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子小时候,孩奶奶经常会说:“小孩子,发一次热(发烧)就长个心眼”。不明白啥意思听听就过了。
今天早上我通过次得新冠感悟到很多(我这是不是也叫长心眼了)我的理解就是通过发生的事情,反思总结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不就多了心眼吗?


感悟到:
①心理学讲没有体验就没有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改变。

就像我之前和闺蜜聊天时,她先进羊群后说:丽娜姐你知道生孩子疼吗?比那还疼!!!!我妹说哎呀!就是光哎呦哎呦时还好受点啊!都没有多大感受,只是说多休息喝水吃点有营养的话。
记得李克富老师讲课时说到:有些人经历体验过就有改变;有些人经历体验过依然没有变化,有些人不用经历体验就知道做什么?
你看生活中有些人经历过生死、大病或者是重大变故,从此他的生活理念就变了。对待生命的看待也不一样了。这也是体验的原理吧!
②人和人的差别真的是很大,可以比喻为大象和蚂蚁。
我在这里指的是情商,人文情怀,关怀的能力,再用土话来说就是人情味。(通过我阳了之后与朋友们之间的互动体验所得)
③平时每天的营养保健吃着,不是为了不长病(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产病的)那是为了啥呢?
关键时刻特殊时期用上了!
这段话的感悟来源于之前在心理学课程里
心惠老师的一句话对我影响很大,我们学习心理学不是为了正常的情况下超常发挥,而是在我们特殊的情况下能正常发挥。
我的理解是学了心理学以后,我的孩子就不会有叛逆,我就不会有情绪吗?No!是我们再发生类似的这些事情时,我能用平和的心态应对。是呀!一般后悔办咂的都是心理健康水平不正常或者不健康的时候做的。冲动是魔鬼!
就如这三年的疫情:我没抢过药也没抢过菜更没抢过口罩,我心里很踏实咱们的国家目前这种民生问题,一定能解决。不着急慢慢来等待就好。大多数人之所以抢这抢那,不就是内心的恐惧、焦虑、担心、紧张所导致的吗!
就像我好朋友提前屯了有千元的药,到头来没有用上。我开玩笑说:你傻啊!买好药等着长病。当然我也理解她所说的家里有粮不慌!屯的这些药买的心理安慰吧了。这也是之前她的体验所得来的经验,我儿子小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那时候我儿子月月打针吃药,我姐姐的同学范姐说过很多次。这个样不行啊!都恶性循环了,整天打针吃药不吃饭,你看瘦瘦的。我那时候也很无奈,好像在我的认知范围里有病就得打针吃药,要不要医院干啥来?吃营养保健品好了还用医院吗?
还好我后来接触了营养与健康,知道人生病不是因为缺了药,而是缺了营养。不再伤害孩子了,想想那时的自己多么无知,无知就胆大呀!
还好我学习了心理学,就我这性格早在7年前的话,我比谁都抢的多。记得非典那年我抢盐抢了好几尼龙袋子,后来都分分吃了还吃了好几年来。
今天晚上我和老公在饭桌上还讨论这个吃营养品的事呢?之所以很多人坚持不下来,是一个字:急!太想我花了钱立马看到结果!就是我立马看到结果就是我花的钱值了,一直看不到结果就觉得我的投资对不对呀?值不值啊?再遇到个朋友亲戚的说:你吃这些东西干啥?花那么多少钱?有病啊?有钱干点啥不行?就又打退堂鼓了,不坚持了。往往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惯有的模式就是对有形的更舍得,而其实最重要的是无形的比如:空气,水,身体的健康嘴上说重要,又干了多少与健康重要的行动呢?

当然西药治标(优点:快,劣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中药治本(优点:对身体伤害小点,劣势慢只有达到一定的时间还有量才有效果)各有利弊就看你每个时间段要啥了?
我是自从2014年12月份开始用纽崔莱营养早餐,到目前已经8年了,平时天天吃也没啥感觉。但我家里有个硬性指标,再难受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吃营养素。
但这回忆一下对比一下发现:还真有很大的变化。我和孩子每年的感冒次数少了很多,原来月月感冒打针吃药,现在一年感冒个两三回[强][强][强]关键是这8年,没有因为头疼脑热发烧等疾病而吃1粒药。孩他爹人家本来免疫力强,从我们结婚到现在19年了,基本上一年一次感冒。
特别是这次新冠发烧真的是属于抵抗力好的1-2天,今天是第三天,从昨天下午就开始下床了,今天愿意干活了[呲牙]干了好多活啊!早上自己做的饭又给涛哥做的早餐,和上面蒸了2锅红糖发糕。俺家涛哥昨天傍晚去金岭送货顺路买了10斤牛腩,俺又洗又切又炖。还做了两个线上咨询。和俺妈拉呱就拉了一个半小时。还和好几个好朋友聊天语音。忙活了溜溜的一天,现在状态还可以。

今天愿意干活不愿躺着了[害羞]
提前8年的营养素不是白吃的,关键时刻还是自身免疫力来保护自己啊!
自己为自己营养保健的意识点赞,我这常态性焦虑的人,有时候会提前做些准备,也是蛮好的吗[强][强][强][强]现在越来越喜欢自己了[拥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