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看过很多书,看见的是书中人物的不同命运,关注的是表面的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不能感同身受,会批评书中人物的恶与软弱。
同样的书,再看时,却感到,人物所作出的选择都是无奈的。
年少不懂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月有意而入窗,云无心而出岫。峰峦窈窕,是以江山留胜迹;流泉叮咚,是以林木多清音。诗慰寂寥,花吐幽韵。人事烦...
年少时看过很多书,看见的是书中人物的不同命运,关注的是表面的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不能感同身受,会批评书中人...
年少不识曲中意, 听懂已是曲中人。 既然已是曲中人, 何必再懂曲中意, 既然已是曲中人, 更想懂得曲中意, 曲中人...
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韶华之初避轻尘,何知经年乃沉沦。 年少不懂诗三百,再读已是诗中人。
年少不识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有些诗句,读过就忘了,而有些诗句,看一眼,就触动了灵魂。 纵然岁月流逝,奈何情深不灭。即使千年已过,我们仍旧感慨万...
年少不知曲中意,在听已是曲中人。
初读孔乙己时,只觉这人做作,偷便是偷,窃也是偷,不过自欺欺人罢了。 正如文中所有人一样,觉得这人可笑。 可如今再读...
本文标题:年少不懂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chzrtx.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