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的提议需要很多人签字同意才有可能实行的时候,你拿着倡议书去找一个你的好朋友,你以为她会二话不说就支持你,可是,她问:“别人都签了吗?只有我一个人签岂不是太傻?”
其实,这就是我自己前不久遇到的事。当时我很生朋友的气,心想她太不够意思了。
看了《细节》这本书,我才明白,从众心理是太正常的一种行为。我不懂,才会自己的意愿达成不了,还盲目生朋友的气。其实那个提议是有很多人支持的,我应该先去找那些支持的人来签,其他人看见别人都签也就更容易签了。
很小的一件事,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就会有大不同的结果。
《细节》的副标题是《如何轻松影响他人》。里面介绍了50多种方法,就是教你如何在一些小细节上加点技巧,轻松影响别人,“四两拨千斤”,让结果更有效益。它的内容涉及职场守则、商业秘密、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有人说,这是一本只想自己偷偷读,不想让别人读的书。
《细节》的作者有三个,史蒂夫·马丁、诺瓦·戈尔茨坦、罗伯特·西奥迪尼,外国人的名字不好记。这三个人都是心理学家,也是研究“影响与说服”的理论与实践的行为科学家。
你是否听过一本书叫《影响力》?罗伯特·西奥迪尼就是那本书的作者,他曾在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协会担任主席。如今《影响力》已经被翻译成26种语言,畅销全球。
对常用的影响策略做一点点小改变就能带来更好的结果,这些影响力专家的工作意义非凡。
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已经有很多商家都在使用这些小技巧。比如,我们要出去吃饭,先上网查一下大众点评的评价;要去看电影,先上美团看看简介和猫眼的点评分数;想看书,到豆瓣上看看其他读者写的书评。我们会选择那些大家都说好的饭店去吃,看点评分数高的电影,读豆瓣评分高的书,因为,我们都有从众心理,大家都说好的,一定差不了。
我们在商场买衣服的时候,看见导购气质非凡,妆容精致,打扮得体,那她的推荐你总能听进去。如果导购看见你的气场强大,已经不敢说话,她根本不能对你发挥影响力,那么她的业绩也好不哪里去。其实,那个气质佳的导购无非是给我们了一个专业的印象,事实上也就是我们都会更信任权威。
善于利用从众心理和服从权威的心理,可以更好地提高说服力,增加商家的效益。
书里的50多个细节内容,很凌杂,但是也很实用,在不同的情境下,你可以试试书里的建议。
倒是有一点内容是真的影响了我。就是作者说到,我们经常会忽略对方的需求,就算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你也未必了解她,反而我们更了解那些新朋友。
放下书,我立刻给相识30多年的老朋友苏发了微信:“嗨,好久不见,你还好吧?”
苏是我的高中同学和密友,读大学的时候还经常写信,分享一些小秘密。后来各自工作,成家,生孩子,各忙各的生活。就算后来有了微信,竟然也是好久都不联系。
说到对老朋友的了解,忽然很是惊惶,这么久的老朋友,的确不能说了解了呢,她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烦恼和忧愁,应该是她的新朋友在帮忙化解了。而她,却是唯一一个每年我的生日会记得说“生日快乐”的人。
苏说:“以后常联系。”,是啊,有了新朋友不能忘记老朋友,大家还是要经常联络和交流,更新了解。
细节,帮助我们增加利益,也帮助我们珍惜值得珍惜的友谊。
《细节》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原来反感的别人有心机,却是对方在利用“说服科学”,我也不能一概而论说人家不好,只能怪自己笨。
我不想劝你去读书,只想问一句:如果对方已经学会使用而你还根本不知道,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