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给教师的建议》第35条“怎样培养记忆力

《给教师的建议》第35条“怎样培养记忆力

作者: yh小树苗 | 来源:发表于2022-09-11 22:22 被阅读0次

    老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上课给孩子们讲得很清楚,孩子们也好像记住了,但到了第二天来提问时却有90%的学生回答不出来,孩子们的记忆出现了”漏洞“,老师们为此头痛不已,但大部分老师却毫无办法,所以在小学阶段就要加强学生记忆力的培养,这样他们到了初中学起知识来就不会很吃力了。

    要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培养记忆力的原因?认知心理学说,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记忆和环境有很大关系,环境中有许多信息都会进入到我们的大脑被存储起来,如一个孩子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窗外有一只小鸟飞来飞去,他的思绪立刻就飞到外面去了,而老师讲什么内容他一概不知,反而是窗外有小鸟的这件事进入了他的工作记忆。为什么上课的内容没记住,反而外面的干扰却记住了?记忆总是通过接收环境中的信息进入到工作记忆的,工作记忆里有思考的成分,那么这些知识就会进入到长期记忆,储存在你的大脑里了。当你下次遇到相似的知识,你大脑里的相关知识就会自动调取出来,来帮助你理解这些知识。

    记忆一般要发生两次,一次是无意识的记忆,一次是有意识的记忆。如老师在讲历史朝代时,用口诀的形式让同学们记住,这时有些学生的脑子里可能在想另外一件事,第一节课语文老师说了一条谜语,要同学们思考谜底,答出来有奖励,这个信息在学生的工作记忆里挥之不去,导致上课的内容没有听进去。为什么有些时候你化了很多精力,事物在工作记忆里停留了一会儿,却总是不能进入长期记忆。而你上节课的谜语却一直在你的长期记忆里挥之不去?这就是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的区别。

    记忆要牢固,一定要与思维相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去,让他们观察大自然的万事万物,观察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在观察的同时还要调动思考力,让他们探寻事物中的因果关系,要让他们生动、直观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孩子在生活中获取的知识越多,他的知识背景就越丰富,对课堂上学习关键知识就越有帮助。

    不随意识记是智力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条件,它能把脑力解放 出来用于思考,用于深入地理解事实和现象的本质。不随意识记可以预防最大的弊病之一——死记硬背。对于每一种事物,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汇报成果的形式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起来,这样记住的知识就会非常牢固。

    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概念、定理,要通过案例、情境创设来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思考,这样的记忆是长期的,孩子们可能永远不会忘记。不要教给学生僵死的知识,要让知识活起来。在让学生识记知识时,要创设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在一种激情、有趣、惊奇的氛围中探寻知识,这是知识的浪漫阶段,有了浪漫阶段的铺垫,学生对精确知识的掌握就水到渠成了。

    今天主要讲了要怎样来培养记忆力,记忆力是通过环境来接收信息,到工作记忆中不断地强化,最后进入到长期记忆中去。要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多去观察,多去思考,在无意识记中的知识越丰富,孩子在上课中掌握关键知识就越容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教师的建议》第35条“怎样培养记忆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ef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