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网上看到了很多人关于阅读、上学有种种提问,在简书上也看到经常有人写阅读的习惯、如何开始读书、如何每天写文章的事情。这其中,就涉及到了许多问题,例如:
1、读书到底会对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此读书,可能更加泛指上学。
2、阅读那么多又记不住用不到有啥用呢?——读书无用论的泛滥
3、每天在简书上日更,凑100字以上的要求,写了很久,发现也没有人看,有意义吗?
4、坚持写作很长时间后,发现文笔还是没有太多提升,还要坚持下去吗?
5、每天无数次的点开自己写的文章页面,想看有没有人点赞,评论,或者打赏,这种希望获得认可的心态有问题吗?
……
诸如此类,我想每个想用或者在用文字表达自我的人,脑海中可能无数次也迸现出这些想法或问题。这里,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读书≠上学,上学≠读书,两者有较大的区别和联系,上学涵盖了在学校内的方方面面,是在学校的这个空间平台里,你通过课程教育、自学、活动等种种丰富个人生活、获得个人成长经验的重要场域,这里你需要学习文化知识、进行社会交往、掌握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地方。但某种程度上我们会理解上学就只是获取文化知识、接收课程的一种刻板印象,而这种就是读书。所以,狭义上讲,读书只是上学的一部分内容,它涵盖了课本教材等要求上的内容。——不管是好的学校,差的学校,当明白了上学的一些意义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学习掌握想了解的经验、技能、关系。但这里,必须树立法律底线和道德意识。
第二,阅读行为和阅读内容真的无用吗?我想我们要回答的根本是我们阅读是为了什么?纯粹获得个人的精神愉悦,消遣时间,掌握技能?最基本的阅读是消遣性、满足个人精神愉悦的!但更多的我们看到的阅读是功能性的,是我们需要通过阅读学习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获得更多创新、转变的能力,还有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扩充个人的知识边界。虽然在当下短视频、有声平台、电视媒体很繁荣的世界,书籍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阅读媒介。当然,这里的“阅读”也可能并不局限在阅读书籍这一种形式上,而是我们通过眼睛、耳朵等各种五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
第三,网络平台写文字,水文、专业文,到底是满足谁的要求?悦己还是悦人?是个人直抒胸臆,还是希望卖文赚钱?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有一个说法是当个人心中充盈了自然会满出来,就是当我们有了很多的感受、经历、体会、情绪的时候,人自然而然就有了记录、分享的意愿,那么网络平台、公众号、简书平台等都将是个人分享表达的平台而已。当然,有了输出还有输入,当两者相差较大时,我们往往会说是什么也写不出来,绞尽脑汁也没有灵感,江郎才尽之意尽显。但当有很丰富的感受时,滔滔不绝、喋喋不休,怎么又不能成为一篇文章呢。当成稿后,又怎么会不期待引起别人的共鸣和关注呢,毕竟人是社会性动物,就算在网络上,也还是希望觅得知音,可以相互交流!所以就说,看阅读量是正常的,只是每个人不同的时候可能需要关注下次数~~~
针对专以此类文章为业的,那么其文的目的和属性就略有差异了,因为它需要考虑读者和受众,考虑要表达的主题——知识、经验、信息、动态等,这一切就有了目的,就需要刻意的策划构思,以专门性的文章来撰写了,并且需要投放到合适的平台,如此才能更好的到达想要影响的读者那里——譬如说儿童文学,针对孩子,那么就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撰写贴近儿童的文章;政务类文章,需要写的内容和风格,切实贴近公文风格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