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红红问:中午怎么安排?
我说,没事。
她说,请你吃饭。
我问,是做直销了还是做保险了?
她说,都没,难道没事不能请你吃饭?
我说,我需要先问好,饭可不是白吃的。
她问,你在哪?
我说,办公室。
她问,需要我去帮忙打包不?
我说,欢迎。
我们是高中同学,同级不同班,她在事业单位,目前正在休年假,她属于很知足型的,一个月发到手的4000多,偶尔还有点小外快,平时也蛮受人尊敬的,偶尔还出去讲个课,一节课几百块钱,父母都是城里的,有高额的退休金,她有个闺女,平时父母帮着带着,周末才还给她,真是自由。
她离异了。
前夫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长的很帅,人高马大的,很爱她,很疼她,唯一的缺点就是学会了打牌,没输多少钱,甚至没有伤筋动骨,但是因为写了几次保证书又犯了这个毛病,离婚了。
红红离婚前,咨询过我。
我的意思是要评估自己的贬值率,就是离婚后,自己还能找个什么样的?女人离婚时都嘴硬,说自己再也不结婚了,那都是气话,你还真能单身一辈子?你又不是明星,对不?
所以,是要正确的评估。
离婚后,老公跟一个做保险的结婚了。
她一直单身。
曾经有同学给她介绍过一个对象,因为这个事她们俩还翻脸了,因为介绍的这个人45岁了,孩子都上大学了,她认为是侮辱她,为什么?
她一直都觉得自己还是小公主。
她不认可贬值说。
中午,大家一起吃饭,聊起了二婚相亲,我们才知道,原来二婚的女人跟头婚的一样,也是要三金,也是要定亲,还要见面礼之类的,为什么?
光棍太多了。
言语中,她还是那么自信,毕竟她有职业优势,在小地方,公务员就是贵族,还记得我分享的一篇文章不?在北方,你考不上公务员,什么都不是。
那若是反过来呢?
现在的我,假如也是离异,我有没有资格娶到一个同龄的二婚公务员?
娶不到,她们看不上我,因为我没有身份标签,没有社会地位,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个小商贩,不入她们的眼。
那为什么可以做朋友?
因为,我拿钱养着这些朋友。
最简单的一件事,打球,只要跟他们打球,他们是不需要带球的,都是我们这些小商贩拿球,我每天用一筒球,100多块钱。
理论上,我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这是阶层,是不由自主的谄媚。
最近,红红谈了一个男朋友,93年的,在银行上班,算是有正式工作的,老家是山沟沟里的,特别穷,买不上房子,不嫌弃她有闺女,意思是愿意走到一起。
她征求我的建议。
我说,若是未来他发达了,他会后悔的。
她说,不可能的,因为我还没看上他。
吃过饭,去办公室喝茶。
她说,他身体素质特别好,天天跑步,跟个马达似的。
我说,那不是挺好嘛,你夜夜做新娘。
她说,他是往死里整,我都有点吃不消。
我问,那你还有啥不满意的?
她说,但是呢,他有粗皮和狐臭,我有些接受不了。
我说,粗皮我知道,就是鱼鳞病,这玩意是遗传性的。
她说,粗皮我还能接受,因为他夏天睡觉也穿着秋裤,他很注意这个,我问过他一次,还把他问哭了,感觉伤到他的自尊心了,但是狐臭我实在接受不了,刚洗了澡还好一点,过上一晚上,早上闻到我都想干呕。
我说,可以去做手术。
她说,我不敢说,主要是我嗅觉太敏感了,你是不知道那个厉害,呛鼻子,你泡妞遇到过有狐臭的吗?
我说,没有。
她问,你觉得我要不要分?
我说,看你自己。不过,我觉得潜在的危险不是粗皮与狐臭,而是他的年龄和潜力,你毕竟比他大6岁,你现在是有职业、房子、家庭给你加分,一旦你们生活在一起了,这些分数就越来越低,他就觉得自己吃亏,因为娶了一个老女人。
她问,我老吗?
我说,对于一个30来岁的小伙子而言,你老。
她说,这些我都不怕,即便有一天,他嫌弃我了,无所谓,离婚就是了,主要是狐臭,太厉害了。
我说,我理解你。
欧美人普遍有狐臭,酒店枕头上都有一股狐臭味,但是最厉害的其实是中东国家,那些夏天也穿着白色长袍的大叔,记得当时穿越迪拜沙漠时,给我们开车的小伙,他的味道太重了,充斥着车里的每个角落。
我也接受不了。
还有就是在草原上,大家喜欢骑马,我也不喜欢骑,因为马的缰绳上一股骚味,无比的骚,几天都洗不掉。
平时,我属于脾气比较好的,跟谁都笑呵呵的,跟媳妇也不吵架,但是有时也发火,例如有天我回到家,闻到家里一股大粪的味道,媳妇如实交代,是她在家吃螺蛳粉了,螺蛳粉里的臭味在北方人闻来就是农村厕所的味道,一模一样,但是我媳妇吃的特别香,我训过她以后,我又觉得蛮心疼的。(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北方人对螺蛳粉的评价普遍是屎臭味,当时校正老师也提醒我,不该写区域性饮食习惯,会引发地域攻击,就如同周立波说北方人生吃大蒜低俗,喝咖啡高雅。)
豆瓣上有个帖子:螺蛳粉真是屎臭味儿吗!?
可以百度一下,很有意思。
继续说我媳妇。
在她尝来,这是最佳美食。
在我闻来,这就是原子弹。
这个味道我很熟悉,在桂林街头,经常能闻到,我在桂林街头吃饭都要自己带着筷子,虽然他们的筷子都洗过N遍了,但是挨着闻闻,普遍还有酸笋的味道,我吃不下饭。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每个人都不一样,吃的都不一样,想的能一样吗?!
例如,我们团圆时要吃水饺,我和儿子都喜欢吃水饺,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吃水饺,我爹与我娘包好以后,放到我家冰箱里,早上直接煮着吃。
我媳妇不吃。
包括,我们这边的主食是煎饼,我媳妇也不吃,后来我们全家人都改了饮食习惯,吃米饭。
我在想,我咋如此的敏感?
闻到这个味道立刻就发火?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个事不久,我又发过一次火,是媳妇把吃过的榴莲放到楼道里了,她是怕放在家被我闻到生气,但是放到楼道里我觉得更不合适,因为你这是影响邻居们,我又把她说了一顿,北方人多数也接受不了榴莲。
回头想想,我有些幼稚。
无法包容自己的女人,但是味道上的刺激的确容易引爆我,我觉得那是无法接受的,仿佛进入了一个让人难以呼吸的环境,压抑的难受。
人成熟的表现是什么?
就是不再规劝。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是我们有个习惯,总想去统一别人的思想,让别人顺从我们,臣服于我们。
哪怕是一个圣诞节要不要过都要争论半天。
我也特意写了一段,发到了朋友圈,对于媳妇为儿子过圣诞节,我是持不干涉的态度,例如把家里装扮成圣诞模式,还给儿子准备了圣诞礼物,假如是我带娃,我可能不会去刻意的引导这些,因为圣诞节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的确没有节日基因,貌似是这两年才热起来的。
但是,我们要持什么态度?
就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百家争鸣。
过去,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匪夷所思的悲剧?因为大家思想过于高度统一,所以,我们要允许不同声音出现,甚至要捍卫这种环境。
跨省婚姻,其实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毕竟成长环境不同,对美食的定义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乃至对与错也不同,那么就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实最佳组合还是有共同童年经历的,拿我和媳妇举例,我媳妇那边的人没有攒钱的意识,消费很前卫,而我们这边呢?从祖辈就开始攒钱,一生省吃俭用只为攒钱,攒钱干嘛?给子孙,山东农村那些老头老太,普遍有存款,例如我替我父母交着电费,但是他们依然不舍得看电视,总觉得浪费电,在农村,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电费就是二三十块钱,过百的都是大户人家,前些日子,我去父母家翻东西,翻出来的酒是97年的酒,没舍得喝,家里什么东西都要存起来,留着以后喝的,一直到变质了才会找出来的,这是普遍现象,我送了两瓶茅台给我爹,现在还在架子上摆着,没动过,过年我带着好酒去四川,接着就喝了,我也喜欢四川人的这种性格,豪放。在跨省婚姻里,我和媳妇就算磨合的好的,因为我过的比较独立,跟本地亲戚朋友太多任何的世俗来往,什么红白喜事,我们基本不参与,我基本上是出家状态,这样,我媳妇在这里也没有被太多的山东规矩约束着。(我爹替我随各类份子,我基本不关心这些)
去年,来过一个妹子,她是刚刚结婚,面临着什么问题,对老公排斥,她很爱自己的老公,老公也很爱她,感情没有问题,谈了三年恋爱才结婚的,领证以后才同居的,同居以后她就有些难受,为什么?
她发现,自己如此的爱自己的老公,却接受不了老公的口臭,老公一亲自己,自己就本能地排斥,刷了牙也白搭,不仅仅口臭,蛋蛋上也一股猪腰子的味道。
她问我自己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我说,很正常,人人都如此,这是本能反应,不受心理控制的。
当然,还有一类人,恰好相反,喜欢臭男人,我在球馆就遇到过,喜欢偷偷地闻男人换下的衣服,总觉得汗臭味很性感。
就如同男生脱了袜子总是放在鼻子上闻闻是一个道理?再臭也觉得很销魂。(还是有区别的,喜欢闻自己袜子的男生,未必闻得了别人的袜子。)
这边有个小伙伴叫蛋蛋,河北人,算是投奔我的?在这里租了房子,租了办公室,看我们搞签名书,他也搞,也是注册了公司,办理了图书经营许可证,当时也是出于支持他,让他帮着签过几次书,但是我觉得质量一般,没有继续合作。(我们楼上做签名书的就有四家,都是外地过来的小伙伴,目前只剩老猫了,老猫月底也搬走了)
后来,蛋蛋就改行了。
做教辅。
我以前写过,很多人都不了解图书行业,我们这个小县城有100多家书店,意外吧?不是我们县城才这么多,是随便一个县城都这么多,而且都是正常经营的,其实多数都是经营教辅类的,因为只有经营这个才能赚到钱。
出版社也是如此。
只要能与教材挂钩,就能保证利润。
靠文学之类的,那要饿死。
例如有家出版社,只是出版大学一年级用的计算机教材,光靠这一册教材,一年可以产生8000万以上的利润。
偶尔,蛋蛋也来我们办公室喝茶,我给他提过一个建议,就是要合法,其实这个话是比较自私的,因为你们这些人,无论惹了什么祸,一拍屁股就可以走,但是人家会找到我的,我说咱们没有关系,有人信吗?人家铁定认为我是你们的幕后老板。
其实,蛋蛋与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相反,大家都喜欢抢我的饭碗,因为卖签名书转悠来转悠去,就是围歼我的这些读者,别的渠道又卖不了。
12月,全山东开展打击侵权盗版教材教辅专项行动。
把蛋蛋抓住了。
他是自己印教材,然后通过淘宝分销出去,例如一册标价25元的教材,他的批发价可能才5块钱。
抓到以后,那就是罚钱的问题。
而且还不是被县里抓到的,是跨区域执法,是淘宝联合执法。
他做这些我不知道?
我真不知道。
因为,我很少关心别人在做什么,例如刘威租了我对面的办公室,也招了兵买了马,每天人来人往的,你问我刘威在这边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
因为,我总不能去问问人家:你在干什么?
那不礼貌。
被查封以后,蛋蛋找到我,意思是希望我能出手,我表达的很清楚,我跟这些人并不熟悉,不如积极配合,该罚多少钱交多少钱就是了。
他觉得我故意看他热闹。
这是半个月前的事。
蛋蛋就回河北老家了,应该是决定冷处理,你爱罚款就罚款,公司我不要了就是了,东西也都搬走了。
今天,记者姐姐来访,以前她来过两次。
她说,我帮蛋蛋把事摆平了。
我问,谁找的你?
她说,蛋蛋。(他们俩在我办公室认识的。)
我问,怎么摆平的?
她说,就是找了分管领导,一句话的事。
我问,省了多少钱?
她说,少说四五万吧。
我问,蛋蛋没感谢你?
她说,电话里感谢了。
我说,姐姐,我跟你说句话,你管的事太多了,类似的事其实都属于是与非的,查到谁都是有原因的,你是人为的去扭转了这个,显得自己很厉害,其实你越界了,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倘若有一天,领导让你陪睡呢?毕竟你欠了他一个四五万的人情。
她说,已经办完了。
我说,当你有话语权的时候,切记,不要随意说话,你求人一次,低人一等,不要随意去摆平什么,这都是在滥用你自己的威信,久而久之,你就是臭狗屎,而且,没人会感恩,大家觉得你处理这些事太简单了,一句话而已。
但是,人们往往喜欢显摆自己的无所不能。
太傻了。
他俩是怎么产生的交集呢?
记者找我买5万元的书,送礼用的,钱打给了我,我退给了她,我的意思是我不卖,为什么呢?
我觉得图书太暴利,我差不多能赚你2万5,不合适,会影响我们的友谊。
重点是啥?
她是捧场的心态。
后来,她找蛋蛋买的,在她的潜意识里,蛋蛋是我的白手套,既然你自己不好意思要,那就通过你的手套。
蛋蛋给她的书,就是从孔夫子上临时淘的。
包括,她这次去替蛋蛋摆平这个事,她可能也理解为了蛋蛋表达的是我的意思。
我反复写过无数次,我没有朋友。
我给记者姐姐的定义就是多管闲事,管的太多,这类管往往有两类情况:一类呢,是被人求助时,热心的管;一类呢,是平时的管,总是想主动帮人家。
例如,她总是想让我在济南开一家书吧,她来帮着经营,不说天天催我也差不多,她把这些事定义为帮助勇勇,所以她很是纳闷,我如此主动的帮你铺路,你自己反而不积极呢?
这类热心,好在无害。
还有一类热心,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高能量的人,每个高能量的人都对签名书很感兴趣,而且能罗列出自己认识的一些作家,那问题就来了,他们肯定想撮合我们与作家认识,在多数人眼里,一个市里最有名的作家可能就是大作家,但是并不符合我们做签名书的标准,我们只做极少数作家。
那,他们撮合的,我们是要还是不要?
理论上必须要吧。(因为,他们觉得我们找到作家肯定很难,是帮了一个巨大的忙,是一个巨大的人情)
但是,书也不行,签的也不行,关键是价格高,因为有面子成本在里面,而且他还觉得是帮助了我们,例如我们签省作协主席的书,可能每册成本在40元以内,甚至30元以内,但是签别人中介的那些“大作家”呢?可能就要60~90元/册,我们是一边含着泪一边答应,而且发货也不用心,随便找个快递就发过来了,等我们收货时,可能有半数是不能用的,磕碰过了。
咱能怨恨吗?
不能,只能说是很累。
人家,只是“热心”过头了。
我在公司里帮我妹妹交着社保,每个月1000多的成本,我妹妹觉得没啥,她觉得有没有社保无所谓。但是缴社保是我爹的意见,他的意思你多帮帮她,让她年龄大了有个保障。
我妹妹没感受到这个事的价值之大,甚至会问我,为什么不直接给她现金。
若是换了别人,我可能就不给缴了。
自己的妹妹,愚昧点就愚昧点,咱也要给缴,我给交5年就是5万多,交到她退休,接近30万,倘若我算这个帐给她。
她肯定说:你不如把30万直接给我,我也不要什么社保。
我也是多管闲事了。
但是,这个闲事必须管。
今年,日子很平静,甚至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几乎就是日复一日的发呆,也没有什么成绩,但是我感觉自己又上了一个台阶。
有几大变化。
例如,我不喜欢别人围在我身边了,过去我一出门,那真是后面一群,现在,我更喜欢独来独往,根源就是我不再孤独了,另外我不想辜负了别人,大家不远千里跑来陪我玩耍,这都是渴望巨型回报的,无论他拿到了几十万还是几百万,最终买单的不会是我,但是会是读者。
读者支持他的理由也很简单,我看你们天天在一起。
还有,就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专业人做专业事,在商言商,不该跟个人合作,个人再好,哪怕脾气好,性格好,出身好,这些都白搭,因为当他执行不了合同标准时,一定会开启耍赖模式。
其实,最近我还有一点感悟特别深,就是一定要本土化,尽量使用本地人,这样有个好处,沟通成本低,管理成本低,过去我们使用了太多的洋枪,其实问题非常多,人生地不熟不说,一旦数量了可能就走了,因为来了,一定会走,只是时间问题。
而本土员工呢?
都希望找一分长期工作。
只要没有大的矛盾,都会好好干的。
去年,有湖北的朋友喊我做火锅,店面位置都选好了,当时很多人劝我,意思是合伙的买卖不好干,我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多一份经历,而且我们当时是计划加盟,我们参观过邻县的几家店,生意都很好,按照推理,本地也差不了。
我去找牛哥。
牛哥问我,你这个朋友在山东几年了?
我说,七八年了。
牛哥说,每个外地人都有一套完善的逃生系统,随身携带降落伞,就是回老家。
我恍然大悟。
今天,又见到牛哥。
牛哥问我,那哥们火锅店开起来没?
我说,没开,让你猜中了,他消失了,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我接到了小贷公司的电话,问我认识XX不?我说认识,他说他在我们这里贷的款,应急联系人写的你,希望你通知他还款。
我急忙查看他微信,发现6月份以后就没有更新。
下午,和牛哥数了一圈,当年圈内风风火火做资金生意的,几乎全军覆没,全军覆没的概念是什么?
QQ、微信、电话都联系不上了。
凡是打听他们的,都是借过钱给他们的,包括我与牛哥也都中招了,我们每天劝自己都劝的很好,绝不借钱,但是人家找到头上了,就心软了。
这里面故事太多了,甚至有人导演故事来借钱。
找几个小伙把自己绑了,然后挨着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去救他,苦肉计,这个事是过了两三年以后,我们坐在一起一分析,才觉得是自己导演的。
我们聊起了贷款的可怕性,会不会引发次贷危机,浙江曾经倒过那么多企业是怎么倒的?
本质就是贷款太容易了,几户一联保就能贷出钱来,把老板们的内心放大了,但是银行只管放大内心,不管售后,结果窟窿补窟窿,最终补不住了。
过去是银行对企业放大信念。
现在是小贷对个人放大信念。
一个大学生还没毕业,都能轻松贷到几万块钱,你要想,他靠什么还这几万元?互联网金融其实就是把过去的高利贷阳光化了。
今天有点累了,先写这么多。
………文章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