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悦读: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2)
文|张爱敏
老师对孩子的引领和指导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他们也应该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定——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氛围中发展自己所需要的技能。——简.尼尔森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爱护儿童敏感的心灵。
为了关怀儿童,不仅要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还要学会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把他们的忧伤、焦虑和为之激动的事情统统装在自己的心里。也就是像俗话所说的那样要“设身处地”。
从此以后我懂得了,教育者不应该是一个不动感情的,只按着某些具有抽象公正性的条条办事的审判官。
教育者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和孩子们一样对周围事物有喜怒哀乐反应的人。
一个真正的教师有时也会因一时不慎而犯急躁,但只要他是出于好心,孩子们是会谅解的。但是孩子们对教师冷若冰霜的不动感情的态度和冗长的说教,对他们总想站得比孩子们高一头而不为他们的事情动心的态度是从来不谅解的。
随着我对儿童内心世界不断深入的探讨,随着我逐渐学会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我越来越明确了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真理:在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应伤害他们心灵深处最敏感的地方一人的自尊感。
不恰当的,没有分寸的关心,如果伤害了儿童的人格、自尊和自豪感,那么也会像直接的侮辱一样刺伤儿童的心灵。
教师对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和所提出的每一个意见都应该慎重从事,考虑再三。
儿童的心是敏感的,这颗心可以吸收一好的东西。如果教师能引导儿童向好的榜样学习,启发TM效仿一切好的东西,那么儿童身上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可以不经过任何痛苦地,也就是不使儿童心灵受到伤害,不使他们感到委屈地自然消失。
要想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面貌,必须发展并巩固儿童自我尊重的感情,任何一个考虑问题较深的教师都知道,每一个学生,哪怕一年级的小学生,如果他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印象比自己的实际表现坏,他的自尊心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相反地,如果儿童不仅知而且体会到教室和集体对他个人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
也就是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努力提高道德水平的积极性。反之,如果儿童自己不想学号,那么任何一个教育者也无法硬让好的东西在儿童心里生根。
因此,只有教师和集体都首先看到儿童身上的优点的地方,才可能出现这种积极向上的热忱。
对儿童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不是原谅他们的一切缺点和错误,也不是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毫无休止的说教。不认真考虑儿童今后前途的一味的善心,实际上等于对他们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真正无微不至的关怀,应该是培养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并不断地使这些品质得到巩固。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深知,没有哪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一切坏的东西总是会使儿童感到苦恼、难受的,但是年幼的儿童还不善于把自己的精力引入正轨。一个爱护儿童的细心敏锐的教师就应该在这方面予以帮助。
因此,作为教师让我们做一个培养儿童优秀品质的创新者吧!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像果园的园丁精心地照看嫁接到野生植物上的果树,爱护它的每一枝、每一叶那样,爱护和保持孩子们身上的一切好品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去揭穿儿童的不好的、错误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所有缺点公诸于众,而应当让儿童发挥内在的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的缺点。让集体看到的首先是每个儿童的优点,这才是育人的艺术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