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管理法第1章——战略管理:只有战略聚集,才能有所突破
作者:
yeedom | 来源:发表于
2019-06-16 08:08 被阅读5次
大机会时代切忌机会主义
- 任正非
- 我并不指望企业业务迅猛地发展,你们提口号要超谁超谁,我不感兴趣”。我觉得谁也不需要超,就是要超过自己的肚皮,一定要吃饱。你现在肚皮都没有吃饱,怎么超越别人?我认为企业业务不需要追求立刻做大做强,而是要做扎实、赚到钱。谁活到最后,谁就活得最好
- 不要总想着做第一、第二、第三,不要抢登山头,不要有赌博心理,喜马拉雅山顶冷得很,不容易活下来。华为的最低和最高都战略都是如何活下来,你活得比别人长久,你就是成功者
- 我还是认为不要盲目做大、盲目铺开,要聚集在少量有价值的客户,少量有竞争力的产品上,在这几个点上形成突破……
- 当你们取得一个点的突破的时候,这个胜利产生的榜样作用和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这个点在同一个行业复制,你可能会有数倍的利润
- 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我们要有战略耐性。消费者BG[1]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战略,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坚持自己已经明晰的道路与方法,稳步地前进。成吉思汗[2]的马蹄声已经远去,现代的躁动也会平息,活下去才是胜利
- 华为公司成立于1987年。多年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始终聚焦于通信领域,长期坚持“力出一孔”,使得华为这家成立时注册资本仅2.1万元、员工不过14名的小型民营企业,以核裂变的速度向前发展。2010年,华为作为中国一家民营科技企业闯入世界500强,并在此后的几年中排名连续上升,令世界为之震惊。
- 如果将华为在2013年度的销售收入与其初创时的资产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华为的资产在29年里增长了1000多万倍!这几乎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 此后,为了确保科研上的优势,华为仍长期保持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10%的经费进行技术研发。
- 截至2011年,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3万6千多件,外国专利1万多件,共获得专利授权2万3千多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型专利。对通信行业的长期专注,使得华为公司成长为一家世界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 为此,任正非要求到海外工作的华为人务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技术和生产上坚持精益求精,把每一件产品都做到最好,力求完美。
- 抱着在海外市场打持久战的准备,任正非并没有急于一开始就赚到利润。由于华为刚进入国际市场时,知名度不够高,产品竞争力还不强,因此订单接得非常少,销售额增长得非常缓慢。对此,任正非并未改变初衷,仍然坚持“海外市场拒绝机会主义”,并没有像一些利益至上的企业那样施展各种手段圈钱。在1997年,华为终于获得来自俄罗斯的第一笔国际订单,但销售额很小,仅12美元,这与任正非要把华为建设成通信领域“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目标相差甚远
- 16年后,即2013年12月,回忆起华为在海外市场艰难的破冰之旅,任正非给员工们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
- 在海外市场上,华为持续不断地投入人力和物力,以国内市场的销售收入反哺海外市场的开拓,前后10年,累计投入近100亿元人民币;同时,任正非要求在海外工作的员工要尽快熟悉当地的市场与消费倾向,逐渐增强当地消费者对华为产品的信赖,使之与华为建立起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慢慢地,海外市场被一步步打开
- 2005年,即华为进军海外市场后的第10年,华为当年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超过50亿美元,首次超过国内市场的销售额,任正非“海外市场拒绝机会主义”的市场开拓战略获得成功;2013年,华为的全球销售额首次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商。在华为“称霸全球”的销售额中,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占到65%。
-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坚持主航道,不为蝇头小利而偏离前进的方向;持之以恒地推进企业战略,付出一定有回报!
- 微语录
- 信息时代,也是个大机会时代,各种诱人的机会充斥其中;我们在战略制定与实施中,切忌浮躁,要脚踏实地
聚集,才能发现更好的机会
- 任正非
- 华为要加强改进自己,聚集战略,简化管理,去除冗员,淘汰落后,才能不断地激活自己……未来的3-5年是华为抓住“大数据”机遇,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战略要聚集……那制高点在什么地方呢?就在10%的企业,10%的地区
- 从世界范围看大数据流量,在日本是3%的地区汇聚了70%的数据流量。中国国土上,分散一点儿,那么10%左右的地区也会汇聚未来中国90%左右的流量。那我们怎么能抓住这个机会?我认为战略上要聚集,要集中力量
- 现在我还是认为不要盲目做大,盲目铺开,要聚集在少量有价值的客户、少量有竞争力的产品上,在这几个点上形成突破……当你们取得一个点的突破的时候,这个胜利产生的榜样作用和作用是巨大的,这个点在同一个行业复制,你可能会有数倍的利润……要聚集在一定的行业、一定的产品范围内,越是在胜利的时候,越别急于盲目行动
-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信市场呈井喷之势,本土力量应运而生。新兴的4家有代表性的通信制造厂商分别为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华为技术,即我国当时本土通信设备商中著名的“巨大中华”。 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电信市场不再只是进口高价设备垄断的局面。“巨大中华”为代表的本土厂商介入竞标,使长期高昂的电信设备价格开始快速下滑。由于设备成本下降,因此我国通信运营商开始步入大规模的建网周期,电信基础设施水平快速提升。
- 实际上,小灵通是一种通信技术,叫作“无线市话”。当时在日本,小灵通已经是一种被淘汰的技术,然而在中国却呈现了巨大的商机。从这件事情中,任正非进一步发现,技术不先进的,未必没有市场,企业要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
- 任正非带领的华为人密切聚焦于通信行业尖端技术,从而确保在通信领域的每次技术变革中处于领先位置,占领行业发展的制高点,不断拓展华为的发展空间。
- 微语录
- 只有聚集,才能发现更加适合自己的机会,确保企业长盛不衰
"以客户为中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与常识
- 任正非
- 西方国家认为,最重要的是管理而不是技术;但在我们国家,很多人认为最重要的是技术。因此,在国内,重技术轻管理,重技术轻客户需求,还是比较普遍的。但主宰世界的是客户需求。我希望大家改变思维方式,要做工程商人,多一些商人味道,不仅仅是工程师。要完成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的伟大变革
- 客户需要的是一个综合解决方案,它可以是华为做得好的东西,也可以包括华为从外面买进来的东西,只要满足其需求。因此,公司提出了运营商解决方案、企业解决方案和消费者解决方案的概念,以这三个解决方案来引领研发的变革,这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研发变革
- 企业对竞争对手的关注要适度,不要为此而影响对客户的关注度,否则,企业的竞争力会因对客户关注不够而削弱
- 微语录
- 以客户为中心“是颠扑不破的市场真理与常识,企业在战略层面上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
活下去,永远是硬道理
- 任正非
- 对华为公司来讲,长期要的是如何活下去,寻找我们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活下去的基础是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结果是利润的获得以及企业的发展壮大。这是一个闭合循环
- 对于个人来讲,我没有远大的理想,我思考的是这两三年要干什么,如何干,才能活下去。我非常重视近期的管理进步,而不是远期的战略目标。活下去,永远是硬道理
- 近期的管理进步,必须有一个长远的目标方向,这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公司长远的发展方向是网络设备供应商,这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有了这个导向,我们抓近期的管理就不会迷失方向。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的近期发展和远期发展就不会产生矛盾,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得到升华,我们也就有生存的理由和生存的价值
- 一般来说,企业倒闭总会伴随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往往是领导层战略决策失误。这导致本来就有限的资源在配置上不合理,从而使企业成为一个吞噬与消耗资源的漏斗,最后导致关门大吉。 或许,任正非的那种极度贴近生活的务实感,与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有些联系。任正非出生于贵州贫困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出身贫寒,家中有7个兄弟姊妹,任正非排行老大。在回忆人生早期那段物质匮乏的生活经历时,任正非深情地说:“我们家当时是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如果不这样,总会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 “恐惧造就伟大,任何组织,包括个人,如果没有与你成长所相伴随的那种不安全感,那种始终追随着你的不安的影子,你可能就变得很放松,很悠闲。但是,这种放松跟休闲可能的结果是:在一个猝不及防的打击面前,你的安逸,你对危险的麻木,会导致组织快速地崩溃掉。”
- 微语录
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
- 任正非
- 贯彻“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的制度。追求管理不断地优化与改良,构筑与推动全面最佳化的有引导的自发的群众运动。 公司实行“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的制度。能提“大建议”的人已不是一般的员工了,也不用奖励;一般员工提“大建议”,我们不提倡,因为每个员工要做好本职工作。大的经营决策要有阶段的稳定性,不能每个阶段大家都不停地提意见。我们鼓励员工做“小改进”,将每个缺憾都弥补起来,公司也就有了进步。所以,我们提出“小改进大奖励”的制度,就是提倡大家做实
- 曾经有一名华为的新员工,刚入职不久,针对华为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洋洋洒洒地写了一万多字,通过部门领导交给了任正非。任正非在看后,对这封“万言书”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 当然,企业的发展既需要一大批人务实,从事具体性的工作,还需要有人务虚,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为此,华为内部有务虚和务实两套领导班子,只有少数高层才从事务虚工作,基层都要务实。务虚的人主要做四件事:一是树立企业发展目标,二是制定措施,三是评议和挑选干部,四是监督控制。
- 总的来说,务虚是开放的务虚,贯彻委员会民主决策制度;务实则要对务虚确定的目标去坚决实现。任正非认为,企业发展一定要“虚实结合”,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既有执行力,又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规划,从而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 相对于“大建议”来说,任正非认为“小改进”对企业发展尤为重要
- 任正非强调,创新也是一个永恒的过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如果员工在工作中都能减少一点失误或错误,订单处理的速度更快一点,整个业务的运行速度就会随之提升,从而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另外,任正非要求员工关注“小改进”,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大奖励”上。这是因为,企业有任职资格考评体系,员工的每一次“小改进”,都是向任职资格迈进一大步,只要做好了工作,按照考评体系,自然就会有好的奖励。
- 例子
- 一名员工叫杨玉岗,在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于1998年进入华为公司,被领导安排从事与电磁元件相关的工作。在工作中,杨玉岗发现,华为电源产品因某种电磁元件故障而运行不稳定,在市场上频频告急,一度造成某些地方的系统瘫痪,华为也因此而丧失了大量订单,经济损失巨大
- 这种情况下,领导将解决该电磁元件故障的任务交给了杨玉岗。经过不懈努力,杨玉岗成功地实现了对电磁元件的改进,使该电磁元件的市场故障率降为零,为华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每年节约成本100余万元。杨玉岗在“小改进”方面的事迹,受到了任正非的高度重视和赞扬
- 微语录
- “小改进“要作为企业的一项长远战略,坚持不懈;唯有如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稳健地提升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 任正非
- 我们后方配备的先进设备、优质资源,应该在前线一发现目标和机会时就能及时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支持,而不是拥有资源的人来指挥战争,拥兵自重。谁来呼唤炮火?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 基层作战单元在授权范围内,有权力直接呼唤炮火……我们机构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作战,作战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利润。平台的客户就是前方作战部队,作战部队不需要的,就是多余的……以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形成面向客户的铁三角作战单元,有效地提升了客户的信任,较深地理解了客户需求,关注良好、有效的交付和及时的回款
- 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EMT会议,EMT成员只是在会议结束后,推动决议的执行,他们叫首长负责制,也不能自称总部。机关干部和员工更不能以总部自称,发号施令,更不能要求前方的每一个小动作都必须向机关报告或经机关批准,否则,机关就会越做越大,越来越官僚
- 一线的作战,要从客户经理的单兵作战转变为小团队作战,而且客户经理要加强营销四要素(客户关系、解决方案、融资和回款条件以及交付)的综合能力,要提高做生意的能力;解决方案专家要一专多能,对自己不熟悉的专业领域要打通求助的渠道;交付专家要具备能与客户沟通清楚工程与服务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对后台的可承诺能力和交付流程的各个一节了如指掌
- 微语录
- 企业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就要优化组织流程,增强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
三分天下,华为必有其一
- 任正非
- 公司战略沙盘很快会给各级干部公布,每一个大数据流量的机会点,华为所占市场份额要在1/3左右,剩下的留给竞争对手。当我们抢不到大数据流量的机会点时,就会被边缘化、死亡;当我们全部占领大数据流量机会点时,也会是惰怠,也会是死亡
- 一个从无到有创建了华为,在带领华为发展的过程中,曾经担心华为经营不善而在无数个夜晚难以入眠,曾与员工们一起不分昼夜地工作,长期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常识不动摇,坚持“工者有其股”,个人股份仅占华为的1.42%,真正做到了“财散人聚”和“共同富裕”,在华为成功后将功劳归于众人,一个将企业、事业视作比自己生命还宝贵的任正非。
- 微语录
- 企业 要有战略目标,更要有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部署和务实精神,要激发全体员工进行集体奋斗
本文标题:华为管理法第1章——战略管理:只有战略聚集,才能有所突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swfctx.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