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急于责怪自己没什么进步,却无法及时意识到是策略出了问题。之后,我们又会重蹈覆辙,还幻想着能看到一些成效。可是问题在于,如果一种策略已经失败了好几次,那就该试试别的了。如果它不适合你,就算是适合别人,那也没有价值。
心里有无数个想法,一会儿想学习这个,一会儿想学习那个,看到别人优秀就很羡慕,自己也想变成很厉害的人,总是间歇性涌起改变人生的豪情壮志了,但却仿佛被困在原地无法行动,过了不久就又忘得一干二净……有一句话叫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
难道优秀的人真的天赋异禀?难道自己真的只能躺平当咸鱼?为什么一些事情我就是做不到呢?
怀揣着一种到底不能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我开始看各类认知提升和帮助成长的书籍,终于在这本《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看到了提升行动力的希望曙光。
从2.19阅读《微习惯》到2.27读完这本书,在书中我了解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
比如,人每天的行为有45%以上来自于习惯,而在大脑里负责习惯养成的两个部位“前额皮层-”和“基底神经节”,却扮演者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前额皮层是管理者,是对抗自动行为的防御武器,而基底神经节却是“模式探测器”,让人习惯常规的行为模式。正是由于这两者的存在,我们的大脑才习惯了稳定和节能,但是也有改变的可能。
比如,在行为变成习惯之前,起到激励作用的两个途径有“动力”和“意志力”。动力极容易收到人主观感受变化的影响,所以将其作为行动的激励途径是不可靠的,而意志力则是可靠的,意志力可以锻炼出来,还可以通过计划执行。但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因素会损耗一个人的意志力。会引起意志力损耗的五大因素是:努力程度、感知难度、主观疲劳、消极情绪、血糖水平。
微习惯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它只要求人做最低限度的努力,可以最大程度避开上述五大因素的干扰,减少意志力的消耗。同时,微习惯还会给人带来正念和自我效能感。
你确实可以在生活中取得进步,认为自己不行时缺乏逻辑的谬论,它之所以出现,正是因为你让自己相信你什么都做不了。
行动是征服消极情绪的最佳武器。迈出第一步会消灭恐惧,即使不是马上消灭,总有一天也会的。微习惯用一种感觉安全,给你力量的方式让你直面怀疑和恐惧。
那么,该如何运用微习惯策略,帮助自己提升行动力?总结一下,用微习惯彻底改变共有8步:
第1步:选择适合的微习惯和计划。注意一次培养的微习惯最好不要超过4个,2~3个是最合适。微习惯越多,超额完成的可能性就越低。不要设想最轻松的时候,要设想最困难最忙的时候还能完成某件事的可能性。
第2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第3步: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培养习惯的常见依据有两种,时间和行为方式。选择运用哪一种依据都取决于你(想要)的生活方式。
第4步: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你想更加幸福,享受成就感是让自己对生活满意的最有效的策略。
第5步: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当你想到某件事时,立刻把它写下来,此外,养成睡前检查的好习惯,不容易忘记。
第6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先完成微习惯,后面如果不想停止就继续下去,超额完成会带给自己更多成就感和更大进步。
第7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坚持的微习惯目标上,而不要对任务量抱有较高的期待。
第8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标志有:没有抵触情绪;该行为似乎做起来容易,不做反而更难;有身份认同感。
如果你超额完成了目标,你很了不起,但如果没有呢?你还是很了不起。不只是“好”,而是“了不起”。大脑很难改变,所以我们要庆祝每一次进步。
此外,践行微习惯还要注意8大规则,它们是:
1、绝不要自欺欺人:定最基础的目标即可,不要自己骗自己,表面定低目标,心里定高目标。
2、满意每一个进步:要满意,但别满足。相信行动优于动力,量变引起质变。
3、经常回报自己,尤其在完成微习惯之后:回报会激励你再次执行微习惯。
4、保持头脑清醒:始终坚持微习惯,在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中,注意警惕兴奋情绪和消极情绪,不要让动力变成自己的行动的源动力。
5、感到强烈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行动的步骤可以无限缩小,小到让自己毫不费力就可以行动。
6、提醒自己这件事很轻松:轻松去行动并相信微习惯的力量。
7、绝不要小看微步骤:找到看它的正确角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8、用多余精力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标:如果急于取得巨大进步,那就将精力投入超额完成任务中,大目标不如小行动。
以上便是我阅读本书的所感所得以及笔记摘录,希望能给予有缘看到本篇文章的读者些许帮助。
期待通过运用微习惯策略,我们都能变成更好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