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年冯菊芬(十五)

少年冯菊芬(十五)

作者: 一杯老酒 | 来源:发表于2022-01-29 20:52 被阅读0次

十三,莽撞小鹿初闯怀

如果说,诗经开篇的《关睢》让冯菊芬再三吟咏,“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刚开始只是字面上的背诵,属于学生背诵课本的必修之课,属于一个学生应付老师验证效果的必须路径,那么忽然有一晚,她和邻居家陈姓同学玩耍的时候,听她说,家里不想让她继续上学了,想要为她找个婆家,她的母亲明天要她一起去相亲,男孩就是东边马小布庄上的,对方家庭条件一般,但是小伙子有一身力气,特别能干体力活。那个陈姓女孩一肚子不愿意,她不想那么小的年龄就把自己嫁出去,但是又不敢违抗她的父母。一个农村小女孩,在那样封建时代,不要说是无力抗争,就是在父母面前说个不字,往往就会遭至父母的逼婚。很多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走在秋虫唧唧回家的路上,冯菊芬想到自己的父母都是开明人士,虽然她的几个姐姐都是媒人介绍的,倒也是双方满意首肯的,才最终自愿嫁娶,那么她的如意郎君又会是谁?是啊,会是谁呢?同学王?不可能的,虽然王同学长的干净利索,然而他的性格不像一个男子汉,尤其是那一次,冯菊芬当场看到他被邻村一个男孩欺负,按照目测的身高和力气来看,王同学如果敢于挑战,那个男孩不一定就是他的对手,可他竟然自己认怂了不敢应战,这哪里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对决?冯菊芬心想,我要是一个男孩,别人来欺负我除非他有本事把我弄死了。不然的话,我还有一口气,也要和他拼到底。虽然这个号称“五姐”的冯菊芬,一般不会主动挑事儿,但是平时也没有谁去主动挑衅她,招惹她,毕竟冯菊芬出生的家庭有着良好家风,从小到大就受到父母仁德的宽怀教育和平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再说她的家族在大埠街,那可是有名的大户人家,那个敢去招惹麻烦呢?那个李姓同学?拉倒吧。人倒是豪爽,可就是一张口就是满嘴脏话,心思转了一大圈,忽然想到一个人。

这个人是谁呢?心思一旦与他沾边,就感觉一阵脸红心跳,小心脏突突跳的厉害。张鉴堂!没错,就是那个张鉴堂。那个和她舅奶一个庄上的张鉴堂,那个喊他母亲姑姑的张鉴堂。虽然他不是母亲亲侄儿,但也是母亲张氏家族的人,还有就是冯菊芬家后大岭有100多亩地,东边就是张鉴堂家的土地,平时冯菊芬也会和她母亲张氏抽空去后大岭转转,看看自家的庄稼长势如何,顺便看看天空,看看围绕她家土地周围的风景,还有她家东边与张井庄之间有一条南北路,往北可以直通前营村,然后有一条河流叫做鲁兰河,河岸北边就是黄川镇。而往南走,可以直通平明。

记得那一次凑巧了,冯菊芬的母亲和冯菊芬在自家地里查看庄稼,当她们母子俩走到东边的路上,一抬头就看见张鉴堂和他母亲也在自家地里查看庄稼,对于冯菊芬的母亲张氏而言,张鉴堂的母亲就是她娘家人,自然是特别亲切。而张鉴堂的母亲看到冯菊芬的母亲,那也是一样的亲切啊,毕竟站在她男人的角度,冯菊芬的母亲可是她家儿子张鉴堂的大姑,她的姐姐,何况最近几年经常接济她家。她们见面自然有聊不完的话题,而年龄相仿的冯菊芬和张鉴堂,也会聊着他(她)们之间对于学习,对于未来,对于周围社会的认知观念,一来二去就特别熟稔了,所以格外亲近。尤其是张鉴堂,一幅俊朗的外表下,一旦开口就会微笑,总是给人一种知书达礼的谦谦君子的风度,一想到这里,少年冯菊芬感觉自己的脸有点发烫了,她不知道一个少女怀春是什么感觉,但是从诗经关睢里,她似乎感悟出一种特别美好的情愫,这种情愫流过心灵溪流的时候,是深夜隔窗进入的一缕月光?还是一首情歌流淌过自己的心河?是五月麦收时节,母亲别在发簪上的那朵栀子花香?此刻,她抬头遥望苍穹,天空星光灿烂,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瞬间,附近周围的狗狗们,便会接二连三跟着起哄。就仿佛有一道夜色里看不见的闪电,呲溜一下从狗狗们面前穿过。

那一夜,少年冯菊芬平生第一次做了一个梦,感觉特别美妙!她从来没有看到自己故乡是如此美丽,恍恍惚惚中,她看到自己的故乡不光有鲤鱼井,还有青山绿水,还有缕缕炊烟,倒影着红彤彤的晚霞,看到了大埠街还有一条小河,那些潺潺流水,围绕在大埠街周围转着,一抬头她就看见了小河岸边的垂柳,犹如少女飘逸的长发,还有那一堤桃花,蜜蜂们忙碌着采蜜,她和她的表哥张鉴堂聊着没完没了的悄悄话……

直至一梦醒来,天已经大亮了,少年冯菊芬想着梦中的情景,不免有一阵羞涩掠过心头,这种感觉犹如小鹿撞怀,一阵又一阵的悸动,让她无法判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境出现?这样的梦境出现,到底是罪恶还是美好?她不敢与人分享,也不敢告诉她的母亲,一种无来由的烦恼,让她想起老师曾经教过她的纳兰性德的一首词《醉桃园》:“斜风细雨正霏霏,画簾拖地垂。屏山几曲篆香微。闲庭柳絮飞。新绿密,乱红稀。乳燕残日啼。馀寒欲透缕金衣,落花郎未归。”就这样,她把一个少女的心事,悄然掩藏在自己的心灵深处。

相关文章

  • 少年冯菊芬(十五)

    十三,莽撞小鹿初闯怀 如果说,诗经开篇的《关睢》让冯菊芬再三吟咏,“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

  • 少年冯菊芬(十七)

    十五,曙光一缕似春潮 1924年的冬天,在人们的苦苦巴望中,走进腊月,流行于城里和乡村的传统腊八节,也就是腊月初八...

  • 少年冯菊芬(十九)

    十七,二八芳华初嫁人 民国时期,按照《民法.亲属编》中提出:“早婚足以弱种”,所以政府不提倡早婚早育。那个时候其实...

  • 少年冯菊芬(二十)

    十八,决意革命如磐石 张鉴堂他们离开大埠街以后,这个地区的革命火种就已经被点燃了,而远在南京的张鉴堂他们,起初住在...

  • 少年冯菊芬(十八)

    十六,聆听时局心洞朗 坐火车大约20分钟后,冯菊芬一家人到达牛山车站,考虑到步行去博望佛陀祠路程比较远,他(她)们...

  • 少年冯菊芬(十一)

    十,轰然倒塌的神灵 明末清初的大埠街,想必与全国农村一样,由于贫穷,更由于农民们没有文化,加上几千年来封建迷信思想...

  • 少年冯菊芬(十二)

    十,法师慈悲开启蒙 1924年2月16日,也就是民国13年,已是商贾云集的大埠街上,当天恰是逢集日,附近周边的小商...

  • 少年冯菊芬(二)

    他快速的打开前门,穿过过道,奔向东厢房。急切的掀开门帘,推开内门,接生婆侧眼一看是主人进来了,“三爷,夫人马上就要...

  • 少年冯菊芬(四)

    三,两只绣花书包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小菊芬很快到了八岁的年纪。按理说,民国初年,人们绝大多数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

  • 少年冯菊芬(五)

    四,百家姓上独尊冯 有一天,范老师又给她们俩讲起了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冯菊芬扑闪着一双大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冯菊芬(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uf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