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我上学时,“好胜心”作为一个褒义词被老师、家长们高频提及。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个读书的孩子只要有“好胜心”成绩一定不会差,这个“好胜心”会驱动孩子好好学习,考出高分。因此,当某位家长谈及自己的孩子没有“好胜心”时,言语里必定透露着失望与无奈。
我一度以为“好胜心”很重要,一度以为“争夺第一”很重要。工作后也经常遇到一些“好胜心”很强的同事,不管大事小事,重要不重要,都不甘居于人后,全力以赴地想要去超过他人。我很佩服这类人,时刻斗志昂扬,准备奔赴战场打败对手或是假想敌,但我却始终做不到,想赢的欲望似乎离我很远。
今天,当我诚实面对自己时,我发现自己的确不是一个“好胜”的人,我更愿意用另外一个词,那就是“上进”。在我看来,“好胜”是一种把自己人生的很多方面都置于与他人的比较关系之中,并且迫切希望自己可以领先对手。而“上进”虽然也有一个比较关系,但是跟自己比,是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比。
这两种比较关系有啥不一样呢?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心态,另一个是效果。
在心态上,时刻把自己置于同他人的比较关系之中,反映出的是不自信。由于内在的自我认同体系太薄弱,所以需要通过在各方面超过他人这种外在的结果以获得自我认可。
如果不自信是好胜的原因,那“焦虑”必将随之产生。这个道理很简单,除非你是超人,不然怎么可能做到事事争先呢?但好胜心却不顾这一事实,非要去一拼高下,结果肯定是搞得自己精疲力尽,精神焦虑。结果,越焦虑就越需要这种外在争先的行动证明,而越想要证明就越焦虑,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人在里面不停地转圈圈,始终无法破环而出。
再从效果上看,“好胜”对于人生目标的达成不但没有帮助,甚至还有反作用。即使此人的人生目标就是“超过他人”,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何确保自己可以成为“独孤求败”?相信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也并不在“独孤求败”,而是其他,那就更不应该过分“好胜”,因为“好胜”会把过多的时间、精力花在与他人的比较上,以及要超过他人的过程上。这样一来,还有多少精力、时间去做真正值得做的事呢?不值,实在不值!
这样一分析,“上进”着实要靠谱不少。放弃与他人的过多比较,只专注于与自己的比较,今日的自己比昨日的自己精进几分?距离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否迈进了一步?把用来与他人比较的精力时间回收,专注自身的进步与成长,这样就够了,这也是回收人生主动权的必经之路。
那么,面对他人处处想要超越的情形如何自处?脑海里突然想起这句口诀,“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