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与木棉

作者: 終日忙碌 | 来源:发表于2018-05-26 00:33 被阅读37次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想到最理想的爱情,就想到了钱钟书和杨绛。一个是那高大挺拔的橡树,另一个就是那有着红硕花朵的木棉。两个人在文学界翻译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在专业造诣上,可谓是旗鼓相当。

橡树与木棉

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几十年相濡以沫文风氤氲的生活。这些在两位的笔下,淡淡写来,却让人为之动容。

钱先生出生于传统家庭,出国留学前于家务一道束手无策。就是这样的钱先生,在他俩同去英国留学期间,跟同学学会了做英式早餐,第一次搬了有厨房的家以后,就大显身手做一頓美味的早餐,並为杨绛先生将早餐奉至床头。从此以后除了钱先生生病,除了在大家庭里生活的时候,他都会坚持为杨绛做早餐。乃至六十多岁第一次会划火柴,也是为了为夫人做早餐。

而杨绛先生虽出生于新式家庭,但是自幼有人照顾,在与钱先生一同出国留学前,也是不会做饭的,到了英国,为了钱先生的中国胃,以及其他原因,特意搬出包餐的寓所,租了有厨房的住所,从头开始摸索厨艺,在异国他乡,缺少材料的情况下,想办法做出了钱先生甚为满意的中国菜。

到了钱先生写作《围城》之时,正是日军侵占上海之时,内外交困,钱先生提出要写围城,尽管当时生活艰难,杨绛先生仍然身体力行支持他,自己做家庭教师,代课老师,兼写剧本,还要劈柴生火洗衣做饭,甘愿做灶下婢,只为钱先生能安心著书立说。

橡树与木棉

年轻时互相照拂,在两人年过半百,全国浩劫的年代,两人互相维护对方,不离不弃。

曾经有人贴出大字报,‘揭发’钱钟书先生。杨先生就亲自在这张大字报边上贴出她自己署名的一张小字报,明确申明大字报所说的‘绝无此事’。造反派大喊钱先生是造反派,杨先生就敲锣喊的更大声:‘钱钟书就不是造反派!’

后来有人辱骂二位的女儿,杨先生处于本能反击,反遭人殴打,钱先生当时已60多岁了,听到声音从房内奔出,操起厚木板对抗打人者,杨先生赶忙拉起他躲入房内,避其锋芒。

两人都下放到干校时,一日遇风雨,无法进行集体活动,杨先生便风雨兼程地去看钱先生,及至花了平时几倍的时间到了钱先生处,只为看了钱先生一眼,又得匆匆冒雨而返。

橡树与木棉

两个人爱好相近,都是嗜书之人,无论年轻时在国外求学,还是老年后功成名就,两人都能静静的在书房两头各执一卷,徜徉书海。两人的女儿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也成为一代名师。

钱先生写围城时,每每将稿纸给杨先生看,杨先生看了便发笑,钱先生也一起笑,两人虽不发一语,仍心意相通。

两人的性格又有些互补。钱先生不爱活动,杨先生喜欢游历,在清华求学期间她拉着钱先生逛遍了北京名胜,在国外求学又是她拉着钱先生‘探险’,从而找到带厨房的寓所。

钱先生素来有‘痴’名,在睡熟的妻子女儿身上用浓墨画图,杨先生并不嗔怪,只护着他的孩子气。钱先生养的猫与隔壁林徽因女士的爱猫打架,不是人家的对手,钱先生便特备长竹竿一支,以便给自家猫儿报仇。杨先生怕两家伤了和气,引用钱先生自己的话劝慰。

钱先生在《围城》援引法文句子:婚姻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但如果是像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这样的围城,我相信里面的人也不愿意出来了。

与其羡慕两位的爱情,不如提升自己,让自己保有经济和精神的独立,遇到对的那个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守护好自己的爱情,把自己的感情也经营成最好的爱情。

                      —写在杨绛先生逝世2周年

相关文章

  • 木棉与橡树

    听着风 沐着雨 慢慢的熟悉 根紧握 叶相触 永远地相依 不愿鸟儿般的蔽荫 不愿凌霄花般的攀援 惟愿风雨共济 在这天...

  • 橡树与木棉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想到最理想的爱情,就想到了钱钟书和杨绛。一个是那高大挺...

  • 木棉与橡树

    好的爱情才敢于像平行线,各有轨迹,彼此守望。 不光是打破了毕业就分手的魔咒,Zack和Yvonne在出国读研的这条...

  • 橡树与木棉

    1.爱是付出,喜欢是占有 2.渴望李敖大师的“只爱一点点” 3.最好的爱情是:我爱你,恰好你就在我身旁! 4.我知...

  • 木棉与橡树

    我不知道我是什么,从我有意识起我就在这,我能看到、听到周围的一切,却触碰不了,但我不觉得寂寞,因为一棵橡树苗...

  • 木棉与橡树

    明明照片里的你笑的比我还快乐,可为什么你转身的背影,那么决绝。 明明过去岁月中我也被你小心的放在记忆力,可为什么你...

  • 橡树与木棉

    兰因,覆雪而下。 我满饮七杯,将你种下。 期年的我,是棵橡树。 在一个落雪的日子,会有一个生灵至此。 他拨开白衣,...

  • 木棉与橡树

    不知何时看到一句话 木棉与橡树并肩而立 一起抵抗来自外界的风雨 一起承接着阳光雨露 记得初看到时候 莫名产生一种羡...

  • 木棉之约

    对木棉的早期印象,来自舒婷的《致橡树》。 文中的木棉,是以树的形象与高大的橡树站在一起的,我曾在心中描摹过木棉的外...

  • 木棉对橡树说——我爱你

    木棉对橡树的告白,深情而又真挚;木棉对橡树的爱,热烈而坚贞。不做卑微的跟随,谄媚的衬托,只愿与你比肩而立、共担风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橡树与木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yp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