每天都有新启发

相关文章

  • 中国人真的那么缺乏契约精神吗?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仓央嘉措 我一直敬畏不...

  • 婚姻首先是一个契约,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因此往往认识不到婚姻的契

    婚姻首先是一个契约,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因此往往认识不到婚姻的契约本质,只把婚姻当作一种现兑现的交易,因此不以破坏...

  • 亲!你看懂了?这就是诚信

    三个小故事告诉中国人什么叫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契约”一词源于拉丁文在拉丁文中的原义为交...

  • 今天继续分享

    人才IPO能够形成超越传统血缘关系的利益共同体,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发展机会。 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更多依托血缘和亲疏...

  • 契约精神

    人类很多时候能够往前走,就是因为有契约精神。那什么是契约精神呢? 契约精神是双方约定好的事情,那么双...

  • 中国文化思维的缺失

    中国的文化缺乏三个元素:第一,缺乏人人平等的原则和契约精神;第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缺乏科学创新的精神和对...

  • 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本体上存在四个重要内容: 契约自由精神、契约平等精神、契约信守精神、契约救济精神。 契约自由精神包含三个方...

  • 随笔:缺乏契约精神的后果

    作为国友大型企业的某通,为了促进光改,都能够单方面变更合同,甚至以断网为手段,强迫用户。虽然光改会提升网速,有利于...

  • 十论不诚信的根源

    一论 名实不符 二论 信仰缺失 三论 缺乏反思 四论 缺乏契约精神(不讲规则) 五论 缺乏有效监测与制裁(制度不健...

  • 聊着玩玩-论中美制度

    这题目看着大,实际上就是个闲聊话题。 有的人说美国的制度好,美国讲诚信和契约精神,中国人不讲契约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人真的那么缺乏契约精神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yg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