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一个小小的契机,会带给你一个长长的过往。比如就像是好一段时间没有进图书馆了,今天只是想在烈日下寻得一丝凉爽,却在这里我找到了两年前就想看的一本书——《人间卧底》,作者是画家、摄影家马良。
文/星絮这几年我几乎很少追着去读书,但这本《人间卧底》我却连着两个晚上读完了。可能因为一是和作者有过几次见面,那是在画家朋友的画展上和她的郊外画室里。知道马良那时正如火如荼地忙着他的木偶剧《爸爸的时光机》,二是因为我和作者差不多的年纪,而且都是出生在上海,也在这座城里长大,生活。
《人间卧底》是一部散文集,在这些文字里,仿佛我也找到了自己长长的过往,只不过,相较于作者,无论是经历还是思想,我都只是一杯白开水。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值得被忆起的,不管它是丰富的还是平淡的,是艰涩的还是快乐的,即使参杂着五味,它也是长大成人的第一步。孩提时每一个细细碎碎里,都如同藏着一味珍贵的药材,后来上学读书,接触到了这个世界和人,就如同添加了药引子。成人以后,配伍完好的药,就应该可以疗愈自己,并且慢慢地调和自己以后的岁月。这是我读这本书后的一个想法。
摄影时的马良散文贵在真情实感,成长的点点滴滴都在作者笔下流露出来。更可贵的是,以作者现在的年纪,还能回到儿时,仿佛瞪大一双童稚的眼睛,探究他看到的一切,他的周遭,遇到的人、碰到的事。那个孩子是多么矮小又多么敏感,满心都是他自己简单的世界,而这个复杂的世界给了他无数的困惑和意外,让他觉得这个小脑袋远远不够使。
多么庆幸,搞文艺的父母,在物质贫乏的年代,给予了作者无尽宽厚和仁慈的精神食粮,让幼小的心灵没有因为分数或者写作业而惨遭鞭挞和责罚,从而让他仍能踮起脚跟,透过一切避障,望一望这个纷扰的世界;在课外书籍的阅读里,在画画里找到属于他自己平静轻松的一隅,虽然也有忧伤、无奈,却藉此滋养了他的心灵,随着他的身体一起长大。
是啊,我们都曾经渴望长大,渴望有力量和这个世界暗地里较把劲,像一个威武的老大一般扛起一点责任和道义,未了却发现无论长得多大,能抗住的不过是自己起码的安身立命,以及在生命谢幕之前,各个时段的角色不要有太多的遗憾,仅此而已。
我读《人间卧底》,感觉他和我是几十年前未曾相识的玩伴,在平行的空间里,独自精彩地上演着他的大戏,咚咚咚锵锵锵地震耳发聩。在《亲爱的爸爸》里,分明体会到什么是最绵长持久的爱,在现世的因缘里相伴相随、不离不弃,而作者也始终践行着“父母在,不远游”;在《三个疯子》和《代价》里,我感受到世道的艰辛。有时天地的巨变就在身边悄然而至,再迟钝,早晚也会在脑盘里重启;《人生卧底》里,不错,在悲伤失意的经历里,活着,我们以为是末日般难捱,一旦走过依然是云淡风轻,作者反而升起了感恩的心。所以他说,无论成败,不动声色就好,活在世间,像个卧底。《痰盂上的先知》怎要不忍俊不禁,光着屁股蛋的幼童,竟会在那个静静的午后,隐约地感觉到将来的生命里,一定有些事情是很难办的。
《人间卧底》的作者马良是的,就如作者自己说,他来过我儿时的每一个梦,怎么不是呢?他说最好的人生就是在少年时期就很老了,有一颗多愁善感、满是抬头纹的心,然后他慢慢长大,慢慢变得越来越年轻。
这便是我敬佩作者的地方,他文字里的那些人、那些地方、儿时的经历我多少是熟悉的,然而随着懵懂而流失,一旦想起就有莫名的惊慌失措,那些属于我的岁月呢?而作者却把那些珍贵过往一一拽回,老老实实写在纸上、画在画里。而且一颗敏感不繁杂的心藏在少年的稚拙里,在岁月的斗转星移里,虽然有了一张老脸,在那些文字和绘画里的,依然是一颗赤子的心。
马良无疑是个有才华的创作者,其实这个世界不缺才华横溢的人,缺少的是有才华却依然简单通透。马良仍然喜欢去做一些看来是笨笨的蠢事,他的世界不求什么捷径速成,哪怕他成了耋耋老者,依然还有颗少年的心,这当然是最好的人生了。无怪乎当我两年前听到他朗诵诗、用电子合成器打鼓以及他制作木偶剧的经历片段,他一直是少年人的激昂和投入,所有的经历全部是他生活的养分。
书末,有马良四十来年的人生体悟:年轻时候总觉得世界欠我的,骂骂咧咧看什么都不顺眼,后来渐渐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也明白了命不该得的彻底没戏了。如今这两不相欠的年纪也该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了,把位置空给那些刚成长起来的愤怒的人,我们则该改扮些和颜悦色的角色了。
说得太好了。在这个喊打喊杀的年轻人主宰的世界里,我们该退于一隅,观赏别人的人生大戏。留下真诚和不变的赤子之心,做个热情的蠢货,给这个无情的世界添上几许浪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