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少安,他对润叶是怎样的感情呢?
少年时,少安充当着润叶的守护英雄,谁敢欺负润叶,他冲上去就是一顿暴打。长大后,他自觉和润叶不是一个阶层的人,也就自觉地和润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当得知润叶的心意之后,他的第一反应是感动,幸福中夹杂着矛盾,然后,他选择了逃避。
少安究竟爱不爱润叶呢?应该是爱着的吧?相比于润叶,少安更现实,也更理智。
少安的逃避,对润叶来说很无情,很残酷。可想想少安对家里人的无私奉献,想想他在家庭的顶梁柱作用,想想他的实际处境,我们又怎能忍心责怪他呢?
少安做任何事都优先考虑自己的家人。他十三岁就辍学回家,就为了帮助父母撑起这个家,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家境的贫困不允许他哪怕有一点点放纵自己的情感。他承受不起润叶的这份深爱。
润叶家境好,自己又是吃公家粮的小学教师。少安一个成天在土地里刨食的穷苦农民,每天还要为吃饱穿暖而愁肠百结,如果和润叶在一起,他有什么能给润叶呢?他如何让润叶幸福呢?
虽说爱情不能用物质来衡量,可居家过日子,总得吃饭穿衣吧。俗话说,谈钱伤感情,同理,谈感情也伤钱啊。
这不仅仅是自卑心作祟的事,这是实实在在的生存问题。在那样一个年代,那样一个大环境里,孙少安就是有天大的本事,拼尽全力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
善良如少安,又怎能让润叶跟着他受苦?可要他亲口对润叶说出绝情的话,他又于心不忍。因此,他只有躲起来,用逃避向润叶表明自己的态度。
听说山西有不要彩礼的媳妇,孙少安就去了山西。而且,在见到秀莲的那一刻,少安就喜欢上秀莲了,他打心眼里认定,他孙少安就该娶这样的媳妇,秀莲才是他要的那个跟他过日子的人。
于是,少安克服一切困难(没钱借钱、没窑借窑,没粮借粮……),欢天喜地地把秀莲娶回了家,两人同心协力,过上了贫穷却幸福的生活。
这,对于润叶,何其残忍?
可我们又怎能怪少安呢?他不过是对自己、对生活有着清醒的认识。相比于衣食无忧的润叶,少安必须优先考虑严酷的生存问题。他身上还担着孙家一大家子人呢。
另一边,润叶却迟迟无法放下少安,她的痴情和执着深深地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李向前。
这就像有一首歌里唱的那样:“爱我的人为我付出一切,我却为我爱的人流泪狂乱心碎,爱与被爱同样受罪”。
好在,润叶最终醒悟了过来,不再执着于对少安的痴情,接受并一心一意地照顾着向前,两个人过上了自己平静而幸福的小日子。
生活,终究没有辜负这位温柔、善良的女人。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起即觉,觉之即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