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武汉市书城路中学703班 张知博
乾元二年(759)秋天,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我为了生计,无奈弃官,离开了我赖以施展政治抱负的长安。
第二年春天,在的亲友的帮助下,我在成都涴花溪盖了一所著名的“草堂”,从此我也算是有了一个栖身之所。在这里,我可能与政治再无瓜葛,但却能填饱肚子,为了家人妻儿,也只能这样了。就这样,我暂时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可是好景不长,这短暂的平静被8月的一场大雨所打破。在那场大风大雨之下,我的茅草屋被摧残得摇摇欲坠,最后屋顶上的几层茅草也被狂风卷走,飘向了空中散落了一地,正当我打算过去捡回来时,几个孩童从竹林中冲了出来,很快就将茅草都抱走了。妻子看到后,想要过去抢回来,我拦住她说:“算了,连我这样做过官的人都过得这么贫苦,更别提普通老百姓了,他们抢茅草也是为了抵御风寒,罢了罢了。”
到了晚上,风终于停了,雨还在下着,屋里昏暗的烛光在跳动着,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而没有了屋顶的茅屋在雨水的浇灌下,更显得破旧不堪,屋里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我们一家人只能蜷缩在床上。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睡得不太安稳的儿子一个转身把被子给蹬破了,本来就不大的被子更不够三个人盖了。在这样的雨中,我就更睡不着了,于是起身穿好衣服,走到了门外。
站在门外,我一脸愁容的看着越下越大的雨,更加惆怅了,我闭上了眼,恍惚间仿佛看见了晴空万里,仿佛看见了大唐盛世,人民安居乐业,一片祥和!突然一滴雨水打在了我脸上,让我清醒了过来:太平盛世何时才能再现,人们何时能够住在温暖宽敞的房屋里,可以不畏严寒,可以不为生计发愁啊!到那个时候,就算是我这茅屋再被秋风所破,我受冻也心甘情愿!
点评:改写要不失去原意,但又要有所创新,这需要对原著有准确的理解,从知博同学的改写来看,他已经对杜甫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和心绪有了充分的了解,所以相关信息在改写时都加入进去了。同时,作者还加入了原文中没有的很多细节进去了,这种改写合情合理,十分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