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金三银四。不管各大公司用什么方法,这个时候都会有一批人会选择离职,势不可挡。
开年三月份来了,拿到年终奖的因为钱已经到手了,心满意足的走了;没拿到年终奖的,因为没有年终奖,气愤填膺的走了;晋升了,自己有更高的筹码了,可以去试试更好的公司了,然后就满怀期待的去了自己一直想去的更高的平台;没有晋升的,因为没有晋升,也开始去选择更认可自己的平台。总之每年这个时候,每个公司正常都会有20%的人员流失,每个公司也会在这个时候急招一批。
离开一家公司,都有理由。理由没有谁对谁错,都很合理,关键看你想怎么走自己的职业道路。
选择一直不断挑战自己的人,一定不会因为钱而离开。因为给再多的钱,做着没有意义的工作,对他来说都是煎熬,一天也待不了。他们一定会给自己定一个又一个阶段目标和阶段公司,只要自己的能力能达到自己下一个目标公司的要求时,就开始义无反顾的跳槽,去寻求更高的平台和空间。所以这类朋友不管起点多低,最终都会到达不错的平台。他们有自己清晰的职场路径,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的很稳,很扎实。
选择以赚钱为首要目标的职场人,就倾向于谁给的多,就跟谁。这类人会很跳,也不会有自己的太多规划,那个赚钱就做那个。只要这个公司不赚钱了,就开始看外面机会。一旦找到比目前岗位赚钱的机会,就会离开。
选择安稳型的朋友,就倾向于大公司做着一个不需要太拼的岗位,工资不高也不低。能力有提升最好,没有提升也能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这类朋友,总是会规规矩矩的按照公司的要求去做,钱按说好的给,工作按常规的要求来,不出错,不冒尖。安安稳稳的过自己踏实的日子。
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追求,决定着你在做选择时候的不同考虑。
因为做猎头的缘故,我经常能看到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毕业的同学,同样的起点,但是过了5—7年之后,就是完全不同的职场路径。
普通一本计算机毕业的小周,毕业就过五关斩六将的进到 DEII做开发。工作3年后,自己的能力和资历积累的足够去更好的公司的时候,就跳槽到IBM做开发。紧接着做到京东的资深开发,到现在又开始新一轮的挑战,目标是阿里核心部门的高级资深开发。他的高度已经让很多985院校的毕业生都望尘莫及。
一路走来,下一个目标工作缺什么,小周就补什么。毕业4年的时候,因为自己下一个目标工作需要对接海外业务,于是马上准备托业考试,成功获得了那个机会。因为自己目标工作需要数据库相关技术,就去参加对应培训。始终明白自己接下来要什么,并努力去争取,结果一定不会差。
而同样学校毕业的小姜,则更看重赚钱。一开始去了一家不错的公司,积累了一定经验和资本之后。就开始进入创业公司,负责整个技术板块的搭建,钱给的高,但是大型项目的经验就没有了,能力不在有多大提高,但是钱赚的多。因为没有太多复杂项目开发背景,虽然没有多大机会在进到更大的公司去了,但是小姜也很满意。在小公司做着技术老大,钱多,又有股份,也实现了自己的多赚钱的目标。
当然也有他们的同学小李,毕业就一直在一家公司从基层开发,勤勤恳恳的一路慢慢做到资深开发,中规中矩。钱不多,能力提升也不快,但是安稳踏实。工作之余也很悠哉,有时间照顾家庭和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
同样起点,不同需求,不同选择,不同职场路径。
同样一个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不同选择。
我们大多数人刚毕业时,是渴望成长,渴望挑战自己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像小周一样。等到我们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有了家庭和小孩,有了金钱压力时,就会有小姜一样的有金钱的需求。当我们已经老了,需求安稳时,我们会更像小李一样。
需求决定选择,选择决定路径。怎样走都可以,只要自己内心安定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