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家说今后若干年内房子不再是刚需,我不懂经济,对专家的话也是听一半信一半。人的一生,无论生死都是需要房子的,活人用是房子,死人的房子叫棺椁。
房子是什么,是家,不对,有老婆孩子有房子才算是家。离异的,丧偶的,鳏夫等有一隅之地,那就不是家了?严格的说,还真不是家。家对这些人来说,只是一个避风港安乐窝。如同在空旷的地方,四角钢筋支起,垒上砖,把自己囚禁在里面一样,顶多是个吃饭睡觉休息的地方。人越是这样,越想有个家,人生的烦恼也就这从时候开始了,越是想拥有,越是努力经营,心灵的空间也越小,对社会的创造性贡献也越小。
“囚”,是指人被困住,能困住人的自然是房子,房子是囚人的,人买房子,自己把自己囚起来,有点投案自首的意思。
过去地主富农,买房置地留给子孙后代,现在的人省吃俭用,目的也是买房。人活着的时候要是没有给自己置办所漂亮的房子,或者退休前没有给儿女买上房,那就被认为是混得差的。专家说今后房子不再是刚需,意思是以前房子是必须品,而且还得人均几套房才行,看来专家是做到了,成功的把自己囚住,也把子女都囚住了。
房子,不知道产生多少人间悲剧。年轻人没房别说结婚,就是谈对象也会遭女方白眼。三代同室,以帘为隔,夜晚不敢出声,朋友来访,无立锥之地,让你谈房兴叹。单位分房,为一套房子,好友翻眼,子妹相争,父母急火攻心,恨不能贱卖自己老骨头。
人为什么给自己找不痛快,没有房就不能谈恋爱吗,没有栖身之所就能不结婚吗?当然也不是,可以去树林里,山坡上,上有明月,近有清风,水波不兴,野花幽香,这么好的地方只有大胆的爱才不辜负。可是,没有房子,哪儿又能是你的呢?雁过长空无痕,春秋梦醒没影,这个世界什么都不属于你的,就只有房子里的空间属于你,你“砰”的推开,在“砰”的关上,可以四脚八叉的躺在沙发上抽烟,可以扶在茶几上喘息,可以沏一壶香茗细品,可以遥控房间的温度,没有领导和警察,叱责老婆孩子。和尚没有家,也还有个庙。
人就是喜欢折腾自己,自由的时候想着囚,囚了又想到自由。现在有些人有房多套,一套里有厨有卫,却向往没墙没顶的大自然,十天半月的在野外游览,穿脏鞋,住帐篷,吃大锅,睡草地,放浪一下形骸。没房子的,走进公共厕所还在设计,这房子要是归我,床放哪里,厨房怎么装,那堵墙要砸掉,这儿要沏个门。
上帝的伟大处就是公平,人多多少少还是会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的,无论是一室还是三室三厅的。人与人之间本没有秘密,可上帝给了你房子就希望你保守秘密,所以要用房子隔开,家是一人或几人被房间囚起来,这好比过去的寨子,有寨墙;好比过去的城郭,有护城河。人一旦被分割开,如同一年被四季分割,一天被分割成二十四小时一样,分给你的房间有门牌号,有数字,数字控制我们的人生,数字化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因为上帝早就给你规划好了,你逃不出去,如同孙猴子跳不出如来的手掌一样。
有了房子,如鸟停在枝头,即使四处漂泊,即使心在流浪,只要那口锅有地方,那张床有地方,心里就吃了秤砣般的实在。因为不论是乡下还是城里,没有人走错家门,没有人会夜不归宿。有家了就有私心和私财,他需要照看它,隔三差五的看看自己的私财,哪怕是半夜三更,看了也才放心。
房间最能表现主人的风格,在外做什么职业,家里就什么风格,或者外边得不到的,家里一定弥补上。靠风口赚取第一桶金的暴发户,家里必定有大书房,墙上高悬的名人条幅,书架上各式名著文集,一堆洋码子的外文书籍陈列左右;吐词不清的家里,显眼处一架钢琴,上面灰尘有一铜钱厚依然遮盖不住钢琴的亮彩;病秧子一个,靠药维持生命,却在客厅墙头悬挂龙泉剑。而过日子的,家居都是逐步置办的,今年一小件,明年一大件,色调不一,米袋子不在厨房而在床底下,旁边就是放置多日的鞋盒子。墙上是全家福镜框,或者挂历,或者某重要提醒等。
奋斗,赚钱,总算搬进大房子,总算布置的满意了,人囚在家里该消停了吧?人的毛病就来了,人要冲破这个“囚”地,当然不只是物质和心态,许多男人都在说,最大的乐趣是老婆回娘家 ,然后心猿意马起来,终于,心野了,家散了,女人拖着孩子走了,男人守着房子开始酗酒,嘴里喃喃的发出私语,要是不认识那女人多好......。
人生不能太满,圆满就要缺,缺才是平安,缺才是完整。世上的事,认真不对,不认真也不对,执着不对,一切视为空也不对,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进庙烧香,遇佛就拜,磕了头,佛还是佛,你还是你,生活还是那个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