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想是一种病,爱做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光想青年,指光想着干点啥,就一直干想着的人。有人说阅读量多的人往往很容易成为光想青年,你还别说,有时候光想青年中确实有许多是阅读了很多书的。
可是,还有许多阅读量非常大的人却避免了光想青年的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实干青年。阅读有时候成为了一些人的垫脚石,有时候也成为了一些人的绊脚石。
这就好比金钱,有些人努力致富的过程中也成就和强大了自己,而有些人疯狂追逐金钱的过程中消沉和毁灭了自己。这难道是金钱的错落?难道阅读要背你成为光想青年的锅落?
01
奇葩说里有一期高晓松和樊登老师的对话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
节目中高晓松说:“如果读书可以三段论的线性地解决的问题,那么大家都去读几本书,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那么这个问题也太容易了一点,难道不好的事都是没读书的人做的吗?
樊登说:韩寒不是说了吗?“听过世间所有的道理,可是依然却过不好这一生”。听过了很多道理,你还过不好这一生,那为什么有人听了却过好这一生了呢?难道还得怪道理喽?核心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去做?
因为我很喜欢看电影,所以有一天突发奇想去买了一本叫做《如何写影评》的书。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里面的的内容讲的非常有借鉴性。然而,没过几天我就将它束之高阁。而且,后面看的电影我连一篇很差劲的影评都没有去尝试写过。我的脑海中只不过装载了一些写影评的空洞理论,百度谷歌中或许都可以找到。
所以,在写影评这件事上我就成为了那些“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中的大多数的人,因为我只有阅读而没有去写影评。
02
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老是有人给我们打预防针:某某啊,你不要老是读死书呀!现在看来,读死书在大家的脑海里就是没有思考内化,没有践行检验的的行为。而光想青年不一样,它是读了很多书,但是一直在想,瞎想乱想,但是就是没有去人生的旅途里做实验,哪怕失败的实验呀!
从《毛泽东》这部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到青年的毛就养成了两个很好的习惯:勤读书,重实践。
在东山学堂的时候,毛和萧子暲一起看完《世界英雄豪杰传》交流学习心得的时候说的一段话很有意思:世界英豪不是谁都能当得上的,成就他们那样的丰功伟绩并不重要。华盛顿一开始就知道他能自己组建一个新的国家吗?他不过是个庄园主的儿子,也并没有千军万马追随他,他只是组织六十个骑兵踏踏实实的去打战。
遍观毛的人生经历中,一辈子看了大量的书,甚至连去世前仍然在看书。一辈子也在斗争和实践。搞过学运,搞过农运,搞过工运,喜欢深入调查和考察,相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才会在历史最迷茫的时候创造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合乎实际的构想。
而在当时,很多人特别是所谓的海归派都是坚定不移的相信革命从城市开始的道路的。因为国外的经验都是这样的,因为很多革命理论书籍的作者都是这样写的。而毛则不一样,虽然没有留洋,但是不断的在看书实践。
热爱阅读的人往往热爱思考,热爱思考是个好习惯,但是并不是就一直在想,而没有一点行动。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才能跳出光想青年的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