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在这一部分 主要讲了用功不可偏废。 用现代的语言讲,主要是不可偏科,更重要的它在这个故事中介绍了怎样才不偏科。
我们各种老师经常会谈论孩子的偏科情况,父母也常常非常担心孩子偏科,或者孩子偏科之后感到无可奈何,叶圣陶先生在这里 就从教师这个角度,讲解了各科老师怎样去辅导学生,特别值得我们来借鉴。
这里讲的是一个数学老师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我来进行费曼复盘一下:
“文字只是发表思想感情的工具,思想感情须从各方面收得,只偏重了文字,结果文字也就空而无实。”
1、文字是承载的工具。
老先生认为文字是发表思想感情的工具,但是思想感情获得是从各方面进行的。
文字是工具,但不是全部。
其实先生所谈论的思想感情,应该是包括了思维和情感。
我们有很多偏科的同学,他在体验情感方面非常的敏锐,因此她在这方面的文字表达和理解就很出色,比如很多文学家或者是爱创作的人常常会说自己的数学非常差,其实差的原因就是他在思维训练方面的输入 比情感输入要少的多,如果他在思维和情感方面的输入都很重视的话,那么她的文字也会兼具理性和感性,在各门学科上都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2、数学与语言表达的关系我们尚未真正的去理解。
摘录原文:
“沈先生又说:‘题目的要旨是叫你求出上课的时间,这好比文章里的中心思想,题目中所摆出的条件,如七时二十五分开始出门,每分钟走五十步或三十五步,距上课尚有七分钟或迟到五分钟等,好比作文时可使用的材料。有了中心思想,有了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得出文章,第一步先须把材料分别选择,寻出材料与材料的关系,使成为若干组,某组材料该怎样用,用在何时何地,非自己仔细布置不可。捉住了中心思想,将材料从正面、反面、旁面多方运用,不可专固执着一方面。方才所说的“假定这学生在上课前七分钟中途把脚停止”的想法,可以作反面用材料的方法。’我听他的话,几乎忘记了他在教算学,自己在算学教室中了。”“沈先生是通晓文章的理法的人,他所写的文章就很精密,我曾在杂志上见到过。算学是锻炼思考力的学科,沈先生的这番话,在作论说文的时候是很可应用的。算学书上的文字虽说干燥无味,但正确细密,实为他科书籍所不及,科学的文字应以此为模范才好。”
――――――――――
我曾经辅导一个朋友的孩子写数学作业,是关于速度的应用题。
首先我问他:速度的关系式,知道吗?他知道。
总路程=时间×速度
可是当面对具体的题目时,这孩子根本弄不清楚哪一个数字是时间,哪一个数字是速度,其实他是对题干文字 的理解出了问题,应用题他不是情感,不能用直觉,他需要分析出数量关系,当我用图画的形式帮助他分清了数量的关系之后,他会了。可是当遇到另外一个应用题的时候,数量关系发生的变化,他又不会做了。
这数学题其实就是逻辑分析。
所以故事中这位沈先生真是了不起,不仅能用自己的文字讲解数学题,更能够触类旁通,用数学的思维来去理解并实施写作。
3、文理融合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工业化时代的社会分工促使了文理分开,但是人是一个完整的主题,一个人的生活他不可能碎片化,人对于情感和思维的需求是必然的,继续要感知情绪和情感,更要学会分析社会和自己,最终是要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我们最终的人不是过去的文化人或者是理工男,我们应该称之为人文人。
网友评论