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史》:不完全穿越指南之如何成为一个完美主角

《知史》:不完全穿越指南之如何成为一个完美主角

作者: 飞猫飞猫 | 来源:发表于2020-02-01 17:53 被阅读0次

去年十月,我去辽宁省博物馆看展,在瓷器馆里,迷上了一套天青色釉彩瓷碗。心里一直记着这碗。

直到我看《知史:原来当古人是这么回事》才知道,我看上的碗,竟然是祭天用的。因为古代祭祀有指定的颜色,祭天用天青色,祀日用霁红色,祭拜月神用月白色。难怪边上还有同款霁红色,现在终于知道了,原来是祀日用的。

这真是没文化,太可怕。没点历史知识,真的会闹笑话。

可是,历史太厚重了,古代的文字太拗口,历史课上教的都是帝王将相、治世之道,让人会不自觉地回避历史。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其实是无法回避的。

因为,所处的大部分事物,都从历史中来,又去往历史中。有趣、好玩、有温度的历史才是大家喜欢寻找的。比如那些穿越类小说,一拨又一拨的人去写,又有很多人去看,每个人,心里对于历史,充满着好奇与猜测,却又用现代人的眼光去想象当时的历史。

《知史:原来当古人是这么回事》是2015年几个年轻人创办的一个历史知识平台,这是分享内容的合集。他们把好奇的触角放到了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八卦而风趣。扒开了皇帝家里那些难念的经、千年典故里那些将错就错的事、认证了诗人才是时尚文案大BOSS、解密了古代文字最初的寓意、揭秘了古代战场上的那些今人误解的局面,以及古人日常生活里无法被些今人都很超越的智慧,一共六个内容。

他们的理念是:历史应该是有温度的,不应该只关心治乱兴衰、王侯将相;历史是先祖的生活与文化积淀,抛开教科书,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来还原那些鲜活有趣的古代生活。

历史需要接地气,只有生活里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才能高度还原一个鲜活的过去,也是现代人能真正接受的历史。

历史有时是原地踏步的,走了几百年,又回到了起点。

现代人的可怕之处是自诩在智商上超越古人。于是,那些穿越小说里,穿越回去的现代人,处处玩转古代世界。学医的中西医结合,甚至动刀做手术;善厨艺的,开了一家又一家餐馆;现代人回到古代真的能如鱼得水吗?答案是否定的。

说白了,现代人只不过是靠着现代化的工具,使自己看起来似乎很聪明,但换个时空,未必能玩转古代。仅仅是借力了一些古人不知道而自己已知的优势而已。

就拿天气预报来说吧,古人通过观星象、占卜等手段,准确度可以精确到几个小时以内。这完全是凭经验,凭技术。别说崇天台、翰林天文院的专业史官了,就连村口的农夫看一眼天空,明天的天气都能预测个八九不离十。

作为现代人,如果没有气象卫星、没有先进的观测仪器,没有气象大数据分析,你还能有自信说,你能研判、预测出几小时后天气吗?

那么古人们是怎样做到的呢?周代的时候就有指定的官员天文气象的预测,他们通过占卜获得天气预报,听起是有点不靠谱,但与之结合的另一种手段却是很有效。

这就是依靠日晷判断所处地的天气,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这可以说是最早的天气观测雏形。

到了汉代,古人们不仅编写了气候方面的史书,还通过观测星象来制定历法,更重要的是推广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农谚。通过这些措施,使天气观测变得更加平民化。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家研究部门,而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气象法则。

到了宋代,天气观测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行军作战中,天气预测也越来越重要,甚至将军和普通士兵都学会了简单且行之有效的天气预测方法。比如:“气如黑蛇贯日,有雨水”、“日始出,有云如车盖,必雨”、“月从箕星,多风雨”等等。

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经验积累与数据累加,使整个预测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精准。而现代人,似乎渐渐丧失了这种能力,只能依靠专业部门及专业设备去了解天气情况了。

虽然天气仍然和现代人息息相关,但历史又回到了原点,从周朝的天气观测由两位官员大宰和大司徒专职处理,再到平民、军人都掌握了天气观测技巧,再回到了气象部门专业负责的原点上来。

历史又回到了原点。

当然,自古以来,确保天气预测的绝对准确性,还是件有待解决的问题。

历史总是出乎意料,你所以为的潦草生活,却是现代人内心所向往的。

以现代人狭隘的世界观,古代资源匮乏,生活一定相当潦草。听说古人通个信都要几个月甚至收不到、听说古人不刷牙、不洗脸等等,类似的推测有很多。

对,是的,古代人寄信都不一定能收到。古代寄信的方式只有寥寥数种:托人捎带、利用动物送信、或者请专人送递。有时是人,有时是鲤鱼,有时是鸽子,还有时是小黄狗。

托人捎带是最早也是最普遍的送信方式。也许一生也就寄一次信,但信能不能送到,很难说。《晋书》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个叫殷羡的人,觉得自己门户高贵,不应该给别人带信。在经过一条河流的时候,把同乡托付给他的百余封信,扔到了河里。这些寄信的人,大概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信是这样的遭遇。

当然,如果你收到的信,是一封夹在两片形似双鲤鱼木板中的信,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感动?那个写信之人对于这封信的珍惜之情,与收信人之间宝贵的情感,以及所包含的意趣,是否扑面而来?真正的尺短情长啊。

而现代人,每天可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但还会有收到一封信的激动吗?

穿越小说里,大凡送信,一天半天,托信鸽都能准确送达。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信鸽只能完成点对点的信息传送,不太可能随便往指定方向送。

并且,信鸽传信的做法,到唐代才开始。训练信鸽需要时间,而且只能固定地来往两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方便。

对了,信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飞奴”。现代人,大概也没什么闲情雅致给这个小可爱起个名字吧。

木心说:“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因为慢,所以,一封信的到来,就显得格外珍贵,情意绵长。

再来说说刷牙的事。古人刷牙,而且非常讲究。他们早就意识到了牙齿健康的重要性,比如“龋”字,即牙齿里面有虫。所以,为了防治牙病,古人用中药熬汤来漱口、制作药材混合面成的“牙粉”,到了唐代还有牙刷。

有牙汤、牙粉、牙刷,这完全不输现代人的护牙手段,真的做到了“武装到牙齿”。这些物品的材质虽然没有工业化时代那么精巧、好用,但是,在健康问题上,古今一样重视,他们想尽各种方法让自己变得更为健康。

《礼记·内则》中“鸡初鸣,咸盥漱”,满满的仪式感。这也是现代人所缺失的。

至于洗脸,那比现代人还要讲究。古人用去污效果好的“澡豆”洗手洗脸。到后来,不再光追求清洁效果,还要美肤。类似“悦泽面方”、“鹿角涂面方”等等,兼具祛斑、美白、娇嫩肌肤的效果。

有些配方甚至现代人还会拿来使用,作为化妆品中的一些中药成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你爱的,也是我所爱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让自己变美,是每个时代的女性都不容忽视的问题。

美并不指外表,古代对于美的界定,来自于发、妆、服饰,如果不小心穿越成女主角的话,一定要花心思了解一下当时的流行时尚,要不然会被笑话的。

作为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穿越女主,时尚信息的来源,可以关注诗人们的动态,用现代的话来讲,他们就是时尚文案大BOSS。

白居易时代流行“赭面妆”,他在《时世妆》中说道:“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这种妆容,现代看来也是惊人的妆束,谁没事把脸涂成赤色啊,可是在当时却是流行妆容。发展到后期,还把嘴唇涂成了黑色。流行的就是最美的,中唐妇女们趋之若鹜,争相把自己涂成这个样子。

大概2000年中期,有两年,咱们现代妇女们,也一度流行黑色或深紫色嘴唇。

除了面妆及唇妆,还有眉妆也不能忽视,如果不注意,一不小心就成了土包子。元稹有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斜红伤竖莫伤垂。人人总解争时势,都大须看各自宜。”

刚刚流行完细长淡雅的眉形,一会儿又变成短眉了。

不经常翻翻诗人的文案,是会被时尚淘汰的。

在这一点上,现代人也绝不逊色于古人。去年买的紧身裤,还没来得及穿,今年再来穿,走在路上就变笑话了,因为今年流行阔腿裤了。

你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古”与“今”不是对立的,我们现在的大部分事物,都传承于古代。每一个时代的人都生活在“今”,当他们的时代过去后,就成为了“古”。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代一代的人留在了过去,而他们身后所留下的那些东西,像骨血一样,注入进后来之人的血脉里,传承沿续下来。比如语言、文化、思想,在每一个人身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请轻轻触动那个按钮,穿越去古代,请做一个完美主角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史》:不完全穿越指南之如何成为一个完美主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yx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