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卫灵公篇里的忧患意识

《论语》:卫灵公篇里的忧患意识

作者: 菲恩呀 | 来源:发表于2023-04-16 15:05 被阅读0次

《论语》记录了孔子极其弟子的对话,这本书记录了孔子极其弟子的思想、处事之道,其中《卫灵公篇》里,流露出了古代先贤的忧患意识智慧。忧患意识的思想,自古以有之。

在《卫灵公篇》里,最明显的便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得是一种事前准备的重要性,那么它的忧患意识从何而来呢?且看这里的准备,必先利其器,说得是要先转准备好工具,不然可能会给善其事带来麻烦。这么一看,就不难解读出其中的忧患意识。即事前先准备好,事后免麻烦的忧患意识。

这样的忧患意识在当下的生活,依旧十分常见。

比如在重要的约会、会晤里,前提到场十分钟或者半个小时。而在重要的拍摄以及准备工作上,提前联系好应该联系的,并且提前架好机器等等。这些提前准备的工作,无不体现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忧患思想。

这份思想,能够给工作或者约会提供便利的能力。无论在何时何地,若是想到万事提前一写,那么善其事就会更容一些。在是在处事上的忧患意识智慧。而在为人上的智慧,亦值得当下的我们学习。

比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里的忧患意识则是,做长远打算。人物长远的追求与打算,则容易走入困境,而没有长远的信念,则容易在乱花渐欲迷人眼里迷失。人须有远虑,自古流传。到了当下,远虑往往演变为长久的理想追求。这份理想追求,像是一束光,能让深陷囹圄的我们,重获光明。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了,变化往往是无常的,而身处于社会这个歌打杂缸里,人往往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人生里的某种真谛,过去觉得不会发生的事情,在某个平静的日子就悄然发生了。而在人生的际遇里,可能木一个选择就影响了自己的一生。这些无常,往往需要一份有准备的忧患意识去应对。

虽然不知道未来会遇到谁,做着怎么样的工作。但是作为渺小而又伟大的人儿,能做的也就是,善其事、利其器,有一些远虑,少一些近忧。

《卫灵公篇》里的忧患意识,距离如今已有千年,但是这里的忧患思想一点都没有过时,反而随时时间的推进更加的熠熠生辉。

在未来,没有人能够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人的命运在受主观能动性影响的同时,还受着一股看不见但是无形中影响甚至把控我们命运推手的影响。这个推手可能来自于外部环境,如国家、历史变迁,也可能来自他人,如贵人或恶人。这是难以预测的,所谓无常便是如此。

而古人赋予我们的忧患智慧,则可以在深陷时代洪流之中的我们,多看一点世界的多维度,多做一些打算,有了忧虑意识,做了充足的准备,那么即便无常也不会太糟。
有远虑,少近忧,《论语卫灵公篇》的忧患意识如此罢。

相关文章

  • 卫灵公问阵于孔子

    《论语·卫灵公篇》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卫灵公是卫...

  • 开始故事会

    《论语》卫灵公篇第19-20章:卫灵公篇第19章:【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说,一个君子最...

  • 《论语·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

  • 《论语》卫灵公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

  • 论语卫灵公篇

    第二节:贫穷不可怕,怕的是失去原则和气节。 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

  • 论语卫灵公篇

    第四节:孔子感概知晓的德行之人稀缺 原文: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子路呀,在这个世上知道德行的...

  • 论语卫灵公篇

    第五节:管理者要敢于放权。 原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 译文:孔子说:“无为...

  • 论语卫灵公篇

    第七节:让自己在不确定中受益。 原文: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

  • 论语卫灵公篇

    第八节:如何掌握沟通技巧。 原文: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论语卫灵公篇

    第三节:遇事要向内求,自我反思。 原文: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卫灵公篇里的忧患意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kb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