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忆中最美好的事物,现实中永不能再现

记忆中最美好的事物,现实中永不能再现

作者: 范赴汤 | 来源:发表于2016-07-13 00:40 被阅读0次

其实昨天的文章意犹未尽,因为童年的我时常处于饿肚子的状态,所以食物对我的意义非同寻常,那么除了填饱肚子,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让我终生铭记呢?

Absolutely!

劳动人民的智慧从来都不可小觑,有饭吃一切只是等闲,没饭吃能让地球天翻地覆。虽然我已经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劳动人民,但我仍然是无产者啊,而且我固执地认为我继承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加之后天所受巨大影响,所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早就开启了创造性的旅程。

当然,首先我们得感谢古人发现了火,可以使我们不必再为这个操心,我们要做的只是兜里揣盒火柴,然后勇敢地走向田野。

我们很容易就从田野中获得了想要的一切,但是,我们并未被胜利的果实冲昏头脑,也没有盲目地胡吃海塞,我们很自然地划分出主食和野味,并且创造性地搭配上了水果。水果又从哪里来?

当然是果园。

那时我们村东和村西都有大片的果园,苹果,葡萄,毛桃和杏,有的还在园里套种了甜瓜、脆瓜、西瓜、大葱、大蒜等等,可谓锦上添花,我们轻松地越过壕沟,小心地钻过篱笆,胡乱摘些熟透的瓜果,用衣服裹了就跑,真比兔子还快。

因为谁要跑得稍慢,很可能就被抓个现形,轻则挨一顿胖揍,重则挨一顿胖揍再扭送家长,然后再挨家长一顿胖揍,并被逼发下永不再犯的誓言。

但我们很快就会把誓言抛诸脑后。

实际上,这屡教不改的恶习直到上了初中才顿然收敛,并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逐渐销声匿迹。

在此之前,我们依然人手一盒火柴,随时装备烧烤遇到的一切。

那么,我们究竟都烤了些什么呢?

夏天烤的最多的是麦子,这算主食自不必说。此外,地里河里都大有可烤,刨地瓜,逮蚂蚱,捞鱼摸虾抠螃蟹,甚至青蛙和田鼠我们也烤过,不过那一般要等到秋天,烤过玉米和花生之后了。到那时,我们还会带上铁锹到地里挖田鼠。

挖田鼠可是门学问,要先得找到鼠洞的气眼,那是它们的通风口,但也能做紧急逃生通道,必须把气眼堵死,才能沿着主洞一路往下挖,中间会有几次转折,那是聪明的田鼠防备雨水倒灌的建筑技巧,不必在意。再挖,鼠洞一般会出现两条分叉,一条通向粮仓,一条通向炕头。有的田鼠比较勤快,可能不只一个粮仓,这时就会有好几条分叉,诀窍就是把其余的堵死,永远只沿着一条往下挖,一直到底。

挖田鼠是我们最愿意干的事,不但能够近距离观察田鼠的洞穴,还能收获很多粮食——你肯定想象不到,有的时候一个鼠洞能挖出将近一麻袋粮食。

我们因此会得到家长的夸奖,粮食运回家里晾晒、挑拣,再磨成面给人吃是不行的,但可以卖掉或者换大米,换油条,那时的油条同样是人间美味。

此外我们也常去豆地。大豆收割之后,地里散满落叶,翻开落叶能捡到两寸长的豆虫,色泽金黄,膘肥体壮,皮虽老迈,但肉质细嫩,在火上一烤会瞬间膨胀起来,空气中则飘满蛋白质的焦香。

至于粘知了,掏鸟蛋,更是我们的保留节目,那时的孩子没有一个不是爬树的好手。

说真的,回首田野中的童年,我很难想出有什么是我们没有烤过的,我们好像真的很想把一切都投入火中,看看会是什么结果?而我根本就分不清到底是出于好奇、恶作剧还是饥饿使然,我们认为自己扮演了老到的农夫,或经验丰富的猎人,但在大人们眼中,很可能是一只只讨厌的小狗仔——

明明咬不到什么,却呲牙咧嘴地吠个不停。

最终我们为什么放弃了田野?

我想,是因为我们终于开始长大了,一个有了个头的少年终日在田野间游荡是非常奇怪的事,而且,农民虽然每年收入不多,但农民永远最善积累,或者说是节省,那时各个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有所好转,我们渐渐远离了身体中的饥饿感,开始转向精神层面了。

但我们的精神极度匮乏,且无处觅食。

我们的小学是两村合办的,我们的初中是乡办的,我们只有简陋的教室和黄土夯成的操场,没有阅览室也不可能有图书馆,书对我们来说是绝对的奢侈品,音乐或绘画更是不可想象之物。

我们的一切来源其实只有教师宿舍的小卖部。

我想任何学校的小卖部可能都具备这样的功能,即除了卖瓜子饮料矿泉水,香烟啤酒火腿肠之外,还租书。

我就是在初中开启了疯狂而漫长的阅读时代。

你或许能够猜到,我读的全都是武侠小说,金古温黄梁无一漏网。并非我不想读《小王子》,并非我不想读《柳林风声》,也并非我不想读《长腿叔叔》或《夏洛的网》,问题是我读不到。如果有一丝机会,我是说如果仅仅有那么一丝机会,我们能读到的顶多也只能是《三国演义》或《水浒传》这类中国古典名著,怎么可能读到外国文学中的经典呢?我们没有钱,没有见识,更没有互联网,我们只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学校周边的通用货币——饭票。

我的书就全部是用饭票租来的。

那时候一本书的租金通常是一天两毛,这是我们学校食堂一个馒头的价钱,但还有个前提,每本要五块钱押金,于是我开始攒。或许得益于童年挨饿的基础,每顿少吃个馒头并不觉得有多难受,不能读书才叫人心痒难耐——我从劳动人民身上学会的积累技能终于派上了用场。

不过这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白天几乎没有时间看闲书,上课更是万万不敢,挨揍倒是小事,万一被老师抓到书可就没收了,押金打了水漂是我们万万承受不起的。所以我还得攒出电钱。

我说的电其实是指蜡烛,手电筒虽然有其核心竞争力,即可以一躺下便可以蒙在被窝里开看,完全不惧老师的窥探,但电池的消耗太快,远远不是我能承受的,所以我只买蜡烛,一根就能点半宿,差不多能支撑起两本书的长度。

当然,单打独斗并非长久之计,彻夜长读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否则就算人熬得住,饭票也熬不住,所以老书虫都深谙蹭书之道,实际上,那时的小伙伴之间常常都有蹭书的情谊。但蹭来的书时间紧,任务重,后面还有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排队等,你怎么好意思细嚼慢咽?于是也只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但这显然不过瘾,而我始终不是个能速读的人,所以我最常用的办法是让别人先睹为快,这会使小伙伴多少有些感激之情,因此总能匀我半截蜡烛,但我也每每因此排到了后半夜——熟睡中,猛不丁地就会有一只手把我拍醒。

“到你了,还看不看?”

“看!”

我顿时精神一振,同时不忘腆着脸说:“蜡烛也给我吧?”

“操!”

小伙伴已进入黑甜梦乡。

我扭头看一眼窗外的如墨夜色,知道时间还早,心里顿时踏实无比,刚刚被惊醒的感觉还没分清是恼怒还是惊喜,已全然忘记,只顾就着微弱的烛光进入瑰丽多彩的世界,直至东方破晓。

(图片全部转自网络)

相关文章

  • 记忆中最美好的事物,现实中永不能再现

    其实昨天的文章意犹未尽,因为童年的我时常处于饿肚子的状态,所以食物对我的意义非同寻常,那么除了填饱肚子,有没有什么...

  • 记忆中的味道

    文/美峰 578 2020.8.22 记忆中味道,总是那么美好,那么耐人寻味,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再现的美好。 今...

  • 三行诗

    美好的事物是不能去见的 我不愿打扰 对你的记忆

  • 你与他

    那些在他的美好记忆中的你 只属于他的记忆 与现实的你无关 就如同你记忆中的他 你想象中的他美好的样子 都与现实中的...

  • 有关哲学

    在柏拉图的理论中,现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是那些我们用理性来思索的事物,但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现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

  • 安瑟伦的上帝存在论证明及缺陷

    安瑟伦的论证: 1. 事物要么存在于现实中,要么存在于想象中。2.上帝是最美好的事物。3.“想象中的”“某一美好事...

  • 遇见她

    文|胥永强 生命中,总会发生刻骨铭心的故事。记忆在岁月中渐渐遗忘。现实中的人期待美好的明天,思绪永不停息地捕捉一幕...

  • 给终于平和的自己

    从去年十月到现在,不到四个月,从混乱心碎茫然无措到心如止水,我看到了很多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东西,那些以为的美好碎了...

  • 有意训练工作记忆能力(卫兵读心理学笔记9)

    我们通常了解的“记忆”,是指“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的过程”。这里说的“事物”含义是广...

  • 心理学导论笔记6——记忆

    一、记忆概述 1、记忆的含义 (1)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存、再现的心理过程,即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中最美好的事物,现实中永不能再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wl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