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类行为观察笔记——我们为什么拥抱?

人类行为观察笔记——我们为什么拥抱?

作者: 看云看狗 | 来源:发表于2017-05-15 16:23 被阅读0次

那天在公园跑步,下着小雨的公园里没什么人。我看见桥墩下的两个人——是对情侣,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俨然一副不超过两个星期的热恋模样。

“一直抱着不热吗?"我的旁观者心态。

我向来对亲密关系抱着一种冷漠的旁观者态度,当对方有过分亲密的举动我会感到浑身不自在甚至觉得被冒犯。然而当我跑到第五圈看着他们仍然双臂环绕,紧紧相拥的时候,我产生了一种异常奇怪的感受(不接受被理解为单身人士的愤怒),我产生了疑惑——为什么,为什么人类会拥抱?

最近对人性的好奇顺利延伸到了对人类行为的好奇上,读了一些大部头,可以说是很认真地在不务正业了。而更糟糕的是,这个不务正业的我还就是喜欢较真,于是摆正态度端端正正地有了这篇

人类行为观察稿(篇一)——我们为什么拥抱?


恋人的相拥


如果让我在关于人性的最初定性角度做一个选择,无疑我选“性近习远”。

我同意波伏娃关于“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促成的。”的观点,也同意阿伦森关于“人是社会人”的决断。作为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与其他人发生关系,而关系是递归性的,关系中的人们被互相促成,彼此修正,这是一个近似于“布朗运动”的动态变化过程。

从婴儿的混沌形态开始,我们从一无所知,到逐步对客观世界形成了自主的体系化印象,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刻板印象和偏见。总之我们是亲密关系的第一人称体验者。

但跳脱开主观的局限性,从科学的叙事角度,让我们尝试作为一个冷漠的人性观察者,一个“他者”出发,认真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拥抱?


拥抱的科学化用语的表述——

“抱持”

抱住并保持。代表安全和基本的信任,相信必须的情感支持会被提供。

“人类有两种原始的恐惧,溺水和坠落。”

溺亡。从进化的角度很容易理解,百万年的哺乳动物进化历程中,我们蜷缩在地球1/3的陆地表面上,我们是宇宙中的渺小尘埃。于是我们对包围着我们的无边际的海洋产生了原始的敬畏感,我们害怕溺亡。

坠落。现代人脱离了藤曼交错的原始丛林,移居至新的钢筋水泥森林,然而住进了摩天大楼里的人类仍部分保留了对高度的高度敏感和恐惧感,和对"坠落感“的体验,关于这种虚拟体验的专有名词是"恐高症”。我就是恐高体验者,为此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不敢靠近家中七楼的窗台。

另一方面,人类害怕坠落除了生理原因外,从存在的意义上讲,还可以理解为人类境遇中的”无根基“性——人类害怕重新回到当时茹毛饮血的颠沛生活,人们渴望稳定和安全,人们需要被支持

从个人的成长经历角度,当个体最初脱离母体而作为一个独立客体来到世界上的时候,”双臂环绕“对于婴儿来说,是代替母亲子宫的一个新的”屏障“的存在。母亲的怀抱提供了熟悉的温度,柔软的触感,和维持生命的能量。他们需要被抱持,现代词汇”支持“很大程度上也出于此。

“你会支持我,对不对?”

对于婴儿和幼童来说,母亲的拥抱作为一种与外部世界的缓冲地带,给了他们时间和机会,去培养生存于这个危险世界中的必要技能。抱持的母亲依靠直觉安排环境,使婴儿有一个充分的体验空间,而不让需求、情感或刺激过于大量或过于频繁地出现。

当婴儿逐渐长成大人,被抱持这一生物性需求仍然根植于人的意识深处。我们拥抱的行为减少了,但我们对于拥抱的渴求增加了。

对于青少年来说,当幼童终于步入青春期,他们开始遭遇了认同危机——

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或生活方向;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特长和优缺点;不知道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塑造自己。简单地说,感觉不被世界需要。

产生认同危机的部分原因是体验到缺乏抱持的认知能力,作为一个日渐成长的人,心里产生了某种冲突——一方面是培养独立人格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对母体的依恋感,仍渴望被拥抱的感觉。

他们第一次开始体会到人类的无根基性。

这时候产生的部分反叛行为,即被社会媒体理解为“叛逆”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走出儿童期后,青少年对于人类本质的无助感的愤怒

小波同学那句被滥用的名言是什么来着?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当我们再长大一点,当我们感觉受伤害,我们自然地需要他人的拥抱,我们需要一种“被包围”的感受,使我们得以暂时从外部刺激中脱开。拥抱对成年人的意义即一种“被抱持”的存在。

有时我们甚至不需要一个真实的拥抱,我们只需要一个确认,一句“有我在这里,别怕。”我们就足以充满力量。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抱持。这一点也可以用以解释异地恋为何总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因为陪伴对于长期恋爱来说,意义有时甚至超越激情。

当我的长期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我需要你和我分享喜悦,但——你只能用智能手机给我传来一串没有现实意义的代码。

当我遭遇不幸,希望暂时从现实世界抽离,我需要一个拥抱,以暂时隔离危险的外部环境。这是你给我发来了一个没有温度的拥抱(表情)。

于是所有这些瞬间,共同促成了我们曾经亲密关系的崩塌。

当然这也是我向来不看好异地恋的原因。

絮絮叨叨了这些,我不知道这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寻找一种安全感,类似最初来到世界感受到的母亲的拥抱。

“我们相互拥抱,因为我们互相需要。”


走在前面的那个男生自然地用右手钩住的隔壁女生的肩膀,他们刚刚又完成了一次拥抱。

我大步从他们身后绕着跑了过去。

“大约是不觉得热的吧。”

相关文章

  • 人类行为观察笔记——我们为什么拥抱?

    那天在公园跑步,下着小雨的公园里没什么人。我看见桥墩下的两个人——是对情侣,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俨然一副不超过两个...

  • 技术支持下的自然笔记

    自然笔记,顾名思义,就是人类对生物进行观察后所写下的观察笔记。我们传统的自然笔记是用手写在笔记本上的,但是往往有着...

  • 《上瘾是什么》

    抽烟、喝酒、上网、玩游戏、甚至吸毒,人类的成瘾行为构成一幅人类行为特有画面,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成瘾行为的发生...

  • day41【视觉笔记】

    【视觉笔记】+探索目标观察(๑°3°๑) 观察(非言语行为) 1. 面部表情 2. 身体行为 3. 声音特征 4....

  • 人类观察笔记0424

    就快到劳动节了,有些过得很孤独的人,平日里的烦恼之一,就是如何度过节假日,唉。。我就属于这种人。其实有朋友邀请我去...

  • 《思辨与立场》共读第14天

    1.摘要 为什么人类对道德感到困惑 人类道德的最终基础是明确的:人类的行为与他人的幸福有关。我们能通过自己的行为方...

  • 用事实说话,打开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屏障

    读外国人写的各种理论书籍时,发现中间很多的理论都来自于对人类行为的观察,通过对行为结果的观察,发现行为中的问题...

  • 人类为什么需要拥抱

    一项研究表明,和对方拥抱 20 秒,大脑会产生“催产素”,跟止痛药促生的生物激素功能类似。 因此拥抱的好处有:有助...

  • 《DISC自我探索》梳理+20+W5

    模块一:行为风格理论 我为什么要了解DISC?人的行为细节会反映人的风格特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人的行为来了解人...

  • 福格行为模型

    我们人类会做出各种不同的行为,同时也因为这些行为我们每天会遇到各种问题。 上司为什么没有给我们加薪,都在公司呆了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行为观察笔记——我们为什么拥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rh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