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一系列文章取自我在2013年出版的《一个人的出版史》一书,完整说明请参阅2012年序;您可以免费下载本书简体完整版ePub或PDF,其他阅读和下载渠道则请参考介绍网页。简书版完整列表在此。
寫於2010年5月29日######
在這一陣子的數位出版合作洽談過程中,我有一些收穫和心得;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是給原本出版紙本雜誌、但未來有興趣發展數位雜誌時的幾個重點建議。必須聲明的是,這些只是我個人針對目前國內出版環境的想法,不是什麼準則。也許有相關業界人士不以為然,那也沒關係,請自行決定是否值得參考。
定期出刊###
以定期出版的雜誌而言,我不建議輕易嘗試、或是「為卡位而嘗試」,否則很容易弄到自己和外包的電子版開發者兩敗俱傷。
刊物要出任何創新格式的電子版(相對於只是把紙本轉成PDF或圖檔而言),必須先做的事情是編輯部的組織架構、領導統御、製作流程、時程安排、廣告銷售方式、電子版通路等條件先做一番整理與革新,再來談「要不要做」也還不遲。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電子版要等紙本截稿才能動工(也就是電子版編輯的流程位階在紙本之後),通常每月1日出刊的雜誌在前月20日之前很難截稿,所以電子版編輯和設計師只有10天作業時間。先不要說雜誌性質適不適合、能不能賣得好,連做不做得出來都很有問題。也許一兩個月還可以大家拼一下,但恐怕不會是長久之計。
成本績效###
過去幾個月,大家都看到許多美國雜誌如GQ、Popular Science、Time、Wired做出了iPad版雜誌,而且只要展示影片一推出,就成為網路上熱烈討論的話題,於是各家出版商也紛紛想要搭上這班車「有為者亦若是」一下,至少打打知名度也好。
還是老話:把策略想清楚,不要為做而做。上述這幾本雜誌在討論熱潮過去之後,褒貶開始慢慢浮現;一開始大家驚豔於觸控操作、豐富的媒體內容、生動的表現方式,之後批評介面混淆的有之、資訊密度太低的有之、不符閱讀習慣的有之。
這些優點和缺點說得都對,究竟新型態的電子雜誌還在萌芽期,每家公司都在錯誤中嘗試,這個領域也沒有真正的內行人。有雜誌願意嘗試不同的形態是好的,終究以後的「體例」都會從這些嘗試中出現。
但重要的是,用我的話來形容,這些雜誌社都是以「汽車廠每個月推出一部手工打造原型車」的方式在做,看看哪天市場夠大可以量產;對於這些雖然常常哭窮,但發行量往往以百萬份計、廣告費用以十萬美元為單位的雜誌來說,做電子版雜誌的費用可能是算在行銷支出之中,這些錢用來做的是兩件事:「累積技術經驗」和「幌子」。
國內的雜誌商不是不能做這種程度的電子版,但如果你沒有兩三組編輯部輪流工作、沒有位階夠高的專職電子版編輯和內外部開發人員、沒有決心砸下成千上萬美金的「行銷費用」,套句網路上的俗話:跟老外的這種玩法認真你就輸了。
別急著承諾###
跟某些出版商聊的過程中,常聽到一些令我心驚肉跳的說法。例如某雜誌在廣告客戶對「排cue表」(年度廣告計畫)和預算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表示可以製作全互動、產品可以旋轉、還可以分層剝殼透視內部的多媒體廣告。
是的,這個在技術上沒有什麼困難,一組人花一個星期製作、再花三天測試抓蟲,應該是可以做到;但這樣的成本要怎麼計算?一份雜誌裡面有多少這樣的廣告?一「頁」可以賣多少錢?要不要跟印刷版搭賣?業務人員確實可以跟客戶承諾得恰到好處、扮演好跟電子版編輯和製作人員之間的橋樑嗎?
我們都知道,在這年頭的電子設備上,只要有創意,很多東西想得到就做得出來;這個說法也許適用於某些應用或產品,但出版或雜誌都是「一半因素在人」的行業。從老闆定方向、主編選題材、編輯生內容、美編排版面、印務或程式人員做成品、業務賣廣告,都是由人來決定成敗;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人沒有調適好,小則計畫失敗、大則動搖老本。
剛才提過,這個領域現在還沒有真正「說了就算(錢)」的專家,只有經驗略多、策略稍佳、創意有餘的熱心人士;無論幹過五十年編輯、做過二十年遊戲、或是寫過十五年網站,到了這裡都還是小朋友、都可能做出不合宜的決策。
至於什麼是不合宜的決策,就不多說了,我也誠心給了不敢說多高明、但自認為合理的建議。我的重點是,電子版雜誌不是不該做、不能做,但必須在商業和組織策略都思考清楚、願意投入應有的資源、而且主事者都有調適好的心態,再下手也還不遲。
至於目前跟我合作的團隊,除非符合上述的條件,否則暫時沒有做定期出版雜誌的打算,也不敢鼓勵有興趣的出版者貿然嘗試。
當然,出版者如果要用其他方式,讓自己不在數位出版方面缺席,還是有一些不同的手法;雖然我跟這些雜誌還沒有合作關係,不過還是不敢敝帚自珍,多少講了一些。至於會不會有用,我也不敢說,還是先專心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有點成績之後再來自吹自擂也還不遲。:)
(附註:以上這些說法,由於有很多實際細節必須省略,所以或許在敘事時有點語焉不詳或沒頭沒腦;不過反正講的是觀念,細節就請多包涵,不必太認真追根究柢了。: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