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我喜欢的一位作家。
他的作品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写有小说(长篇、中篇、短篇均有)、传记、杂文等,首当其冲、闻名遐迩的作品就是《百年孤独》,这部作品难读难懂,写尽人性的孤独与虚空。
当然,其他作品也各有千秋。每个人的喜好不同,都有着自己的偏好和感悟。就我而言,目前已看过他的大部分作品,一直以来就想聊聊这些作品带来的个人感受。
我看过的作品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族长的秋天》《活着是为了讲述》《爱情和其他魔鬼》《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枯枝败叶》《苦妓回忆录》《恶时辰》《蓝狗的眼睛》《番石榴飘香》。
在这些作品里,我最喜爱的就是《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其次是《族长的秋天》《活着是为了讲述》《爱情和其他魔鬼》,其余的认为看过一遍就行,不会花时间再次阅读了。
有些作家的作品多而广,有些作家出品少而精。
一个处于文学之巅的作家,能有少数几部流传百世的作品就已弥足珍贵。大部分鼎鼎有名的作家,一生中可能写过多部作品。在成名之前,有些作品仅仅作为他本人文笔的练习和积累,待到思想造诣、文学功底厚积薄发之时,借助某部作品一举成名则不在话下。
当然,也有例外,出品少而精的像亚当•斯密,一生竭尽所能只创作了两部作品:《国富论》《道德情操论》。他终其一生都在不停修订这两部作品,《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都是重量级的作品,均成为他一生最显著的学术见证。
还有,像胡安•鲁尔福这位墨西哥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让马尔克斯痴狂并倒背如流。这部备受马尔克斯推荐和喜爱的作品,牢牢奠定了胡安•鲁尔福在拉美文学中的地位,而作者本人在这部小说问世后就此封笔,不再写作。
作为读者,在选书方面也要有祛魅心态,不能一昧迷信别人推荐的作家和作品,要培养自己的判断、挑选能力。跟随自己的内心,相信经过大量的积累,会越来越了解到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书,欣赏什么风格的作家的。
扯远了,言归正传,继续聊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吧。
加西亚·马尔克斯最让人熟悉并了解的也许是《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两部小说也是我的最爱,已经反复精读多遍。
01经典之作,个人最爱的两部作品
1.《百年孤独》
个人很爱的一本书,已读五遍。
一个历经七代人的大家族,故事庞杂丰富,充满了想象力,人物关系复杂,塑造的众多人物性格鲜明生动,生动刻画出人性的孤独感和历史轮回的沧桑感。
每次阅读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这是一部值得收藏的作品。
2.《霍乱时期的爱情》
这是一部关于人世间爱情的百科全书,让我们了解到:爱情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不分年龄大小,没有高低贵贱,只在乎双方的爱。
小说以阿里萨与费尔明娜•达萨的爱情为主线,以阿里萨与其他数目众多的女性之爱为辅线。小说描写了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爱情,有些爱情可能看起来匪夷所思,但你只需要对他们的故事和背景多了解一点点,也许你就能理解:人世间所有的感情都有它合理存在的理由,也有着归属于当事人本身的独特魅力与温情。
阿里萨与费尔明娜•达萨的曲折爱情,从青春时代的萌发到从理想回归现实的决裂断线,阿里萨坚持了五十多年。在费尔明娜丧夫后,阿里萨重新走近她,追求她,直到费尔明娜对自己多年的婚姻生活进行了深度的回望与自省。在她看来,一直到原以为坐等死亡的年龄,以往的爱情会一笔勾销,没想到还能从头再来。这是一份难得的幸运与幸福。
最终,两人踏上了“新忠诚号”的旅途,跨越五十多年的温情牵手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
这是一部让人手不释卷的作品。
02颇具魅力,个人也比较喜欢的作品
1.《族长的秋天》
看第三遍时已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有种登峰造极的文学美感。小说中各种场景的奇思妙想揉杂在一块,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望的、入骨的孤独感和宿命感。
故事中的族长是一个极其贪恋权力的人,看似无所不能,最终却一无所有。
至高无上的权力欲不断膨胀,随影而来的就是高处不胜寒,付出的代价则是逐渐丧失信任别人的能力,活得没有一个朋友,他的生活里唯独剩下了欺骗与阴谋;丧失爱人的能力,到最后,他那唯一的、合法的妻子的名字,也如下水道的流水,彻底消失于他的记忆里了。直至当权末期,活得只剩孤身一人的族长彻底陷入了孤独的深渊与无尽的虚空。
这是“孤独专业户”马尔克斯继《百年孤独》后的又一部作品。
2.《活着是为了讲述》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自传录,很值得一看。他的人生经历极其丰富坎坷,甚至可以称得上富有传奇色彩。
作者在这部作品里,回忆了外祖父外祖母对他的影响,自己父母的爱情经历,家里陆续生养十来个弟妹的故事;并讲述了作者本人的学习经历与逐渐走上文学之路的过程。当然,他也坦诚地描述了自己几段年轻叛逆时的疯狂感情,以及兜兜转转多年后跟青梅竹马的妻子再次见面并牵手的故事......
人人都年轻过,人人都曾有过疯狂的、难以置信的隐秘往事。像他这样,能够真诚地呈现出个人生活的轨迹与各个阶段的思想转变,确实需要勇气,这些足以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马尔克斯的特立独行。
在这本书里,你能把马尔克斯一系列的小说串连起来,阅读体验极其美好,能不间断地收获意外的惊喜。说不定看到某一页,你就会恍然大悟:
哦,原来《百年孤独》里的人物和故事是这么来的。
发表《百年孤独》时,马尔克斯处于经济困顿时期,连文稿纸都得妻子省吃俭用地从生活费里抠出来。作品完成后,他和妻子一起到邮局寄文稿,不小心把《百年孤独》的下半部分寄给了出版社。正当他们懊恼后悔时,哪知编辑看后立刻迷上了,迫不及待地催马尔克斯赶紧补充上半部分的文稿。这些意外的故事很有趣吧。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故事原型,来源于马尔克斯的外祖父。
《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男、女主角那段年少时的爱情,取自于马尔克斯父母的爱情故事。
马尔克斯的父亲当过电报员,在追求他母亲时经常拉小提琴,为她演奏美妙的曲子。在马尔克斯的外祖父外祖母反对这门婚事时,他们两人一起想着各种主意,排除阻挠去约会,最终如愿走到一起。
父母的爱情激发了马尔克斯创作《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灵感,这才为我们带来了这部关于爱情与人生的作品。
《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里被杀的男主角,原来是马尔克斯母亲的好友的儿子。悲剧发生后,马尔克斯曾打算将此案件写成小说。因那位失去儿子的可怜的母亲,后半生都活在愧疚悲痛中,为了避免给她造成二次伤害,母亲要他保证,只能等到她和好友均不在世后才能动笔。最终,马尔克斯实现了对母亲的承诺。
好故事来源于生活,这句话的确说得有道理。
3.《爱情和其他魔鬼》
马尔克斯的另一短篇小说,写法很魔幻,故事很残酷,写尽人生的孤独、无助、愤怒和虚空感。
小说里的人物刻画很生动:小女孩的无奈与愤怒、驱魔师的迷恋及懦弱、医生的智慧与特立独行、大主教的固执与冷血、小女孩父亲的软弱与无能、小女孩母亲的自私与冷漠……
小说容量虽不大,但容纳百川,精彩纷呈,人物的个性刻画得活灵活现,非常值得一看,但不用反复精读。
03细读一遍,有些印象的作品
1.《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一个出其不意的故事。
一系列的偶然和巧合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故事结局,其中的人性反映则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看完故事,只觉得惋惜和遗憾。结局是每个人都不愿发生的,但每个人都成了这个不可挽回的故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环扣一环。于是,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被故事情节推着往前走。
2.《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等待、贫穷、饥饿、病痛、孤独,老无所依的悲哀,生活的没着没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
04不感兴趣,已无印象的作品
1.《蓝狗的眼睛》已遗忘,无印象。
2.《枯枝败叶》《苦妓回忆录》《恶时辰》《番石榴飘香》,均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印象不深,看后即忘。
05一切随缘,暂时还未看的作品
暂未看过:
《回到种子里去》《我们八月见》《迷宫中的将军》《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世上最美的溺水者》。
对这些作品,就看以后的缘分,有时间有精力翻翻也行,没空就不用强求了,一切随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