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摆渡堂。您身边的情感专家。
这世上几乎所有人都为情所困,为情所扰。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爱情的产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很多人觉得喜欢一个人,有的是慢慢的一点点去喜欢,有的是一见钟情,觉得那是一种缘分。
其实你喜欢一个人的过程,就是一个你自我暗示的过程。心理学上有种晕轮效应,指的就是在恋爱当中的一种失真状况。人们对于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会从局部去出发,然后进行一个放大,得出一个整体的印象。也就是常常说的以偏概全。这就好像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了月晕,晕轮效应,在爱情当中也同样是适应的。
爱情是如何产生的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人闪闪发光,毫无缺点,狂热的喜欢会导致你过分夸大这个人本身的优点,而忽视了这个人的缺点。爱情的晕轮效应中,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普希金和娜塔莉。娜塔莉被认为“莫斯科第一美人。”年轻的时候,普希金疯狂的追求和迷恋她,但是娜塔莉和普希金是截然相反的两类人,每当普希金为她朗诵写好的诗歌时,她就会捂着耳朵说,“我不要听,不要听。”娜塔莉呢,喜欢到处找乐子,出席一些豪华舞会,并要求普希金陪她一起去。为了她,普希金丢下创作,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一颗文学巨星就这样早早的陨落了。说到底,其实普希金就是一个不会调情的男人一直是被女人牵着鼻子走。
人总是需要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证实。所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会去思考,这是为了什么。你在追求一个人的时候,在没有任何人会因为你的得到而给予奖励和报酬的条件下,合理的归因。只能是因为这件事或者这个人足够好,足够优秀,我才会付出努力,想要去得到。在自我说服的过程中。你不断进行着心理暗示,强化着对方的优点也强化着想要得到对方的欲望和决心。
爱情是如何产生的我很是对那些爱的死去活来,撕心裂肺的人感到不可思议。因为爱情这玩意儿其实就那么回事儿。你最开始没有对对方付出过什么的时候,只能是一种淡淡的喜欢,最后之所以变得疯狂,失去理智,就是不断的心理暗示和进行强化的结果。细琢磨起来,爱情最开始,很多时候都是冒充的。就像冒充自信一样。时间久了,你就会真的变得自信。冒充喜欢上一个人,时间久了,真的会喜欢上。其实最开始,可能你并没有那么喜欢。其实,不过是自己不断的强化。一个心理现象出现了,于是你真的把自己都骗了,真的觉得自己爱上他了。甚至想着非她不娶,或者非他不嫁。所谓爱之深,不过是自己不能饶恕自己。所谓离不开他,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的紧箍咒。无他,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其实人离开了谁都一样可以活的很好。
其实爱情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两个心理现象。第一种叫做完形心理。完形心理就是指,人都会追求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当这个图形无法完整的时候,我们总是惦记着未完整的部分。有机会便试图去填补它。
爱情是如何产生的村上春树在短篇小说《再劫面包店》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新婚的夫妻俩半夜醒来,极度饥饿,在吃完家里所有的食物后,仍然感觉很饿。于是呢,丈夫就讲了自己年轻时候,曾经和朋友在半夜饥饿的时候,一起去抢劫面包店。但店老板却要求他们用一起听音乐来作为交换。于是他们每次来抢劫,都会在陪店老板听完音乐后,轻而易举的得到面包。但是这个人抢劫的欲望,却一直不曾实现,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魔咒折磨着他。直到这天晚上他抢劫的欲望又一次燃烧了起来,于是他和妻子开着车,戴着面具和枪,扎扎实实地抢了一次面包店。彻底实现了当年的愿望。再劫面包店的心理,就是一种典型的完形心理。是一种未被实现的愿望的诅咒。这种心理告诉我们,曾经没有被实现的愿望,具有多么可怕的力量,这种力量宛如魔咒,照在我们的头上,令我们无法割舍,难以释怀。
在恋爱当中,如果你对一个人发生了兴趣,但是这个人始终不让你轻易得到她,然后你就会开始变得失去理智,想尽一切办法,想要得到她,为此不断付出自己的投资。
然后后来到第二个心理。沉没成本心理。沉没成本本来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引申到心理学上就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且不能由现在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对一件事情进行投入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会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已经有过投入了。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感情等等成为沉没成本。当一个人对一个人投入的沉没成本越多,就越会不甘心,继而继续加大投入,企图挽回损失。
爱情是如何产生的当一个人为了得到另一个人的时候,投资过多的时候,就是想要去得到回报,不断的去对对方好,关心对方,关注对方,为了得到回报,而又不断的去进行投资。结果呢,新的投资又让自己更想得到回报,如此去循环。这个时候人就会觉得,自己深深的爱上了对方,其实这就是对某个人上瘾了,类似于赌博的心理。这个过程就是爱情产生的过程。
如果你有任何情感问题,请添加我的微信:baidutang
爱情是如何产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