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

作者: HY妈咪 | 来源:发表于2021-12-28 20:45 被阅读0次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最为后人所知的或许不是他的《六国论》,而且他培养了两个才华横溢的儿子。同为“唐宋八大家”,苏轼(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老少皆知、广为流传!

    一门父子三词客,这不免让大家好奇苏洵是如何培养自己两个孩子的。据说,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小时候调皮捣蛋,不爱学习。他为了引导两个孩子学习,苏洵夫妻俩玩了个小“心机”:夫妻俩常常一同躲在旮旯里读书,一副“偷偷摸摸”的样子常惹得两个“调皮蛋”好奇偷看,每一次,夫妻脸都会故意“遮遮掩掩”,将书籍藏起来。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惹得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以为父母在偷看什么特有趣的书籍,因此,也常趁父母外出时机,偷偷阅读典籍,慢慢地,“偷读”变成了乐趣,“阅读”成为了习惯。两个“淘气鬼”也成为了文学大家。

    不得不佩服苏洵的心理学学得好啊。整个过程,他充分利用儿童强烈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诱导”孩子阅读典籍,让孩子化“被动阅读”为“主动学习”,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招就是“禁果效应”。心理学上把“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行为称为“禁果效应”。

    其实这个心理效应,不仅仅只是对小学生起作用,高中生的成长教育也需要。尤其是高中生间的早恋现象,班主任和家长在处理这个敏感问题时,要特别注重这个心理效应,了解它并运用它,这样才能有利于以最佳的处理方式去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 禁果效应

    心理学上有个白熊效应,说的是我们的大脑越想忘记一件事,越容易出现反弹,反而记得牢固。和这个现象类似的就是禁果效应了...

  • 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也叫做“亚当与夏娃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不让别人知道,却越勾起别人的好...

  • 禁果效应

    孩子教育中的心理学效应之禁果效应: 告诉孩子不能乱扔玩具,她偏偏要扔得满地都是;让她别乱跳,她偏要一次又一次挑战你...

  • 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

  • 禁果效应

    朋友送给你一本书,你本打算过两天再看,可朋友却说:回去千万不要看最后一页。这时你就想了,最后一页是什么内容?为什么...

  • 禁果效应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最为后人所知的或许不是他的《六国论》,而且他培养了两个才华横溢的儿子。同...

  • 十大经典理论对产品营销的启示

    概述: 1.水桶理论:注意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2.禁果效应:要产生禁果效应,需要有完美的三连环“需求—创造空白—唯一...

  • 【“禁果效应”的诠释】

    【“禁果效应”的诠释】 前言: 随着中国社会“有色文化”的泛滥,一向被认为是净土的大、中学校园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性...

  • 如何利用禁果效应

    营销中,很多方法是明面展示,让人非常直观的看到,感受到。这种营销方式当大家都在使用的时候,效果显而易见,因为人们对...

  • 学习笔记:禁果效应

    当年上帝让亚当夏娃看管伊甸园,特意嘱咐“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吃”!结果两个先祖都没有禁得住诱惑吃了禁果。这就是禁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禁果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hm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